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庄子:下智制造问题,中智解决问题,上智取消问题

2018年6月14日  来源:大阴阳论 作者: 提供人:dddaoz......

庄子:下智制造问题,中智解决问题,上智取消问题

【一】

冯友兰论庄子,有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在历史中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题。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它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

这种精神境界,用庄周的话说,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游于逍遥,论以齐物。超乎象外,得其环中。

这段话,可以说极懂庄子,也极不懂庄子。这懂与不懂,都在这人生的背景设置里,都在“取消问题”这个说法上。其中内涵,挖下去深之又深。

“取消问题”的说法,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之感。“问题”的内涵也不必像冯友兰说的那么狭义,而完全可以是针对一切问题。世间以及人生在人们眼中是种种问题,活着在人们看来是解决种种问题。一个取消问题,好似让一切化为乌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禅家常说的“本来无事”,只是取消问题的说法更逼近核心、更切中要害。禅宗与庄子的亲缘关系很深,庄子喜欢以梦为喻,梦也最能代表庄子境界的神貌,禅宗旁支的牛头禅也是如此,华严宗五祖宗密大师将牛头宗旨概括为一段话,可以作为这种境界的绝佳表述:

牛头宗意者,依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寄,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没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忘情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为忘情为修也。

不仅是如梦之喻,这段话中的“丧己”、“忘情”,也是庄子的经典表达。一切如梦幻,本来是空无,因缘来去如云起云灭、雾生雾散,那么人所谓的一切问题,都不过是执幻为真、假戏真做下的自寻烦恼,“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取消问题,是因为本无问题,用取消这个动词,就是为了让人知回头、肯回家。回头就是往问题的背后看,家就在问题之下的地方,路就在出来。世间本幻因我而实在,我亦如幻因情而固守,忘情的忘就是出来,丧己的丧是连自己也要出来,所以庄子念念不忘“无何有之乡”。现实世界的真相与精神世界的真实在这里交融一体,庄子只是那个看着海市蜃楼的人,而他自己也在另一场海市蜃楼中。

但如果以为这个境界仅仅如此,就错了。它还是从宇宙的最深邃处和最广大处来,出自实无形迹,来自真无边际。

一切都在两个词里:“自在”与“自然”。只是人们很少真正直面和穿透它们的实相。所谓自在,是自、在;所谓自然,是自、然;自在而在,自然而然。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整个宇宙,所看到的真实,便是万事万物在重重无尽的缘起相依中自立自足,这就是自在;万事万物的运行在无量无边的因缘变幻中通流不息,这就是自然。因为这自在自然,本性所以是空,大道所以是通,见性所以是不动,明道所以是通达。这是一种与天地同化的状态,而天地自有安排、自然能化,何劳人费心思?反而是人的费心思,遮蔽了这个性,阻滞了这个通,徒劳无功便是宿命,自作自受便是定局。何谓迷悟,已是昭然若揭。所谓本来无事,“本来”如此,所以“无事”。一切问题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如同孩子的打仗游戏,身在局中城固墙高、煞有介事,游戏结束反身出离便一切归幻,所有问题本来乌有。牛头禅所以说“无心合道”,无门慧开禅师所以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所以我说冯友兰极懂庄子,因为他用一个“取消问题”就直抵庄子的根本,乃至一切觉者的根本。又说他极不懂庄子,因为“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这个看法还太浅,不是有些问题需要取消,而是一切问题都要取消。这也不只是人生的事,而是人生境界和宇宙意识的合体,冯友兰总结的十六个字里,逍遥之游就是这精神境界,超乎象外就是那宇宙意识。

肯定有人会问,一切问题都取消,现实纵然虚幻却也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也是需要应对的,那么还要不要做事了?要。因为取消问题不仅是局外的境界,还是局内解决问题真正的最高法门。真正的境界,一定是出入无碍。

【二】

回到冯友兰对庄子的十六字总结,“游于逍遥”和“超乎象外”是境界,“论以齐物”和“得其环中”则正是法门。

《齐物论》一篇,在《庄子》中分量极重,是庄子论道最稠密也最直接的一篇。什么是齐物呢?简单来说,就是万事万物无非阴阳,而阴阳是无穷相对和无尽转化的,并在这种相对和转化的相互依附里通为一体。《齐物论》全篇反复论说寓示的就是这一点,可以说是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最好注解——开篇提出的“吾丧我”即是道境;中间种种论说和寓言皆围绕着一、二、三展开,“道通为一”、“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便是一上的归旨,阴阳的相待和合便是二上的实现,阴阳统摄下的“环中”之三正是其中的“道枢”即大道的枢机;最后反复以梦作寓言,又以庄周梦蝶结束,即是与万物同化之境。

这与佛家的缘起说也是异曲而同工。更贴近佛陀原始教法的《阿含经》,即说缘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彼、此也正是阴阳,缘起中万法相依下的贯通也正是道一,其上全体无尽的法界也便是天地万物,由此而呈现的空寂觉境也即是道境。离两边的不二之中道,也同样是佛法的枢机。

所以关键就在庄子所说的“环中”上。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与佛家的契合上其实已经揭示了。《齐物论》中的原话则是:“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彼是就是彼此,彼此就是阴阳。彼是没有对立,就是道的枢纽。这个枢纽就是“环中”,环就是圆环,是说阴阳的无穷变化如同一个圆环周流不息,只有立在环的中心处才能应对这无穷的流变。这个中心又是什么呢?还是与佛家参照,《中论》中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晋代郭象的《庄子注》最为有名,他对“环中”的解释,恰恰也是:“夫是非反复,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非也。”最深的内核,就在这空无上。所谓空无,外为出阴阳的清净,内为合阴阳的整体,所以才“莫得其偶”。

