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

2019年5月29日  来源:文城观点 作者: 提供人:lianshao14......

——谈古论今话管理之六十八

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儒道互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儒家与道家关于“内圣外王”的论述既是很妙的互补,又是很尖锐的矛盾。儒家自孟子起,便非常重视“道统”,而韩愈等提出了“道统说”,赞赏“道统”谱系中的圣贤,十分重视儒家修养的“内圣”之道,同时也重视以德治国,重视“外王”的论题。孟子列出了“道统”谱系,极力推崇圣人可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却对儒家所赞许的圣人很反感,他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外篇·箧第十》),庄子把儒家所推崇的圣人视为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然而,庄子并非不重视“圣人”,而他所推崇的“圣人”与儒家所极力赞赏的大不一样,庄子眼中的“圣人”是逍遥于天地之间的无所待的“至人”。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修养到达最高境界,便能任顺自然,物我两忘;修养到达神化不测境界,便能超越功名利禄,对求功毫无兴趣;修养到达了最高道德境界,便不在乎任何名誉,对求名毫无在意。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儒家一直强调的“内圣外王”之道,却是由庄子最先提出来的。“内圣外王”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这讲的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天下篇》曰:“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这所说的是:不离精纯,便称为神人。不离本真,便称为至人。以天为宰,以德为根本,以道为门径,能预示变化趋势,便称为圣人。以仁布施恩惠,以义作为道理,以礼规范行为,以乐调和性情,温和慈爱,便称为君子。这说的就是圣人,也可以说即是对于“内圣”的描述。

而关于“外王”,《天下篇》曰:“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这说得是:依照律法来确定职分,遵从名分以确立标准,反复比较求得验证,凭借查考作出决策,犹如术数一二三四一般清晰分明,百官依秩序就位;各类职业成为常态,将衣食父之事排在首位,重视繁衍生息和蓄积储藏,对老弱孤寡能经心照料,使弱者皆有全都有所安养,这即是安定民心、管理民众的道理。显然,这说的就是治国理政的事,是“外王”的事务。如此看来,就其主要涵义而言,“内圣”是“内求于己”,通过修身以达到“成圣”的目的,所讲的是修身养德的事,是人修养成有德行的圣人、至人;而“外王”是着重于“外用于世”,施政于社会,讲的是经世治政的事,是关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看来,《庄子·天下篇》所讲的“内圣外王”之道,虽然是站在道家的立场上来阐述的,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却不仅仅是道家的,在讲“以德为本”“以礼为行”等观点时,很像是儒家所讲的,而在讲“以法为分”“以稽为决”观点时,很像是表达法家的意思。这或许正是表现了先秦儒道法三家的思想中,都有关于“内圣外王”的观念。

其实,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大都很重视“内圣外王”之道,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哪一派哪一家,都自以为讲‘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之精神?绪论》)他还说:“所以圣人,专凭其是圣人,最宜于作王。如果圣人最宜于作王,而哲学所讲的又是使人成为圣人之道,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之精神?结论》)在这里,冯先生指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十分重视“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其实是伦理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伦理哲学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成为“圣人”的道理,而政治哲学所重点关注的,则是如何成为“君王”的道理,二者统一起来,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即是如何使人成为“圣人”,而且,“圣人”又如何成为“君王”的道理,因为“内圣外王”之道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圣人”最适合当“君王”。由“内圣”而“外王”,由“圣人”当君王来治理国家。如此一来,君王之道便与圣人之道统一起来了。,中国古代各家各派几乎都重视对“内圣外王之道”的探讨,“内圣外王之道”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视的理论课题。

“内圣外王”是《庄子·天下篇》里最先提出来的,所以,《天下篇》对其所进行的论述,主要表达的是道家的观点,但是,《天下篇》中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就其表述的语词来看,也很适宜于从孔子儒家学说的角度去进行解释,所以,后来“内圣外王”之道被儒家引申开来,表达儒家从修养心性到治国平天下的仁政学说,也属于正常的事。孔子之后,儒家代表人物们正是充分利用了“内圣外王”这一术语来展开儒家关于“心性论”和德政学说的各种重要理论的。下面,先分析道家关于“内圣外王”的思想,再论述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对于“内圣外王”的主要思想,以便于与大家一起进一步交流、探讨。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

庄子画像

内圣外王 / 庄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