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反常识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游戏

2020年6月2日  来源:反常识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游戏 作者:史蒂夫·兰兹伯格 提供人:zhongzhi83......

再版序


1991年的一天,我走进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在书架上数到了80余种量子物理学与宇宙史的图书。又经过几排书架,我发现了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的畅销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附近还陈列了几十本解释达尔文进化论以及基因密码的书。

这些书中的佳作令我受益匪浅。通过它们,我了解到了自然奇观、未解之谜,领略了崭新的思考方式。在这场知识的伟大探险中,我发现自己与它们达成了一项共识,即视野与简洁性成就了理念的非凡。

经济学同样是一场知识的伟大探险。然而1991年时,我竟然找不到一本书致力于将其中的妙处分享给普通读者。没有书探讨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而他们总能利用几个简洁的理念就阐明人类的大部分行为。这些理念修正了偏见,令我们震动之余得以用全新的方式认识世界。

于是,我决定写作此书。1993年,本书的第一版出版后,吸引了数量众多并且热情洋溢的读者。过去20多年间,它逐渐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认可。然而最令我引以为傲的是,如果经济学家想挑一本书向母亲解释自己的工作,他们总会想起我的这本书。

过去20多年发生了许多重大改变。如今,再没有人会抱怨在书店里找不到大众经济学读物。我相信,有些脱颖而出的作品一定受到了本书的启发。近年来,最畅销的经济学普及读物来自史蒂芬·列维特(StevenD. Levitt)与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 J. Dubner)所著的《魔鬼经济学》系列(Freakonomics)。它提供了十分愉悦的阅读体验(我为《华尔街日报》撰写评论时已经提过)。然而,尽管具备许多优点,《魔鬼经济学》只是一系列奇妙并且极具启发性的轶事的辑录,并不能被视作理解经济学的一种指引。《魔鬼经济学》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实,而本书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逻辑。

逻辑很重要。它使我们从简单的理念(idea)中获得意外的结论。简单的理念是,人们会对诱因做出反应,意外的结论是,如果司机知道自己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开车从而导致更多事故;简单的理念是,商品价格降低,供应随之减少,意外的结论是,回收纸张——导致树木价格降低,将造成植被数量减少,森林面积萎缩;简单的理念是,垄断者攫取了其所在市场的所有好处,意外的结论是,石油供应受到影响后,价格飙升的原因并非垄断而是竞争——如果石油公司具有垄断能力,绝不会等到供应减少才大幅提价。

证据也很重要,但逻辑本身已经足够显示它的强大能力。再次引用回收与森林面积的案例。如果我指出,美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牛群是因为人们消费很多牛肉,罕有读者会要求我提供具体的数字作为佐证。但我们应该明白,基于同样的理念,种植大片森林是因为人们消耗很多纸张。当然,理念本身可能存在误导性——如同数字。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得以在全新的思考方法中向前迈进,即使它们并非绝对可靠。

1991年以来,改变不胜枚举。我写作本书的第一版时,设想过一种“模拟人生的电脑游戏”。没有人告诉你是赢是输。你在游戏中生活,然后死去。如果你玩得不错,就能获得相应回报;如果觉得没必要钻研玩法,那也无所谓。如今,现实生活中真的出现了类似的游戏,它已经拥有超过2000万玩家。它就是“第二人生”(Second Life[1]。1991年时,我编造过CEO(首席执行官)试图研发一款能装在口袋中的电脑的故事。或许,现在你正通过那种电脑阅读这本书。

也有许多事没有发生改变。如同1991年,我们一如既往地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中获得启发、乐趣,以及意想不到的发现,尽管如今它们已经应用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为适应21世纪,在升级版中,我将同样的经济学原理应用到了互联网、媒体以及其他我认为合适的当代场景中。因此,我对有些章节——它们已经落后于时代——进行了全部改写,在另外一些章节中融入了更多当下的案例。关于磁带、宝丽来胶片以及沃尔特·蒙代尔[2]的案例则被完全删除。

这个版本还汲取了大量来自丽莎·戴利(LisaTalpey)的建议。她眼光挑剔,反复审读本书的每个章节,在简洁性上提出了相当之高的标准,并督促我不断修改。获得戴利的认可后,我认为它几乎已经没有改进空间了。

1991年以来,还有一件事发生了改变:整个世界更加强调意识形态。如今,已经不太可能给出毫无争议的经济学论证。每个人都会怀疑你抱有某种意识形态的目的。因此,请允许我开宗明义:我的确持有自己的观点,总的来说,我相信市场的力量,并且对政府干预能够产生更好结果的观点心存疑虑。某些段落中,我或许过分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但绝非为了强调意识形态。除了极少数例外,经济学家无论立场如何,都不该影响他们的研究。这是经济学家展开工作的最基本前提。经济学家中,对理念重要性的优先顺序存在一些争议,但他们绝不会反对理念本身的正确性。经济学家无论立场如何都对本书第一版赞赏有加,认为它准确勾勒了我们共同拥有的基本思想,我十分期待新版本也能够获得同样的嘉赏。

