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1章 诱因的力量:安全带如何成了罪魁祸首

2020年6月2日  来源:反常识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游戏 作者:史蒂夫·兰兹伯格 提供人:zhongzhi83......

大部分经济学现象都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人们会对诱因做出反应”[1]。剩下的,都是对这句话的解释说明。

“人们会对诱因做出反应”听起来没什么特别,几乎所有人都认可,它就如普遍原理,人们对它的正确性毫不怀疑。然而经济学家不同于众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无时无刻不恪守原理。

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政府实行价格管制,常常要排半小时队才能加满一整箱汽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如果油价可以自由浮动,人们就会少买汽油。然而不懂经济学的人不这么认为。事实证明经济学家是正确的:管制解除后,排长队加油的现象消失了。

或许每一代人都要重新学习这一课。2008年夏,油价再次飙升,记者们估计严重依赖汽油的美国人会不计代价地维持旧习。然而经济学家却相当笃定,认为人们会减少汽油消费。这一次,经济学家又说对了。到2008年8月,汽油消费已经减少了8.5%(并非出于偶然),正好与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测一致。

经济学家坚信诱因的力量,并从中获益良多。在探索未知的领域时,他们总将它作为自己的“向导”。安全带(或者安全气囊、防抱死刹车)刚被引入市场时,所有经济学家都预计到其中的一个后果:车祸数量的上升。人们小心开车很大程度是因为车祸可能导致死亡,但司机有了安全带或安全气囊,原来的威胁就减少了。诱因改变,人们依此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开车不那么当心了。结果就是,车祸反而增加。

在油价上涨方面,政府的原则正是基于相似可预测的行为。汽油价格下跌,人们会购买更多汽油;不需为事故付出太多代价(比如降低死亡或者收到医疗账单的概率),人们会“选择”更多车祸。

你或许会反对,认为车祸不像汽油,不论怎样都称不上是人们会争着抢着去买的“好东西”,但对于追求速度而不顾一切的人而言,它的确是个好东西。选择将车开得快一点,或者更风风火火一些,其实相当于选择了更多事故,至少在概率上如此。

还有个有意思的问题:哪种后果更严重呢?安全带等安全设备究竟增加了多少交通事故?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一目了然的方式看待它:安全带增加了事故中的幸存概率,也就是降低了司机的死亡率;但安全带在纵容放肆行为上却增加了司机的死亡率。哪一种效果更明显?是增加死亡人数的净效应,还是减少死亡人数的净效应呢?

这个问题无法用纯逻辑回答。你必须知道具体数字。第一位研究它的是芝加哥大学的萨姆·佩兹曼(SamPeltzman)。他的结论是,两者的后果几乎相当,因此就相互抵消了。安全带(以及填充式仪表盘和折叠式转向管柱)引入市场时,车祸的数量增加了,但每起事故中的死亡人数降低了。不过总体而言,司机的死亡人数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行人的死亡数量反而上升了——这也难怪,行人可没有自带填充式仪表盘。随后的研究表明,安全气囊和防抱死刹车的效果也与此相似。

我发现,每次与外行人谈及佩兹曼的研究,他们都无法相信仅仅因为汽车变得更安全,司机就会变得粗心大意。不过,深知诱因导致人们行为改变的经济学家从来不会对此放松警惕。

如果你很难相信这点,不妨这么想,当汽车存在更多隐患时,人们总会在驾驶时更加小心翼翼。当然,这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讲同一件事,但使用这样的方式人们似乎更容易理解:如果我从你的车上卸下安全带,你开车时会更加小心吗?要是我将车门都卸了呢?

将这种逻辑推到极致,如果每辆新车的方向盘上都伸出一根长矛,直抵司机的心脏位置,车祸的发生率恐怕会急剧降低。我估计,连追尾事故也一定会大大减少。

另外一个极端案例是纳斯卡车赛(NASCAR)[2]的车手。他们的座驾十分安全,就算以高速撞上水泥墙,车手也能安然无恙地走下车。车手如何看待这种安全性呢?引用经济学家罗素·索贝尔(RussellSobel)和托德·内斯比特(Todd Nesbit)的话:“他们以200英里[3]的时速在环形赛道上彼此追逐,与身旁赛车的距离仅隔几英寸[4]——且事故层出不穷。”当赛车本身足够安全时,车手制造的事故反而更多。纳斯卡车赛每年都会更新数百条与安全有关的规定,这些都反复验证了索贝尔和内斯比特的论断。

