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基本单元 > 个人/自我 > 自我管理 > 认知管理 > 认知世界 > 哲学 > 道德 > 名誉 > 契约 > 信任
  • 精选
  • 会员

我们的信任

2018年12月4日  来源:我们的信任 作者:布鲁斯·施奈尔 提供人:85776900alit......

译者序


信任是人类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石,是社会成员对其他成员行为的期望。在多种形态社会压力的作用下,信任让社会生活变得可以预测,从而使人们得以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抵触的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寻找相对平衡。尽管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信任的内涵和作用机制有了不断深入的理解,但是当今社会中由于传统机制的失效而导致信任危机的情况却层出不穷,成为全球化的共性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金融危机、互联网欺诈、区域无核化的失败,甚至政府公信的丧失和社会契约机制的崩溃——旧有的游戏规则似乎已不再适用于这个信任缺失的时代。

布鲁斯·施奈尔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知名技术专家,在本书中阐述了其对人类社会信任的形成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独到见解。作者在书中援引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大量生动的实例,由浅入深地探讨了社会压力作用下信任机制产生、运转和失效的机理,并为此涉猎进化论、社会关系学、博弈论多门学科的内容。作者用简洁风趣的语言帮助读者解读枯燥晦涩的社会原理,使其对人类信任的理解更为细致深刻。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信任的科学,作者介绍了与社会信任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生物进化、计算机安全等诸多领域的背景知识,并给出了社会困境的基本概念和部分实例,以方便读者用更广阔的视角对后文的阐述进行理解和思考;第二部分:信任模型,作者通过对四种基本社会压力(道德压力、名誉压力、制度压力和防护机制)分别进行阐述,建立了本书使用的信任的社会学模型;第三部分:现实世界,使用前面建立的信任模型,对真实世界中更为复杂的社会困境和利益冲突进行深度剖析,并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结论,作者讨论了社会压力的失效、技术变革的影响以及社会压力未来可能的形态。

本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为了更加直接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并尽可能还原其本来的写作风格,本书通篇尽量进行直译,在保证译文意思准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用原著的句序、用词等。翻译过程中的部分概念,如作者频繁使用的"security""cooperation"等词,由于中文难以找到相同应用场景下的合适词汇,译文可能与常见中文表达方法存在偏差,这在学术类著作中在所难免。译者主要参考了弗朗西斯·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尼克拉斯·卢曼的《信任——一个社会复杂的简化机制》(瞿铁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郑也夫的《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等几本相关著作,并借助部分网络资源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本书的翻译前后经历了半年的时间,在此向参与翻译以及提供帮助的曹海恒、马海粟、凌鑫、陈默等众多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王金强编辑进行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也向他表示感谢。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本书翻译尚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信任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