[1] “第二人生”是由Linden Lab开发,于2003年推出的一款以“合作、交融和开放”为特色的大型3D模拟现实游戏。——译者注

[2] 沃尔特·蒙代尔(Walter Mondale),美国政治家,在总统卡特任内出任副总统。——译者注

前言

我刚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时,《华尔街日报》发表了约翰·特雷西·麦克格拉斯(JohnTracy McGrath)的一篇文章,罗列了“为难经济学家的各种方式”。他提出了一系列令人尴尬的常见问题,内容包罗万象,自以为经济学家无法对此做出解答:为什么自动售卖机卖的香烟比商店里的贵?为什么橘子汽水的价格高达汽油的4倍?

那天吃晚餐时,我的朋友们与我——均为研究生一年级学生——不停揶揄麦克格拉斯的文章,认为根本不需要太多经济学知识就能轻易化解他的刁难。

如今,我在经济学领域的积累又增加了30年,却转而认为麦克格拉斯提出的问题既有趣又令人费解。在我的记忆中,当年我们在餐桌上给出的回答实在太过草率,无异于一种逃避。大部分回答都提及了“供应与需求”,好像我们真的完全理解它。无论当时我们以为它的含义是什么,我们都确信那就是经济学的真谛。

而如今,我如此理解经济学的真谛:首先,你要对世界怀抱好奇之心并承认它充满未解之谜;其次,你要将一般命题设定为人类行为总是服务于某种目的,继而尝试对其做出解释。有时,谜题本身——如同麦克格拉斯提及的那些——相当棘手,于是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求类似谜题的解释,并将之称为“模型”。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橘子汽水的价格为什么高于汽油价格,可以想象一个人们只能购买橘子汽水和汽油的世界;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为什么有人希望废除禁止用硅胶丰胸的法律,可以想象一个男性将胸围作为唯一择偶标准的世界。

我们构建模型,并非是认为它们就能够代表现实,而是因为在理解现实世界前,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热身。我们的目标——一如既往——从来都是理解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理解的第一步恰恰在于承认理解世界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但我们刚进入研究生院时还对此一无所知。

这本书收录了一系列文章,它们试图呈现经济学家如何思考:我们认为什么现象神秘、它们为什么神秘,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它们。书中提及的有些谜题得到了解答,而有些尚待解答。我可以列举许多理由说明了解经济学为什么很有好处。然而在这本书中,我试图强调它能够作为一种解开谜题的工具,而且过程本身充满乐趣。

过去几十年间,我万分荣幸每天中午都能与一群杰出的经济学家共进午餐。我在他们睿智且独辟蹊径的思考中获益良多,并且深深叹服于他们的质疑精神。每一天,总有人带着新的谜题加入午餐,它们总能收获十几个原创的绝妙解答,继而遭到另外十几种反对观点的打击,只有少数能够得以幸存。而我们每日的乐此不疲,仅仅来自单纯的乐趣。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本书是对我们午餐讨论的记录。我提出过一部分原创想法,但已经无法肯定它们具体是哪些。多年来,我从马克·比尔斯(MarkBils)、约翰·伯伊德(John Boyd)、马尔文·古德弗兰德(Marvin Goodfriend)、布鲁斯·汉森(Bruce Hansen)、哈南·雅各比(HananJacoby)、吉姆·卡恩(Jim Kahn)、肯·麦克劳林(Ken McLaughlin)、阿兰·斯托克曼(Alan Stockman)以及其他人处大获裨益。对于大家一路走来的经历与回忆,我深怀感激,并将此书献给我们共同的午餐讨论会。

关于章节的说明

本书各章呈现了经济学家思考世界的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必要的阅读顺序。有些章节提及了前述章节中的故事、想法,但不会影响理解该章节的内容。

本书力图客观真实地反映主流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当然,在具体细节上存在许多讨论空间,任何经济学家都可能对我的某些叙述提出异议。但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过此书的经济学家将赞同它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普遍性观点。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此书将经济学论证应用到了大量人类行为(有时是非人类行为)中。他们还将发现,抛出经济学原理应用的相关问题时,作者总不惮承担过分笼统的风险。我深信,经济学原理具有普适性。它们与人种无关,与性别无关。因此,我自信,我使用“他”、“他们”或者“他的”人称代词时不会引起细心读者的误解。当我使用男性称谓时,它们均为客观的第三人称叙述。

常识 / 经济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