2001年的戴通纳500(Daytona500)赛事上,导致老戴尔·恩哈特(Dale Earnhardt Sr.)死亡悲剧的车祸引发了赛车规则上的一项重大变化。如今,车手必须穿戴保护头部与颈部的汉斯装置(HANSdevice)。车祸发生时,该装置会为车手提供全面保护。经济学家亚当·波普(Adam Pope)和罗伯特·托利森(Robert Tollison)认为,汉斯装置几乎使车祸发生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车手死亡和受伤的情况减少了,但后勤保障团队的受伤比例却增加了。

由于系了安全带,开起车来就甘愿冒更多风险,听起来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人们会为不顾死活地驾驶付出代价,但也要看到它的好处。你去哪儿都更快了,在路上还常常有了更多乐趣。所谓“不顾死活”其实有许多形式:可以是在危险的情况下驾驶,也可以是在驾驶时头脑放空或者玩iPad(苹果平板电脑)。不管哪种做法,都会为你的旅途增加乐趣,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提高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认为安全带根本一无是处的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它当然对驾驶者有好处,只不过不一定在你以为的方面而已。

有时,人们想当然地以为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甘冒死亡的风险——至少不包括我以上列出的任何事项。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想法尤其令人沮丧,因为不管提出它的人还是其他人都不会信以为真。每一天,所有人都为微不足道的甜头冒着死亡风险。去星巴克买摩卡星冰乐当然有风险,肯定不如待在家里安全,可人们照样开车去星巴克。我们要问的不是凡此种种小乐趣是否值得冒险。答案毫无疑问,当然值得。正确的提问方法应该是为了一星半点的乐趣值得冒多大风险。我可以很理性地说:“如果开车时玩iPad的死亡率只有百万分之一,我会想玩;但如果概率提高到千分之一,那我就不玩了。”很多人会在车速25英里而不是70英里时玩iPad,正是这个道理。

佩兹曼的观察表明,随着驾驶环境的改变,司机的行为会发生很大改变。有些司机的行为还可能会影响其他人。《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5]的粉丝或许记得,霍默和玛姬有一次在他们汽车的后挡风玻璃上贴了一张“车内有婴儿”的贴纸。这么一来,其他司机就会格外留意,避免发生剐蹭事故。现实中,人们也是这么做的。我知道,有些司机认为这些贴纸简直是在侮辱人,它们的潜在含义其实是别人开车不够上心。但经济学家才不会在意他们的感受,因为他们知道司机不可能时刻保持警惕(你每次去杂货店时都会踩刹车吗?)。不仅如此,他们还知道大多数司机的警惕性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所有司机都不想伤害其他汽车里的乘客,如果车里坐的是孩子,许多司机更不愿发生悲剧。那些人看到婴儿贴纸时会格外小心驾驶,也很乐意自己得到了提醒。

这个发现意外引发了一项有趣的研究。研究旨在观察有贴纸或没有贴纸的情况下发生车祸,司机的谨慎程度有何差别。经济学家提出假设,许多司机看到“车内有婴儿”的贴纸后开车会更加小心。但不幸的是,车祸发生率可能存在偏差,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导致了这种偏差。第一,贴了贴纸的父母开车时可能格外小心。他们较少碰上车祸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小心驾驶的司机,而不是贴纸影响到其他司机的行为。第二(它起到了“反作用”),贴了贴纸的父母认为这会引起其他司机的注意,所以自己开车时反而掉以轻心了。这会导致他们更有可能遭遇车祸,部分抵消了其他司机小心开车带来的好处。第三,如果“车内有婴儿”的贴纸真的管用,你根本无法阻止没有孩子的伴侣往自己的车上贴同样的贴纸。如果司机知道很多人都在撒谎,就不会再做出反应了。

这意味,车祸发生的原始数据其实无法反映司机对“车内有婴儿”贴纸的态度。现在的问题是找出一种高明的统计方法揭示其中必要的关联性。我并不想罗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是用这个案例说明实证经济学研究[6]面临的典型困境。许多经济学研究就此提出了各式富有创见的解决方案。

常识 / 经济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