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人的好奇心理是如何激发的

2019年1月21日  来源:认知维度 作者: 提供人:liliros@57......
摘要:好奇心与特异特征是高度相关联的,任何物体都是由许多局部特征组成的,当特异关键特征牵引了行为趋近趋向,但是认知系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特征及其组合的详细关联情况和体验感受时,就会催生一种独特的心理认知,这就是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是一种较为底层的心理反映,它本质上源于一种关系不明朗下的行为趋向,当个体的认知系统进一步成熟完善,能够融合更多的关系维度时,行为趋向与这些关系维度的结合,会催生出更为丰富的心理表现。

为什么无论是小孩,大人还是老者,都会对一些事情产生好奇?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奇程度又会不一样呢?

人的好奇心理是如何激发的?

嗅觉与味觉能够融合,听觉与视觉能够融合,视觉与触觉能够融合,各种感觉与感知系统之间能够相互同步融合,视觉能够在空间上对信息进行编码,听觉能够对音频音色进行编码,也能对语音在时序上进行编码,这为个体认知世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关联手段。个体的融合关系编码能力,其潜在数量可以无穷无尽,而能够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进行处理的,一定是一个高效的大数据处理系统,这个处理系统就是神经网络。

每一种感觉或感知系统都有对应的皮层,这些皮层集中处理所传入的巨量刺激信号,并将信号与信号之间的同步关系规律刻录在皮层所在的神经网络当中。此外,各功能性皮层与皮层之间也有丰富的连接,正是这些跨功能连接,激发了意识,催生了认知。

感觉、感知系统的感受器或感受器组构具有降低噪音从而提升信息对比度的功能,个体在不断的行为实践过程中,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所采集信息的精确性。例如远处的物体识别不清,晚上昏暗的光线下也看不清物体,睡觉迷迷糊糊时眼前往往也朦朦胧胧,周边嘈杂时听不清楚对方说的话,手发麻时感受不到物体的纹理……所采集信息不精确时,会影响机动行为的触发,因为不精确的信息会使得感知焦点不明确、感觉反馈走样,从而无法有效牵引或收敛行为。

对于感觉和感知系统所采集的每一批原始信号,在皮层的分层处理过程中也是一个逐渐从模糊到明确的过程,在上一章对认知原理的解读中可以看到,对目标的关联认知并不是一定要等到最终的明确结果出来后才完成的,只要细微的关键特征出现就可以成为焦点目标,关键特征是比目标整体形象轮廓等更为细小的信息元素或元素组合,这种可以代表目标对象的特征是可以直接牵引行为的,换句话说,在皮层网络对原始信号进行进一步精确识别时,其初始加工链路就有可能触发与之关联的行为程序。被蛇咬后看到井绳就害怕,肩膀后猛然一个不明黑影会吓的自己突然跳起来,这些现象直接说明了未形成清晰认知之前的关键特征就能激发行为。

人的好奇心理是如何激发的?

Eric Taylor的试验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助手给被试呈现两个刺激,一大一小,大刺激在小刺激后50毫秒出现。当要求被试对大、小刺激的出现进行报告时,他们只报告了大刺激的出现,表明小刺激无法被感知到。这被称为后掩蔽效应:即当一个小的刺激后面紧跟着大的刺激时,只有后面的大刺激能被感知到。而当要求被试对大、小刺激做出运动反应时,对两者的运动反应都能执行。Taylor的试验充分表明了,场景中的特征信号在没有形成清晰认知之前,人的行为就能够被激发。

感觉反馈从没有到有、感知焦点从不明确到明确,也是存在着一个处理过程的,这可能由于皮层处理多链路的关联信息时需要时间,也可能由于采集系统达到完美高效状态存在一个过渡。明确与不明确是针对认知系统来说的,不是针对行为调节系统的,行为调节系统只要有刺激信号就有可能响应。当特异关键特征牵引了行为趋近趋向,但是认知系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特征及其组合的详细关联情况和体验感受时,就会催生一种独特的心理认知,这就是好奇心理。好奇心理会伴随个人的一生,它跟年龄长幼没有关系。好奇心与特异特征是高度相关联的,任何物体都是由许多局部特征组成的,一个从未把玩过的新奇玩具的特异化局部特征通常存在有许多个,视觉焦点会在这些特征之间跳跃,由此也使得幼儿触碰到玩具时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不断的探索玩具的各个侧面;成人面对一件新产品也同样如此,一部新手机到手,成人会去尝试它的手感,查阅其特色功能,感知焦点不断在特异特征上转移,并引导行为体验,直到几天后因为熟悉而失去新鲜感;网络购物时最开心的时刻往往是拆解包裹的时候,这与好奇心理也有一定的关联。

人的好奇心理是如何激发的?

个体对事物的好奇心理一定是叠加了个体受目标特征所牵引的行为趋向的,当缺乏这种行为趋向,或是调节系统触发了终止、抑制当前行为趋向的调节机制时,好奇心理就不会产生[1]。好奇心是奠定一般认知的基础,所有司空见惯的事物都存在一个从好奇到不好奇的过程,例如九寨沟的景色通常会让游客惊叹,但对于沟中的寨民来说则平淡无奇。

好奇心理是一种较为底层的心理反映,它本质上源于一种关系不明朗下的行为趋向,当个体的认知系统进一步成熟完善,能够融合更多的关系维度时,行为趋向与这些关系维度的结合,会催生出更为丰富的心理表现。


[1] 这里的抑制不包括高层对低层的重构,重构是一种更高维度的知行处理机制,具体在后文中讲解。

好奇心 / 行为趋向 / 特异特征 / 认知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