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孩子,我拔掉你的“错”,你就变“好”了

2019年5月24日  来源:有梦想的唐糖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绝望像一张大网,让我窒息。以前我痛苦至极还能看几篇你的文章续命,现在好像这个灵丹妙药也不管用了。"

S是鸡毛蒜皮系列里多次出现的人物,也是我的朋友。她平时很少和我主动联系,如果我不问候她,基本上她是处于自动隐形的状态。所以,当看到她这个留言之后,我知道大事不好,如果不是痛苦到一定程度,她是不会找我的。我约她第二天晚上聊聊。

第二天晚上,我把电话打了过去。电话那头的S语焉不详的向我讲述着她的状态,她说,我知道今天你要给我打电话,所以我白天一直纠结。我想接到你的电话,但是我又觉得不知道跟你说什么,你让我说一件具体的事,我也说不出来,我就是感觉很绝望。她又说,我知道你的时间也很宝贵,你每天很忙,所以我想找出具体问题再找你,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出来,我不好意思耽误你那么长时间,但是我没有办法。

S的每一句话都是类似这样的句式,前半截是一个意思,后面加一个"但是"——严重的纠结和内耗让她越来越瘦。

S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是她有如此严重的问题,却在纠结会不会耽误我的时间。我不禁想起李少成老师上课说的那句话:抑郁症是"好人"才得的病。

我告诉她:每天都有人找我聊这聊那,我的时间也是这样被消耗的,如果你不用,那就是别人用。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认识我,她们也照样在使用着我的时间,以你跟我的关系,你却觉得不好意思,这实在是件令人费解的事,咱们就从这件事聊起吧。

我跟S聊了四、五个小时,到最后我的嗓子有一点哑。以我们的关系,这种聊天既不能算纯粹的咨询,也不能算纯粹的聊天,我会尝试使用一些咨询技术,也会和她以朋友的身份随意聊天。

S身上捆绑了太多的绳索,这些绳索,是她自己给自己加上的。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应该说,这些绳索是她的父母给她加上的。这些道理、是非、观念…已经完完全全的由她的父母经过漫长的养育过程,植入进她的体内,成为她的内在标准。她在生命当中的每一刻都在不自觉的使用它们,捆绑自己、束缚自己、否定自己,置自己于痛苦的深渊。然而可悲的是,对于这一切,她自己却浑然不觉,即使那些绳索快要把她勒死,她依然认为它们是正确的,还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到。

有时候父母的爱,就像这些绳索,虽然初心是好的,但是却使用了极其错误的方式来表达,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逼近濒死的边缘。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我给S讲了一个例子,以此来启发她矫正认知,但是我没想到,这个在我以为很轻松的实现认知反转的例子,却失败了。

我问S:如果我现在给你一杯盛满100℃开水的杯子,你接过去,会有什么感觉?

她想了想说:烫。

我又问她:会不会因为烫,所以把杯子里的水撒了甚至根本拿不住杯子,把杯子摔到地上?

她说:会,有可能。

我又问她: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我认为这杯水一点也不烫,你应该稳稳的拿在手里,你会怎么做?

S毫不犹豫的说: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我"应该"拿住那个杯子。

我问她:但是杯子很烫,你根本受不了,怎么办?

她说:我会尽量拿的,如果实在太烫,把水撒了,那是我不对。

我问S:这件事的真相是水温足足有100℃,杯子很烫,除非一个人没有感觉细胞,或者受过特殊训练,否则她根本拿不住那只杯子。那么,我现在再问你一遍:你依然觉得你应该拿住那只烫手的杯子吗?

S犹豫了一下,说:我不知道,我还是觉得应该拿,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

我问S:为什么我说的话就是对的?我说杯子不烫就不烫?那你自己真实的感觉呢?你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感受吗?

