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三,孟子为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构建了基本理论框架

2019年5月29日  来源:文城观点 作者: 提供人:lianshao14......

第三,孟子为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构建了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创新性观点。

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论框架是由孟子所创立的,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根本观点,从“心性论”“民贵君轻”等多个重要方面推进了“内圣外王”的理论。

首先,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为“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人性论的基础。孟子把孔子的“仁学”向前推进,解决了如何行仁的问题。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即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这是人性。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与人心是合二为一的,人性即是人心,人心即是人性。而人性原本是善的。而这种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基础,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儒家有名的“四端说”,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在孟子看来,并非由外而内的,而是原本内在于人心的,是人之本性。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从心性方面来解释仁义之道,从人的内心、本心去寻找理论根据。从而也使“内圣外王”论有了人性论的理论根据。

其次,孟子把孔子的“仁学”理论向内转,侧重于探讨“心性论”,所论述的是“内圣”方面的核心理论问题。孟子把天(自然)人(人心)合一理解为化天性为德性,把人的选择限定于自我的道德选择,将人心、人性与道义(仁)统一起来,并强调自我意识对于道义原则的选择。孔子的“仁学”经由孟子的发展,更注重于“心性论”方面,更重视人性、道义、人格完善和内在精神气质的修养,从而,使对善的追求指向理想的人格境界,强调完美人格即是道义的体现,是浩然之气充盈于内心。所以,有了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

其三,孟子阐述了关于圣道传承的系统观点,并区分了“闻而知之者”和“见而知之者”,使“道统”谱系中的圣道传承更明确,使“内圣外王”理论有了历史谱系。孟子说:“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

孟子区分了两类圣道传承者,即“闻而知之者”和“见而知之者”。尧、舜、汤、文王、孔子这一系列的圣者,属于“闻而知之者”,而禹、皋陶、伊尹、莱朱、太公望、散宜生这一系列的贤者属于“见而知之者”。“闻而知之者”指的是儒家所说的“圣人”,属于一种新时代文化制度或文明新局面的开创者;而“见而知之者”基本上是属于儒家所说的贤人或智者,主要是既成事业的继承者。所以,孟子在上面所阐述的圣道传统问题,既开列出了一个圣道传承的谱系,列出了谱系中的代表人物,而且,还提出了圣道传承的方式问题,分成开创性的传承和继承性的传承。“闻而知之者”更具有开创性。“闻”表明不只是“见”,没有直接感受眼前形象,而是用心在倾听,是与天地之道的神奇沟通,知的是“天道”。所以,文化新观念的开创或文明之新统的开拓,必须要由“闻而知之”的圣人来担当;而“见而知之”的智者,主要责任是为既成的文明进行维护和承续。显然,只有直接倾听上天的声音,能感悟天道的圣者,才能在圣道的传承中带来原创性的新“道统”,这也正是儒家所强调的能达到“内圣”境界的圣人。

其四,孟子仔细区分了成为“内圣”的六个步骤,将功夫修养分步骤进行论述。在《尽心篇》里,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里指出了一段一段的工夫修养,最后到达成仁的境界。在孟子看来,仁心修养是要一步步来的,先是要“可欲”,为善成为自己自觉的,喜欢的,感觉到很过瘾的;第二步是“有诸己”,就是工夫逐渐到家,有效果了,自己知晓了,能做得得心应手;第三步是“充实了”,像是有正气充盈于心,即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此时会感到妙不可言,达到了很“美”的境界;第四步是不仅感到“充实”而且有了“光辉”,也就是达到了一种圆明清净的光明境界,感到通透了,敞亮了,满满是智慧之光闪耀着;接下来的一步是“大而化之”,达到一种圣境,大了以后能起神通变化作用,会有圣智妙用,达到了圣人境界。最后一步是“圣而不可知“,这是一种很神妙的境界,是一种不可知、不可言的境界,也就是“出神入化”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圣人忘了我相,忘了法相,忘了一切,这才是究竟。显然,在孟子看来,“内圣”的功夫修养是要一步步由浅入深的使悟“圣”的境界不断提升的,最后才是究竟。就像学禅、修道,功夫到家,方能豁然开朗,物我两忘。

其五,孟子在内养“浩然之气”在外推崇“得道多助”,“内圣”与“外王”相统一,因而,“圣人”与“王道”自然也就统一起来了。圣人能善养“浩然之气”,能逐步提高修养境界,在“心性”上达到了善的境界,于是,人心、人性与道义(仁)统一起来了。而当“内圣”能有“浩然之气”,能达到仁的境界,能拥有道义,那么,相应的,“内圣”推及于“外王”,当然就能“得道多助”,反之,如果不善不仁,缺德无义,没有道义,自然也就“失道寡助”,所以,圣人更能胜任于君王之位,“圣”“王”统一,“政统”与“道统”必须一致,如果“王”不能尊“道”,那么,所行的便不是“王道”而是“霸道”,因而,只有“内圣”才能真正使“外王”表现更好,才能“得道多助”。而“圣”“王”结合,王者亦是圣者,自然就能进入儒家的“道统”谱系了。圣道传承,其实就是历史上做好“内圣外王”的那些“圣王”的谱系。

其六,儒家所推崇的是能将“圣”“王”统一并推行“王道”的杰出政治家,所以,要求“王”必须是圣者,是能“敬德保民”的君王,不仁不义,缺德无道义的君王,是不称职的,是必须被淘汰的,所以,孟子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即按照儒家“内圣外王”的要求,不能“敬德保民”的,就当不了“圣王”。这其实是孟子很重要的“民贵君轻”的开明政治理论。也即“外王”必须以“内圣”为基础。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孟子·离娄上》)这就是儒家仁政学说关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深刻观点。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

画:民贵君轻

孟子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民贵君轻”,能“敬德保民”的君王方能行“王道”,推仁政,受到民众的拥护,才能“得道多助”,而无道昏君,如桀,纣,因失民心,必失其民,失天下,“失道寡助”,必败亡。孟子对政治家们的警示非常重要:“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其实,做事业,包括做企业等,也如此。古代如此,现代也一样,当前个别发达国家的掌权者,专横跋扈,疯狂行“霸道”,必然是“失道寡助”,其反应的是由盛而衰的最后疯狂,离衰落不会太远。

内圣外王 / 庄子 / 孟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