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视频——什么值得同时让出眼睛和耳朵

2019年2月16日  来源:少数派 作者: 提供人:liliros@57......

视频——什么值得同时让出眼睛和耳朵

在讨论看视频的问题之前,我首先得承认自己是个非常差劲的观众。我看视频的感觉很多时候就像乳糖不耐受人群喝牛奶一样:从视频中获得的信息,我经常看完即忘;影院银幕上再煽情逼真的画面,都会激发我潜意识的负隅顽抗(「这是演出来的!」),观影的乐趣就此打消大半。

但消化不良并不意味着我就不看视频,相反,我在 YouTube 上花费的时间不在少数。由于很难从剧情类视频中获得太多乐趣,我看的主要是技术、科普、时事新闻等主题的视频。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同样的信息既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用视频表达。实际上,很多媒体在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都在其网站上有配套的文字版。一个自然的问题是:两者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呢?

过去,我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结果往往发现自己落入一种最不理想的情况,即花了双倍的精力同时看了文字和视频形式的信息,但却没有获得成比例的收获。去年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希望能做出一些改进。但我也不准备因噎废食地完全不看视频,而是在看视频和读文字这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之间找到一种合适的分工。

在我看来,视频相对于文本的最大优势在于传递信息的「带宽」。这是由它占用的大量注意力资源带来的。与只占用视觉或听觉两者之一的文字、播客不同,视频同时占据了观众的眼睛和耳朵。在理想情况下,按照投入产出成比例的理性要求,我们可以期待从视频中获取信息的数量更多、效率更高。

但现实似乎并非如此。一方面,我们作为观众往往显得过分宽容,很少把视频看作一种获取信息的高效途径,相反只是为了「省脑子」而选择看视频。另一方面,视频的制作者也很少能真正理解和发挥视频格式的带宽优势。以目前热门的视频题材——数码产品开箱评测为例,很多所谓的「评测」视频,主要内容就是换几个不同角度展示外观、字幕打出产品参数,然后配上几句不疼不痒的旁白作为评论;这样的内容相对于文字评测毫无优势可言。又如,现在很多媒体喜欢把新闻资讯做成「短视频」——说白了就是自动翻页的幻灯片,其制作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严谨性和深度与文字报道也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每一条消息都是「头条」的现在,「放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很多信息根本没有用视频形式获取的必要

即使内容的制作者为了扩大传播而偏爱视频无可厚非,作为能用脚投票的观众,我们的要求显然可以更高一点。还是以数码评测为例,很多时候,这类内容反倒更适合用静态的文字和图表来呈现;这不仅便于作者更精确地呈现技术细节,也便于读者通过细读和对比发现论述中的问题,批判接受结论。如果一定要做成视频,那也不应该满足于做动态版的图文,而应该把重点放在那些只有视频才能呈现的东西上。

这方面,很少有人做得比《华尔街日报》科技版记者 Joanna Stern 更好。以当前很多科技媒体的套路评判,Stern 的视频 大概都不配称作「评测」,既没有从工程角度讲解加工工艺,也没有摆出数据和图表比较芯片性能,字幕中打出的产品参数已经是其中「技术性」最强的部分了。但 Stern 把时间花在了更有创意的方面上——评测 Apple Watch 时,她把摄像机戴在了头上,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下了自己佩戴智能手表从起床、运动、通勤、工作、到休息的一天;在评测 iPhone XS Max 时,她找来了 NBA 球星穆雷桑,以后者的大手戏剧性地演示了这款产品最突出的特征——巨屏;在评测新版 MacBook Air 时,她把视频场景搬到了热气球上,不仅呼应了产品的名称,还巧妙地通过「一趟热气球旅行中的耗电量」来演示这台电脑的电池续航。

面对每一条消息都是「头条」的现在,「放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Stern 的 iPhone XS Max 评测

我去年正是通过这样的标准来对视频进行筛选的。如果一则视频在我看来只是「配了音的图文」,我一般就不会选择把它看完,而是找来对应的文字内容,通过扫读更省时高效地获取相同信息。跟前面提到的其他方法类似,这种「放弃」并没有让我与视频隔绝,而是帮我省下了时间,去看那些更值得我同时交出眼睛和耳朵的视频。

热搜 / 头条 / 信息过剩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