S迟疑:不相信。

这就是S的问题所在。她全然阉割了自己的欲望、感受,一味的认为外界(其实是她内心深处的信念)给她的评价、要求都是"对"的。而这个"道理上的正确",并不能真正掩盖她真实的感受(烫),所以她既做不到那些"正确的标准/要求",又会因此对自己发起了无意识的"攻击",认为自己不好,不对,从而产生内疚、绝望、无力等一系列感受。

跟S聊完4个小时,我的感觉是沉重的,中间因为引领无力,导致我一度也有一些焦躁,虽然最后S说感觉好多了,"感觉又有了一些希望",但是我知道,S的内心重建之路还很漫长。和S的聊天,我有很多感受。最主要的一点是父母的爱心和关切,如果不能使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那么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远多于美好。

天下几乎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实在是一个太过宏观的概念。没有完成人格完善和自我成长的父母,带给孩子的爱,几乎都是有瑕疵的。更有甚者,很多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打着"爱"的名义,实施着侵略和攻击,将孩子当成自己情绪的垃圾池。

在学习心理之后,我发现"父母"实际上是世界上最难胜任的角色,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却是门槛最低,完成的最为随意的"职业"。

S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正是她父母对她从小到大的影响。这不是在甩锅给原生家庭或者父母,而是以此来警示类似的家长,不要再使用这些错误的方式"毁灭"一个鲜活的生命。诚然,养育的窗口期已过,S必须要在成年后完成和父母的和解,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条件反射",但是,这个过程何其漫长,何其艰难?!如果有幸,她做到了,也许可以从曾经的烂泥潭里爬出来,那么人生之路也已经泥泞蹉跎了这么久,如果不能,那么她的一生都是一个悲剧。

所以,做父母的,责任重大,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我希望你好——所以我使劲挑你身上的"刺"——你把那些"坏毛病"改掉,你就变好了。

不仅孩子心里有"理想父母",父母心里其实也有"理想孩子"。因为力量的悬殊,所以,孩子想要理想父母很难实现,但父母"改造"理想孩子却很容易实现。

随身携带放大镜——随时挑刺——发现"刺"后狠狠拔出(自以为的),差不多就是这三部曲。

结果却事与愿违。一个逆反或懦弱的孩子,横空出世。

为什么结果和自己的初心南辕北辙?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错了。

① 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只有特点。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很多人在这一点上就搞混了,每个人都在说优点,缺点,却很少有人说特点。然而真相是: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只有特点。

一个人会有很多特质,这些特质,多一分则过度,少一分则不足。所以,懂得教育的家长不会那么泾渭分明的将这些特点割裂成优点或缺点,并收拢到不同的领域。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只有将孩子的特点加以恰当的引导,孩子就会变得很优秀。

举个例子,胆子大是一个特质。但是如果用错了地方,就成了鲁莽。抠门是个贬义词,但是拥有这个特质的孩子,往往也会会对自己的东西比较爱惜。智慧的家长需要将每一个特质,在合适的"度"的范围内,引导其发挥积极的效能。而不是生硬的将这些特质割裂,孤立成一个一个的优点或缺点,并且给孩子贴上标签。

② 一个人是立体的,评价也应该是立体而全面的,家长的任何一种"贴标签",都是一种强化。

同一个特质,在不同的时候使用,或者配合上不同的其他特质,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家长应该全面的看待孩子,对于孩子的行为,要充分的解读,切勿以偏概全。

比如一个孩子胆子比较小,性格比较内向,父母可能就会有担心,不断的鼓励孩子勇敢点,出门叫阿姨叔叔,但是父母越这样催促孩子,孩子内心越紧张,越做不到父母的要求。实际上,有的人天生就性格内向,慢热,但是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世界更丰富,对外界的敏感度更高,父母如果能全面的看待孩子,除了看到孩子内向,不爱说话之外,更看到孩子因内向这个特质带来的好处,那么对孩子的评价就会中肯很多。

如果家长很随意的给孩子贴上"不爱说话"甚至"不懂礼貌"这样的标签,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

家长若想培养一个拥有全面思维,不偏执、固执的孩子,自己首先要做到成为这样的人。

③"扬长"远比"避短"容易。家长的关注点在哪,孩子就在哪

这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却总是被父母忽略。父母们总认为,孩子的优点是"已经拥有的",所以不必再花精力维系,而那些"可怕"的缺点,却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所以要予以坚决的铲除。

然而真相是,孩子的优点如果不加以维系,加固、修正,就有可能由"优点"转化为"缺点",而那些被重点关注的缺点,恰恰因为受到重点关注,所以会变得更加顽固。

比如一个孩子做事情很麻利,但是经常粗心,做的不是很好。如果家长更关注没有做好这个事件的结果,强调孩子要改掉粗心的"怀毛病",并且反复在多次类似事件中强调这一点。那么家长对于"粗心"的关注,对孩子来说,就成为一种"负性强化",久而久之,孩子会认同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然后变得更加粗心。这种更加粗心,既是对父母强化的一种认同,也是对父母挑剔自己的一种无意识反抗。

