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老子上篇

2018年10月12日  来源: 作者: 提供人:rose5......

一章

本章导读

整章都在写一个“道”字,“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是不可言说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人类行为的准则。“道”虽没有固定的形体,却是宇宙间唯一的、绝对的存在,道的不断变动是创造宇宙的动力。老子在以下章节中试图用水、谷、婴儿的隐喻来描述道的特性,也试图用很多经验的名词来说明道,但最终老子又将其一一否定,以此彰显出“道”的精妙深奥。

道可道,非常道1;名可名,非常名2。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4。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6。

1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指道理,第二个道指言说,第三个道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指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2  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指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作动词,是称谓的意思;第三个名是老子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

3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此句断句亦作“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  妙:奥妙。徼(jiào):边际。本句断句亦作: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欲望妨碍人的认识,所以只有去除欲望,才能观照到道的边际。

5玄:幽昧深远的意思。

6众妙之门:一切奥妙的门径。

译文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赏析与点评

“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这三个“道”字语境意义不同,但彼此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第一个“道”包含了天道和人道。天地间运行的法则(天道)和人世间行事的规范(人道),都必须透过语言文字来加以表述和建构。第二个“道”所指的就是语言的功能之意义。“道”这个象形文字代表着华夏地区的人群昂首挺立在大地上活动,共同谱写出一部多彩的历史。这使得“道”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第三个“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同时也成了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第一个和第三个“道”之间,则具有现象界和本体界(或曰本根界)的关系,第三个“道”是第一个“道”的本源和本根,如果借用王弼的话来说,它们是“体─用”、“母─子”的关系。

这三个“道”字语境虽异,但具有共同的基本意涵,那就是方法、规准、法则,当然也就蕴含了和谐、秩序等等意涵。以“方法”来说,老子提出了对立辩证的思维,运用到现实社会之中,即是告诉人们应当承认对方的存在,了解对立面的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如此一来,才不至于流于片面思考与单边主义。

二章

本章导读

本章以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相互对立的概念说明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变动的,即所谓“反者道之动”。事物在这种相互对立的关系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2,难易相成,长短相形3,高下相倾4,音声相和5,前后相随,恒也6。

是以圣人7处无为8之事,行不言之教9;万物作而弗始10,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 恶:指丑。此句中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也同时产生了;下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及后面“有无相生”等六句,都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且在对待关系中彰显出来。

2 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显或隐而言。这里的“有”、“无”与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有”、“无”同义,但与第一章喻本体界之道体的“有”、“无”不同。

3形:一本作“较”。

4倾:依靠。帛书本作“盈”。

5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

6恒也:总结上六句之辞。郭店本和通行本无此二字。

7 圣人:有道之人,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与儒家的人格形态不同,道家的圣人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境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

8无为:不干扰,不妄为。

9言:指政教号令。不言: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不言之教,指潜移默化的引导,而不是形式条规的督教。

10万物作而弗始:指对万物不加干涉,王弼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与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赏析与点评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中,“弗有”、“弗恃”、“弗居”是说人在发挥创造力、衣养万物的同时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人类社会种种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因此老子强调要依顺自然,辅养万物,任凭万物各自生命的开展。

三章

不尚贤1,使民不争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3,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4,实其腹,弱其志5,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6,使夫智者不敢为也7。为无为8,则无不治。

1尚贤:标榜贤明。

2不争:指不争功名,返自然也。

3可欲:多欲之意。

4虚其心:使人的心灵开阔。

5弱:与虚一样,是老学特有用词,是正面和肯定的意义,指心志的坚韧。

6无知无欲: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7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多事。

8为无为:以无为的方式去做,即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译文

不标榜贤明,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盗心;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赏析与点评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与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后人常以此误认为老子主张“愚民”政策。老子深感人民攻心斗智、机诈相见给社会带来的混乱,因此提倡为政者一方面要保障人们的安饱,另一方面也要消解巧伪的心智(“无知”)、消除贪欲的扩张(“无欲”),期望统治者培养笃实的政风,引导人们恢复真朴(“愚”)。

道德经 / 老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