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于归责的三种误解

2015年4月18日  来源:高难度谈话 作者:道格拉斯·斯通 提供人:自诩玫瑰的凋谢
摘要:造成一片混乱的人是你们,而不是你,因此,要想结束混乱,你们也必须合二人之力才能成功。当你与对方开始各自思考自己是如何让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时候,其基础就是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情感、情绪。指责的源动力通常都来自于双方没有表露出来的强烈情绪。指责不仅是你思维和话语的焦点,同时也是你那受伤的感情的代言人。学会归责,学会在每件事情当中发现自己的责任。你也许无法改变他人所应承受的责任,但是你却能够经常地借助于归责来改变自己的责任。

对于归责的三种误解(1)

关于归责,有三种很常见的误解。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人们在了解归责这一概念时才会受阻,进而无法充分享受归责的利益。

误解一:我应该只关注自己的责任

我们建议人们应当从双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症结所在,然而,有时候,这一建议却会被误解为“你应当忽视他人的责任,而仅仅关注自身的责任”。这显然是错误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发现自己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就必须要以忽视他人的责任为代价。造成一片混乱的人是你们,而不是你,因此,要想结束混乱,你们也必须合二人之力才能成功。

当我们说,你需要认识到矛盾双方都需要对矛盾的产生负责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都是均等的。你可能只需要承担百分之五的责任,而剩余的百分之九十五的责任则由对方来承担——这同样也是共同担责。当然,量化责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也不会对解决问题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的目标是了解,是理解,而不是将一切量化。

误解二:放弃指责就意味着对我的情绪置若罔闻

尽可能地理解归责体系而不再专注于指责,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必须放下所有强烈的情感、情绪。事实上,恰恰相反的是,当你与对方开始各自思考自己是如何让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时候,其基础就是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情感、情绪。

的确,指责的源动力通常都来自于双方没有表露出来的强烈情绪。当你获知自己的妻子有不贞行为时,你想说的是:“是你破坏了我们的婚姻!你怎么能够做出如此愚蠢且伤害我的事情?!”在这里,指责不仅是你思维和话语的焦点,同时也是你那受伤的感情的代言人。事实上,更加直接地将强烈的情绪表达出来——“对我而言,你所做的一切无异于一场灾难”或“我再也不能信任你了”——的确能够对你意欲指责的冲动行为起到缓冲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向前看时,说出你的情绪还能带给你一种自由的感觉,让你能够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下归纳责任,并进而让你归责得获得更高的产出。

如果你发现自己深陷指责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或是无法抑制住心中想要让对方承认自己错了的欲望,也许,你能够通过向自己提问的方式获得一些解脱:“我在宣泄情绪时是否有所遗漏呢?对方是不是已经认可了我的情绪呢?”当你仔细思考并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思维模式早已由原来的指责转变为归责了。到那时,你便会了解到,理解和认可才是你一直在真正寻求的东西。你其实想从对方那儿听到的并不是“这不是我的错”,而是“我知道自己伤害了你,真的很抱歉”。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一种评判,而后者是理解。

误解三:探求归责意味着“指责受害者”

当某人指责受害人时,他们其实是在暗示说,受害人不过是“自作自受”,这样的结果完全都是他咎由自取,甚至说自我牺牲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无论是对受害人来说,还是对另一方而言,这样的观点都是很不公平的,而且会对双方都造成伤害。

从任何角度来说,双方归责都与指责没有任何联系。让我们设想一下,深夜,当你独自一人在街上行走时,你遭遇了袭击。这时,“指责”会问:“你是否做错了什么?你犯法了吗?还是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你是否应当受到惩罚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你什么都没做错,你本不该受到袭击。遭人袭击并非你的错。

同样的情况,如果换成归责,所提的问题就会大不相同:“我做了什么促成了此事的发生?”即使是在那些你无需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如果你选择了归责,也同样能从自己身上发现责任的踪影。作为被袭击者,你其实责无旁贷。为什么?因为是你选择了夜晚独自一人在街上行走。如果你当时在另一个地方,或是和一群人在一起,你受人袭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如果我们希望看到有人能够对此事负责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可以惩罚袭击者。如果我们期望能够让你感觉到自己更强大了,那么,我们会鼓励你学会归责,学会在每件事情当中发现自己的责任。你也许无法改变他人所应承受的责任,但是你却能够经常地借助于归责来改变自己的责任。

对此,纳尔逊-曼德拉在他的自传《漫漫自由路》当中曾举例说明,他向我们描述了那些遭受了巨大磨难却始终不忘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根源的人们究竟是如何学习并利用归责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以下便是他如何从一位南非白人身上参悟了这一道理的经历:

安德烈-斯杰弗神父是南非荷兰归正宣教会的一名牧师……他常常会说一些冷笑话,并喜欢以此取笑我们。“你们都知道,”他说,“在这个国家里,较之于黑人而言,白人肩负着一项更艰巨的任务。无论何时,只要出现了问题,我们(白人)就不得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同样情况下,你们黑人却只需要找到一个借口就万事大吉了。你们完全可以简单地说一句‘Ingabilungu’就算交待了”……Ingabilungu是柯萨人(居住在南非开普省的牧民)的一句常用语,意为“都是因为白人”。

神父的这番话说的正是我们常常会把事情的责任归咎于白人。他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我们必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且为自己的行为和观点负责。对此,我举双手赞成。

曼德拉并不认为黑人应当为自己的处境承担责任。他认为,如果南非想成功地发展壮大,那么,对于国家的诸多问题,黑人就必须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当你通过识别自己的行为成功地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时,你将会了解并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奥妙——如何借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作为影响整个归责体系。这时,你只需要稍稍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就可以得到一些足以影响问题发展的作用力。

自己 / 责任 / 情绪 / 代言人 / 指责 / 理解 / 认可 / 促成 / 归责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