如果父母将关注点更多的放在孩子做事麻利上,对这一点加以肯定,以"先完成再完美"的角度,帮助孩子找出过程中哪里还可以做的更好,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肯定,也更愿意积极的寻找原因,将事情做的更完善。

假以时日,孩子的"麻利"这个特质,就可能从最初的无意识行为,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习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改变做事的风格,不但关注快,还关注完善度——家长并没有强化孩子的"粗心"品质,但是孩子却会逐渐改掉这个习惯。

④家长"拔刺"的方法不当,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性体验,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发育。

很多家长习惯于拿着放大镜挑刺,以挑剔、指责、抱怨的方式,说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好。以为给孩子挑够了刺,孩子就能变好了。但这种方式,带给孩子的是被否定的羞耻感、不安全感,孩子也会因此而变得缺少自信,悲观逆反。

就像S这样,在她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中,她的父母反复挑出她的各种错误,恨铁不成钢的教导她,而且,会用她做的不好的结果来验证父母的英明和正确。这样做的结果是,成年后的S,完全习得和内化了父母那套对自己的挑剔,她不用父母挑刺,自己就自动滋生出了自我挑剔的本事,无时不刻不在挑剔自己,认为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而且会用别人的目光(自己解读的)来评判自己,再次证明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从而陷入到自我攻击的循环中,无法自拔。

S对自己的挑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逐步泛化,脱离了真实,自我否定和攻击,成为了一种固化的习惯。而她对自己的挑剔和评判,也早已超过了真实的范畴,成为了一种下意识的意念。

在S的心目中,很多核心信念都是扭曲的,她对自己的不认可到了自欺欺人的程度,哪怕别人再告诉她,你没有那么差劲,她也不会相信。她从内心,根植了自己是不好的,不配得到别人的好的信念,所以,即使面对她最好的朋友,她也会恐惧耽误我的时间,给我传播负能量。

这种偏颇的自我认知,正是源于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

⑤对待孩子恰当的方式,是被看到、被接纳、被尊重、被理解,被引领。

说了那么多错的,再来说说对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所需要的最核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即被看到,被接纳,被尊重,被理解,被引领(而非教导/控制)。

这几个词说起来容易,也可谓是老生常谈,但是做起来太难。怎么看到,怎么接纳,怎么尊重,怎么引领?

说到底,当一个好妈妈,远比当一个好咨询师难的多。你如果不能自我成长,不学习,不了解儿童心理,不懂得教育的真正核心,就很可能成为被鸡汤贩卖焦虑,被孩子搞得鸡飞狗跳但却找不到方法的抓狂妈妈。

请你俯下身,好好的看看眼前这个小孩,ta有一颗水晶一样透明的心,ta天生忠诚父母,渴望成为爸爸妈妈眼里的骄傲,ta胡闹是因为想被你看见,引起你的关注,ta逆反是因为被控制的太难受,想挣脱,ta虽然胆小,但是在ta内心也渴望长成一棵参天大树,ta有时候鲁莽,但内心也渴望做到完美….

看到,接纳,尊重,理解,引领…..这些美好的词汇,做到其实也不难,只要家长有一颗愿意懂得孩子的心,它们不是方法,不是技术,而是你的态度——当你愿意蹲下身来这么做的时候,就开始看见和理解孩子了。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文章,我曾经写过多篇阐述,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找一些。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是对S和类似S的人很痛心,他们的家长初心没有错,是为了爱孩子,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但是正是因为使用了错误的方式,所以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了其人格的形成。后天即使ta想要改变,也要付出比那些从一开始就给予正确养育方式的孩子多的多的艰辛和努力,抑郁、焦虑、偏执…等等,这些即使不一定到了病态,但只要有这些特质,那么可以断定,ta就不会生活的太幸福。

所以说原生家庭也好,说父母应该怎么养育孩子也罢,目的都不是为了"讨伐"或"追责",而是敲响警钟,避免让更多的孩子重蹈覆辙。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却有不恰当的养育方式。请成长自己,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引领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我想,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

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抑郁 / 好人 / 优点 / 缺点 / 特点 / 评价 / 标签 / 关注点 / 扬长 / 避短 / 伤害性体验 / 看到 / 接纳 / 尊重 / 理解 / 引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