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父母的状态对孩子是一种很大的催眠

2019年9月28日  来源:此念 作者: 提供人:tangjiao17......
父母的状态对孩子是一种很大的催眠

▲「此念」创始人毛思翩与黄仕明的访谈

导读:当我们谈到催眠,会产生很多误解,会出现一些人被集体控制的场景或是拿着怀表摇摆的催眠师,要解开这些误解还是得回到催眠的发展历程,我们印象中被操控的状态是催眠历史上第一代的传统催眠。第二代催眠是由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把催眠运用在个人成长和医学领域中,他认为潜意识是一个宝库,而催眠是自然发生的,在人的一生中会发生无数次,不一定是催眠师才能让催眠发生。第三代生生不息催眠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斯蒂芬·吉利根博士创办,作为艾瑞克森最杰出的学生之一,他将催眠提升至更高层次以及更广泛的应用,让人们透过正确运用自身这一星球上最精密的“仪器”——人类的神经系统,让人类的意识发挥更大的潜能和创造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接下来,我们就跟随黄仕明老师一起开始生生不息的催眠旅程,帮助我们一起连接潜意识, 手把手教你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父母的状态对孩子是一种很大的催眠

黄仕明

第三代催眠师和培训导师/生命教练/心理咨询师

国际IAGC协会中国代表和培训师

从事企业培训、教练、心理咨询十多年

睿智人生·身体智慧学院创办人

01 想象一个你梦寐以求的画面

毛思翩:这次的催眠大会,来参加的人特别多,大家一听催眠都充满好奇,想知道催眠到底是什么?

黄仕明:催眠不是睡过去,而是从一个更深的地方醒过来,催眠是一种状态,一种不松不紧,专注而又放松的非常有创造力的状态。在那个状态里没有执着,没有二元对立、焦虑和不安,是一个包含更多整体性的空间。

如果我有一个想法:“比如在一段关系里最想创造的是什么”,把这个意图放到催眠状态里,让这个意图的种子慢慢发芽开花结果,可能在某一瞬间,有一个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一种关系。

简单的说催眠是为了让生命充满创造力而设定的一个背景,为了能够在这个背景里产生新的事业、健康和自己的关系,为了这些新的内容更有创造力,催眠设置了一个背景。

毛思翩:这样我要先有个意图,比如我想要一个亲密、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然后我就要在头脑里创造一个这样的画面是吗?

黄仕明:如果我是你的催眠师,我就会让你的意图来触动我,所以在听你说的时候,我会打开我的心,然后去感受你的这个意图,让它经过我,流过我,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共鸣。

如果一个人的意图能够引起其他人的共鸣,那我们说这个催眠一定会梦想成真。所以催眠是从有共鸣的地方才正式开始的,不然它不过是一些想法。

02 举个例子,会明白一点点

黄仕明:如果一个意图无法引起他人的共鸣,那可能这个是社会的意图,或是你父母对你的意图。

我举个例子,我儿子今年20岁,小时候我们很亲密,高中他去加拿大后我们会发微信、打电话,但关系和以前不一样。以前你给一点东西,他马上就回应你,现在5个信息不回一个,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就马上挂掉了。

这样就留下一个孤单、担心、焦虑的爸爸,就开始有一些负面催眠,这样下去怎么办,你不尊重我,有一种失控的感觉,没有安全感,这是一种负面的催眠。

当我没办法和孩子更好的沟通,有更好的连接,这个关系就会因为我的操控而变得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要有一个觉察,这些关系旧的方式行不通了。

这时你就要想一想在人生这个阶段,我最想要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我去感受两个成人而不是爸爸跟小屁孩的关系,我会突然感受到信任,然后就会有一个意图,在和孩子的关系上我最想创造的是信任,它非常触动我。

然后我看到一个画面,一个爸爸和比他还高的儿子一起去散步,像朋友一样聊天,我感觉到放松,感觉到连接,感觉到对生命的信任,这是我想要的。

带着这样的一个意图在每一次和通话前,我会先给自己做一个催眠:“我最想和他建立一个信任的关系,无论电话的结果是什么。”把这个意图带到我和儿子的这段关系里,当我准备好了再去打通电话。

然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亲密,我就知道对自己催眠在亲子关系上创造了我想要的东西,所以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这个意图它能够引起我身心的共鸣吗?如果没有共鸣它只不过是很多的想法,这些道理在身体之外但不会产生正向的催眠。

03 意图与身体同频共振 一定会梦想成真

毛思翩:举个例子,假如你是我的催眠师,我现在希望和女儿可以互相理解,这样我会感到放松、踏实、安心,那我该怎么做?

