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意识”就是感觉与认知

2019年1月21日  来源:何处是家乡 作者: 提供人:liliros@57......

“意识”就是感觉与认知。

意识的产生来源于物质存在性。“存在”是所有物质最根本的性质,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基础,否则一切事物都无法理解。

事物发展只会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单向变化。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对生物阶段这一变化的描述。而由基本粒子到原子,再到分子,再到单细胞,再到多细胞,再到微生物,这一变化的描述,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学说,所以只能假设。

虽然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论证,但有一个事实确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没有反例。的确,我们找不到由高级到低级的反例,也找不到由复杂到简单的反例。比如鲸和海豚是哺乳类,它们明显比鱼类高级。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鱼类当然比哺乳类更适合在海洋生存,鲸应该向鱼类进化才对。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它们依然是哺乳类,依然要胎生,即使这将使它们生存更艰危,也没有把肺变成腮,也没有把胎生变成卵生,也还是需要哺乳幼鲸。这只能说明,所有事物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为什么要说这个?是因为只有先说明了这个规律,才能解释意识的发生过程。

单细胞物质已经需要能量交换才可以生存。为了能量交换,就需要有某种方式识别可以和它发生能量交换的其它物质,而这种识别方式,就应该是意识的雏形。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再到低等生物,物质的结构越趋于复杂,这必将逼迫着物质的感知方式更多样,从而造成物质的能力更强。

直到人类出现,感知方式已经变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但似乎依然不够,因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复杂,生存状态更艰危,因此必须进化出更高级的认知形式,才可以使人类生存,我们称之为意识。

当然,意识的发生并不是从人类大脑开始的,依然只能遵循这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有人把人的意识分为五级,让我们一一道来。

最底层是无意识。比如细胞是如何分裂的,心跳是如何进行的,肠胃是如何蠕动的等等,这些运动都不是人类可以用明意识控制的,都深沉于意识最底层,保护我们的生存。这就是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识别能量交换的方式。

然后是潜意识层。佛洛依德最先发明了这个词。他认为,人成年以后的行为,受到童年时性意识的支配,也不是人类明意识可以左右的。我们可以判断,生物一旦有了性别分化,都必须遵循这一意识,否则生物将无法延续。再有巴甫洛夫学说,也就是著名的条件反射学说,也是潜意识的证明。狗听到铃声,即使没有看到食物,依然会分泌唾液。

然后是下意识层。为了节约生物能,使生物更好的生存,很多行为并不需要由大脑支配,一些简单重复的行为,一旦学会,就会改为脊髓支配,从而使大脑得到休息,或进行更为复杂的运动。比如走路,孩子一旦学会走路,就成为每天最经常的行为。走路再不需要大脑来支配,我们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想更为复杂的问题,甚至哲学问题的思考,都是在漫步中产生的。一切低等生物的空间位移,都是这一意识层的功能。

然后是明意识层。对此意识层还要进行分层,可以分为模糊逻辑(或者叫混乱)意识层与精密逻辑意识层。

模糊逻辑意识层,就是我们处理日常生活的意识层。比如空间感,一个物体距离我们有多远,手能不能够到。这不需要我们测量距离和手臂长度再确定,视觉看到物体,大脑立刻就能做出模糊距离的判断,也许会有一些误差,只需要我们再稍微探一探身体就可以完成了。再比如苹果成熟了,红色苹果躲在黄绿相间的树叶中,我们一眼就可以区分红黄绿的颜色,毫不费力就可以摘到苹果。想一想猴子摘桃,一样面临如此的条件,如果没有模糊逻辑意识层,猴子也就摘不到桃子,它就饿死了。

最后是精密逻辑意识层。这一意识层只有人类才有,甚至只有人类中的极少数才有。比如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们思考的问题都是抽象事物,都是世界上不存在的。一切对抽象事物再进行抽象与整理的行为,皆由精密逻辑意识层支配。

举例说明一下模糊逻辑意识层和精密逻辑意识层思考方式的不同。

比如什么叫“证明”吧。

一切混乱逻辑意识层的思考,一般为“眼见为实”,也就是感觉器官感觉到了,也就证明完了。这是中等动物的水平。

高级一些的是辩证逻辑意识,也就是事物有两面性,有阴阳好坏的区分。一些比较高级的动物已经具备一些初级逻辑意识,比如猴子和猩猩。我们到动物园喂动物时,会发现猴子很挑剔,很多食物在一起,它们是会比较一下,再决定吃不吃的。再比如成语朝三暮四,大概也是猴子具有辩证逻辑意识的证明吧。

最高级的是精密逻辑意识层。人类讨论证明时,必须考虑到事物的逻辑,如果不能逻辑推理完整,没有内在矛盾,而且找不到反例,“证明”是不会被采信的。

我们分析了意识的内涵,大约可以说明它是什么了,一句话:意识就是感觉与认知事物的能力,使生物在更为艰危的环境下,得以更容易的生存。

意识 / 感觉 / 认知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