• 精选
  • 会员

学了心理学,就一定懂心理学吗

2019年1月21日  来源:认知维度 作者: 提供人:liliros@57......

今天,又收到了头条推送的知乎大神——采铜的造就演讲视频。曾经完整的看过一次,这次又完整的看过一遍,依然有许多共鸣。下面将自己的一点感想分享给大家。

1. 心理学的问题

采铜在演讲一开始,就提到其上课的大学心理学教授说自己不懂心理学。这句话给了采铜很大的触动。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冲击原有思维惯性的认知触动!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触动,请一定珍惜它、培养它!

学了心理学,就一定懂心理学吗?

采铜在浙江大学心理系读了9年,并成为心理学博士,而采铜也同样认为自己不懂心理学,而且在工作之后,这种想法更甚。用采铜自己的话来说:“心理学是一个自圆其说的一套语言系统,当它跟现实世界相对接的时候,会有很多关节、很多环节是不清楚的,是包含了很多未知的东西。

笔者对此深表认同。在笔者之前一篇文章中提到,心理学最大的问题不是其实证方法的科学性与否,而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其中的很多解释是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的,包括对那些影响了心理学历史进程的许多经典实验案例的解释上。

很多的心理实验结果由于其严谨的变量控制,实际上给出的是带有统计性的相关性结论,而不是基于确切演绎逻辑上的因果性结论。由于现实世界变量的复杂性,由于个人行为和心理的能动性、可塑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不可知性,使得实验成果往往很难有效推演现实当中个人的具体行为趋向。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很多心理学书籍却在大篇幅的解释“为什么心理学不能预测人的行为、探究人的想法”,对于这种表现,鬼谷子、赵蕤、曾国藩无疑会嗤之以鼻。

2. 感性认知的局限

采铜在演讲中提到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即“地心说”的认知方式。

采铜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极为有限的已知,然后我们就把这些已知,就像地球一样作为这个世界的中性,我们用我们极为有限的已知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去轻易的评判别人,评判一个世界。我们不认为这种认知是错的,因为我们就是由我们这个有限的已知所定义的,我们是被我们这些有限的已知所局限的。只有你发自内心的意识到历史无知的,你才能抛开这个地心说的这种形态,去认识这个世界。”

采铜的这段评述非常精彩。

为什么很多人容易犯这样的毛病?这其实是感性思维所带来的认知局限性。

人都是容易感性的,感性的时候,我们能够快速判断一个场景中的氛围表现,它是新奇的?舒适的?压抑的?恐怖的?还是其它的感受?通常我们能够基于感性而给予实时的评价,这其实是动物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一种生存本能,要注意的是,这种本能是机制上的保障,并不具有绝对性。所谓的机制保障,来源于后天机体的的感觉系统、感知系统与行为调节系统的不断融合迭代,而形成的一种快速评价体系,它非常像AlphaGo当中的盘面胜率评价网络,以及wGAN中的辨别器,它们和人的感性评价一样,并不具有判断的绝对准确性,但是因为有完整的反馈调校机制,使得这种快速判断成为个人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的动力基础。当站在更全局的尺度上,和更宽广的维度上,得出的结论才更具代表性和适应性,这种思考就是理性的表现。

个人对场景的快速趋性判断,同样也会迁移到对他人观点和思想的快速判断上来,尤其是在面对面的对话或群体交流之中,因为这种场景下,没有充足的时间给自己进行独立分析和理性思考。

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思想布道者来说,不能强求别人去接受自己的一套观点;对于学习者来说,不应该片面的相信自己的感性和直觉评价,而应该虚心的跟随他人的逻辑,找出他人观点与自己的理解差异性所在,并且深入想一层,思考这种差异性的背景或底层原因,这样才是评价他人观点的客观方式。

3. 学人之渔与取人之鱼

采铜在演讲中提到其所重点探索的三个问题: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最好的思维方法是什么?

最好的创新方法是什么?

采铜将这三个问题定义为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读者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三个问题明明更像是哲学问题,亦或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为什么要将其划归为心理学问题?

这其实就是人求知境界的不同所导致的。

当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是哲学问题的时候,就不免会优先在相关书籍中、或是有丰富经验阅历的前辈那里寻求答案,而所获得的答案,只不过是建立了一个新的相关性知识点而已。

然而,当把它当作一个心理学问题时,实际上是想更为深入、更为彻底的弄清楚人的认知和行为逻辑是怎样的,然后从中推演求解最为高效的方法,因为心理学的宗旨就是研究和解释人的各种行为和认知的底层运作逻辑的。不过心理学的现实学术成就离心理学的研究宗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采铜在心理学领域摸索了很久,最终收获的依然是对心理学的失望,作为心理学博士,采铜认为心理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认知运作机制问题。

从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采铜实际希望得到的是捕鱼之法,而我们惯性的思维通常是想直接获得他人已经捕获的鱼。

要获得捕鱼之法,意味着要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更深入的重塑,不仅要了解方法技巧,更要体验其中的各种沟沟坎坎,这种立体化的探索迭代才能更好地支撑起一套成熟的、且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它不仅能统筹出更为合理的答案,它也能指引自己规避各种可能的坑。不过,这个过程是一种苦行僧般的历练,非持久意志力而不得。

4. 学术知识体系应该分门别类吗?

采铜在演讲的最后提到了学科的分类问题,其基本观点是学科界限的消失和知识体系的融合。

一般来说,一个人所沉淀的知识体系越完善,其对学科边界的认知就越模糊!这个结论是可以经得起推敲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所有的知识体系都有一个统一的出口,那就是人的大脑!既然所有的知识体系都能够被同一套系统所加工处理,那么这些能够被加工的知识体系之间必然会有内在的联系,否则,它们不可能与同一套系统产生映射关联!

因此,一个人的知识体系越完善,那么就越能够感悟和体会知识之间的那种隐含的通约性。代表大脑生产和加工知识的逻辑,通常称之为思维,于是我们会看到,那些对思维研究比较深入的学者,往往能够在很多社会领域形成自己的独到看法。

那么,对于普通的读者,如何能够快速达到这种知识贯通性的境界呢?

一个可选答案就是掌握并理解知识生产机器本身的运行逻辑——即人类大脑加工处理并生成知识体系的基本原理

在这里向读者推荐拙作《认知的维度》。这本书是笔者苦心钻研十年的结晶,这本书融合了神经科学、生理学、信息论、控制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学、逻辑学、经济学、东西方哲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它用一种演绎和建构的方式,由浅入深的逐级垒砌了一个可以匹敌人类智慧的智能体的基本架构,它的结构体系和迭代运算机制成为我们反思人脑运行逻辑的重要参照也是我们理解自身、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的方法论基础

学了心理学,就一定懂心理学吗?

这套理论体系建构在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之上,并给出了许多的逻辑演绎条件、演绎路径、演绎状态、演绎结果,有较为明确的前后逻辑关联,通过设计恰当的实验是可以对理论的有效性进行证实或证伪的。不过,这套理论是否完全符合实际,还有待科学的进一步实证,在此笔者也非常希望读者和学者能够多提意见和建议。

心理学 / 分门别类 / 知识体系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1
相关核心文章
liliros@5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