黄仕明:我觉得这是个很棒的意图,当你这样说的时候我会感觉到有一种共鸣,一个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到放松,安心,踏实,这个画面触动我。

这个画面引起我的共鸣了,那它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意图,所以我觉得可以从这个地方开始进入催眠,然后我会问你:“你和你女儿的关系如果能踏实、安心、放松,对于你来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

毛思翩:就是很安静,不一定需要交流,但是我们两个都很放松,可以做各自的事,也可以靠一起看自己的书,愿意说话的时候就说几句,不想说的时候就不说。

黄仕明:这个画面很棒,靠在一起做各自的事情,很放松,在这个画面待一会,把呼吸带进来。如果这个意图能够用一个身体动作来表达,你会用一个怎样的动作来表达这个安心、放松、踏实的感觉呢?

毛思翩:我感觉好像就是这样(双手放在身体某一个部位),或是靠着就很舒服。

黄仕明:在这个动作里面待一会,感觉到当你和你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动作对你来说很重要,从这个动作里面做一个呼吸,安心,踏实,放松,真的是很棒。

如果有一个意图,不能只停留在想法里,它需要有画面、身体参与共振,那么这个意图就成为你身心整体以及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所以身体加上想法一定会梦想成真。

04 不要失掉了属于你自己的力量

毛思翩:刚才我做了这个动作,现在也有了一个画面,这就算一次催眠了?会改变生活吗?

黄仕明:是的,我们探索了某些可能性,但并不代表结果就这样发生,你需要做很多次的练习。想象一下,如果每一天都为自己做一次正向的催眠,肯定会比不去做要好很多,因为你不做正向催眠,也可能在做一些负面催眠。比如觉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他,我该怎么办,这些都是负面的催眠。

就像阴阳理论,锁上了阴,就失掉了阳,注意力锁在那些负面的部分,就没有呼吸,身体绷紧,就会垮掉,整个生命就在负面里不停的打转形成恶性循环。

你会以为世界就是这样,感受不到其他可能性,感受不到安全、美好,不敢去冒险,总是担心失败。失掉活力和生命力,也失掉了生命的意义,没有了生命的体验。

然后就开始抑郁、责怪、抱怨,没人爱我,没人理解我,这就是一个负面催眠,你紧紧把自己锁上了,就会失掉属于你自己的力量。

05 父母的状态对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催眠

毛思翩:很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总会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与其告诉他不要怎样,不如告诉他应该怎样,是不是不要一直去强调负面的东西?

黄仕明:这是其中一个方向,因为潜意识是用画面沟通的,“不”这个字没有画面。就像一个一两岁的孩子在公园里跑来跑去,妈妈就很担心,非常严肃地说不要跑。

孩子收到一个指令,潜意识自动删除“不”,剩下就是跑的画面,反而会跑得更快;妈妈说不要摔倒,孩子没说完就摔倒了。所以不要说“不要跑”,要说慢慢走,不要说“不要爬”,可以说停下来,要有一个清晰的画面,“停”。

还有最重要部分就是,妈妈的状态,我举个例子,我小学的时候,我奶奶从加拿大给我们带回一个声宝牌录音机,有很多的磁带。我每天听、唱、录音,要一直按两个按键来回倒带。

我妈妈就过来说,你知道这个东西多贵吗?如果你搞烂了,我们一生也没办法买回来。作为一个孩子,我内在的世界正在绽放,这时候有一个人过来说,世界是不安全的,生命是危险的,小心翼翼做人才对。

对我来说可能有一部分会抗拒,我在做喜欢的事情,享受我的生命。可另一部分,我也不过是个小孩,会觉得父母说的话是对的,所以一方面的我在流动,一方面的我在害怕,就有点像一只脚踩油门,一只脚踩刹车。

对于孩子来说很矛盾,如果我听父母的,我很难受,不听也不好过,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内在就是双重的束缚,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所以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引,父母的状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催眠。

因为孩子从父母眼睛里看到的不是父母,是他自己,孩子看到父母不高兴,会想如果我乖一点,聪明一点,妈妈爸爸就不会这样,所以孩子有一种牺牲精神,就是想牺牲自己,让父母做得更好。

结 语 现在很多人每天有刷手机的习惯,但新闻传播往往负面信息会传播广泛,正面的事却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传播,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你经常接触负面信息,经常锁在负向的状态里,或是你有一个很珍惜的关系但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走向好的方向。那就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最想要状态”的理想画面,无论是和爱人、亲人、朋友、工作还是和自己的关系。记住这样的画面,带入呼吸体会这个画面,用一个自己舒服的姿势来表达这个画面以及感受,把理想的想法充满画面,带入身体,慢慢感受,相信自己一定会梦想会成真的。了解到催眠背景下自己理想状态的模样,下一篇我们会具体聊一聊:什么时候你应该需要做一个催眠?如果已经有负面催眠该怎么办?面对他人的负面情绪或是问题,如何更好的去面对处理?如何通过催眠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这些问题,我们这周五会继续一一分享。本栏目「此念手记」是为了满足大家对于「此念」纪录片的期盼,推出的专为“剧透”新鲜出炉采访嘉宾访谈的部分内容,《此念·成长》第二、三期的纪录片也在制作的路上,敬请期待。

父母 / 孩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