庄子提出环中后,紧接着给我们指出的路是“莫若以明”。这个明,可以参照禅宗的明心见性。心明则能照,庄子所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心空明如镜子,自然能照显一切,环中所以能够应对无穷。而如果有污迹,不明之下就会照出走形或根本照不出了,这就是遮蔽和阻滞。近代哲学大家劳思光说,环中是喻语,是说心灵在一切流转中独居不变之地,而顺应一切流转之事。不变就是不动,心灵居不变之地就是心不动。《金刚经》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动才能见到如如的真实,见得真实才能有真正地应对。

所以“莫若以明”只是基础,在这基础上,才可以谈那个实际意义上解决问题的最高法门。

【三】

在之前紧密衔接道枢和环中的,是庄子的另一句话:“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玄机就在这句话里。所谓不由,就是不走是非分别这条路,也就是不用心智思维,不靠这个我们平常人所依赖的工具。而换成照之于天——观照事物自然的本然,那禀之于天的本来面目。

对此我们先要明白一个原理:万事万物因缘和合、阴阳不测,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一样东西,古人称之为“势”。所谓观察,有观照才能觉察,你的如实观照足够之后,事物真实的势自己就会显现出来。这才是把握势的最好方法,而不是用心智去思考分析判断。若是依靠心智,首先遮蔽阻滞之下你考虑不到全部的因素,然后你也会把你的价值观、好恶等底色投射到心智运作上,对势之走向的察知就会偏离和扭曲。百密一疏、人算不如天算等说法,从风头无两到一夕倾坍的寻常戏码,都是这么来的。

这原理背后还有一重原理:当你把心空了下来,去如实地观察,这时你的心感应力是最好的,你的智洞察力是最强的,感应和洞察则是把握庞大和复杂的最好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因为这不是思考和分析可以胜任的事。起用的是感应和洞察,凭借的是对事物的如实观察,两相化合下,真实不虚的势才得以显现出来。如果不能,便是观察还不够,或者心不够清净。这其中悟性很重要,致空明行观察则是共法,也是唯一的弥补悟性的方式。

势呈现出来后,该怎么做便是自然而然。但需要明白,自己也是在这个势内的,自己的能力条件、所处的阶段等,决定了自己在这个势中当前最合适的位置,位置如果不对则还是逆势。《易经》所以说“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君子以正位凝命”,这个位,同时包含位置和时机,时机便是时间发展阶段上的位。势能明,自己的位置也对了,才能进入这个势内,而与势同化。顺势的真谛,就在这里。

要是以为只是如此被动就又错了,虽然这被动已经足够高明,但仍然只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你才能有合乎道、顺乎势的大主动——在这种与势同化中,把握那个“几”——解决问题和入世应用的最深枢机。易所谓“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所谓“几”,就是见微知著的那个微、一叶知秋的那片叶、管中窥豹的那块斑、月晕而风的那片晕、础润而雨的那层润。只有在空心顺势的背景下,你才能看到这个几,进而把握这个几,马上行动绝不拖延,吉凶由此而奠定。这就是消息感应。所谓先见之明、所谓运筹帷幄,就在这个几上。易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能在不测的阴阳中有所把握,便是人间所谓的神。

合而言之,如此你就会知道你的一切是在这大势的哪个位置和节点上,你的方向是怎样的,属于你的几在哪里,你能达到的边界又在何处。这是一种整体观、全息观和彻透观,如此一来人惯常的在某个小位置小节点上的纠结,就会化解在这个全体里,如何做也已不需要再劳心耗神,见几而作的主动也会处处得力。你的每一步对于你也都是最合适的,便无咎亦无悔。结果怎么样,也有如上天的安排,这就是命,天命最叫人心安。《论语》的最后孔子提出“三知”,第一个就是“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受局限所困,不被无明所遮,浮游于天道运化的潮流中,其实无论如何也已能从容。内心和现实的问题于是便全盘得到了化解,所以不仅空心和观察的法门本身是取消问题式的,问题本身也是得到了取消式的解决。最好的控制是不控,最好的解决是取消。

这就是那个最高的法门,不要觉得这个法门高,靠近一分便有一分的受用,去己意、行观察也实实在在可以下手。也并不只是适合重大问题,一切问题哪怕再小也同样适用,一切无不遵循天道法则。打个比方,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无论处好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好的办法都不是油滑的万能解药式的所谓处世技巧——这时间越久越容易为人厌弃,而正是观察,观察他人的特点或群体的氛围,怎么处便自然能明白,这种因人因境而适里也自然有着一份对应着空明的诚,那么只要你愿意便不怕处不好任何人。再比如做一件事,无论小事还是大事,等你把方方面面了解清楚了,怎么做也会显而易见,这种了解也是观察,没有头绪、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都是没有必要的。

一切得以运转的核心,就是净心和观察两点。很多人觉得净心很难,的确是难,一时不行可以尽力而为、慢慢深入。观察这一点则是只要明白其中道理而且想做,就可以去做的。做之中不仅对解决问题有益,也是间接修心的法子,因为心上空明和事上观察是一体的,心空明必能观察。所以佛家唯识学中转识成智后原来属心智造作的第六意识,是转成了妙观察智。六祖说转识成智是“五八六七果因转”,五对八、六对七,主心智造作的就是我执之第七识和分别之第六识,这两识转成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后,第八识所转的大圆镜智和感官五识所转的成所作智才能直接沟通,这种直接沟通正是空明心对如是观,此即“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同样的,能如实观察不作意,也是在反向开化着心的空明。

总而言之:无心,是最高级的谋略;观察,是最顶极的思考。下士制造问题,中士解决问题,上士取消问题。

来源: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庄子 / 下智 / 制造问题 / 中智 / 解决问题 / 上智 / 取消问题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dddaoz......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