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深度分析: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识改变行为的依据

2018年6月5日  来源: 作者:吕成群 提供人:dddaoz......
摘要:复杂的思维结构是由简单的思维结构组成的,但由简单思维结构形成复杂思维结构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努力尝试过程,一个懒惰的偷懒是认为简单思维结构是可以孤立存在的,然后分别对待每一种思维结构,避免它们之间发生关系、产生冲突。语言是帮助我们认知的工具,它的帮助之处在于,它把一件事物进行定格,然后把被描述部分进行放大、夸张以加深我们的印象,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但随着我们认知的扩展,我们还需要把它放置到一个合适客观的位置。知识信息的泛滥,给人们大脑处理这些知识信息造成压力,这些没有处理完的知识信息会造成我们心理的不完整、不完结、不圆满、没结束——焦虑。

深度分析: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识改变行为的依据

我们是如何接受和处理知识的

在第一部分,我们假设有一个人类知识体系一样的东西,它是有逻辑、有顺序、有结构地存在着,它实际并不存在,出现的大多以人类知识体系的一个分支片段的形式出现,比如一门学科,一本书,一片文章,更或者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尤其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接触知识信息的便利,注意力竞争的白热化,使知识信息的片段颗粒度越来越小,这反倒对我们处理知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我们是如何处理这些知识信息的呢?

1. 我们的懒惰使我们更愿意接受高抽象程度的知识——大道理。

我们为什么喜欢大道理,喜欢鸡汤,这是人们的认知特性决定的。

心理学证明人有一种追求完整性的倾向,追求完整性的倾向可以解释人们在审美、学习和行为等许多领域的现象。当人们面对一个不完整的、残缺的部分时,倾向于将它补充完整,或在潜意识里将它补充完整,如果面对一个不具备完整性的残缺的部分,而不把它补充完整,会产生焦虑。如一个残缺一个角的圆,如果不能把它补画成圆形,就会把它看成圆形,而不是一段曲线。面对一个问题,我们把它解决了,就能睡一个踏实觉,而没有解决它之前,我们有可能夜不能寐——失眠。当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总会特别关心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于是就有了持续的关注,就有了追踪报道。

我们的追求完整性的倾向有一个前提条件,对已经呈现的不完整部分的有意义的理解和诠释。因为我们要根据已经呈现部分的理解来推断出未呈现部分,以巩固和强化自己对先前呈现部分的意义的理解和诠释是正确的。如果实际情况出了意外,后来出现的部分完全推翻了我们对先前呈现部分的意义的理解,重新构成了一个新不完整的部分,这要么重新引起我们对不完整性的焦虑,要么我们需要在更大范围寻求对新的不完整部分的新的有意义的解释。

人们认知的抽象是应对这个繁杂世界的手段,杂乱无章的世界经过我们的抽象变成条理清晰、结构分明的有序世界,这不就是我们要求的圆满、完整、有意义吗!

抽象一定会丢弃大量的细节属性,找出共性的属性部分进行概括,也就是整体是部分的抽象概括,是部分的意义所在,部分是整体意义的支撑,是整体意义的来源,一个完整的认知应该是在部分和整体之间自由移动的。

遗憾的是,如果我们懒惰、如果我们不愿花大力气,去认识构成整体的每个部分及构成整体的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那么偷懒的方式就是,告诉我结论、告诉我一个大道理,那么在这件事上就可以画句号、圆满、完整、有意义了。

我们的认知追求完整,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知识在一定抽象程度的完整性是认知过程的一个小小停顿,在刨根问底的好奇心下,对认知的探索永无止境。

所以如果一个人仅仅满足于知道大道理,那么他的认知仅处于开始阶段,还没有开始。

一个人既应该知道他需要的本层次的知识,也应该知道本层次知识的抽象概括,既“大道理”。

追求与自身使用不匹配的知识是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的。

2.我们的懒惰使我们接受的知识不全面。

我们认知上的特点是倾向于将物理距离和时间距离越近的事物越认为它们的关系越直接、越重要。

(1)狭义的经验论

经验是知识的最原始素材,是认知的最开始起源,把相关的经验归纳、总结、提炼就是知识,知识来源于经验的描述,所以知识的内涵外延需要直接来源的经验描述的支持。

我们的“第一次”大多印象深刻、感觉强烈,第一次学会XX、第一份工作、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次恋爱、第一次当爸爸妈妈等等。第一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从零到一、从无到有、从空到充满的质的变化。第一次产生、拥有的东西总是塞满我们所有的思维空间,调动我们所有的感知去体验、把玩它,直到有新的东西出现。儿童第一次拥有一支彩笔往往会用它涂抹在任何可以涂抹的地方。

第一次经历产生的经验是印象深刻、感觉强烈的,是重要的,如果这种重要性是我们想要长久地保持下去的、并且认为它是得来不易的,我们就会拒绝与它产生冲突的其它事物,只接受与它相适合的同向事物,直到该类别事物让我们感觉麻木、心理厌烦。一个正面的经验/体验,如果我们认为得来不易就会拒绝尝试一切与它相冲突的新事物,以保护它的安全,负面的经验/体验,它的糟糕的体验已经达到了我们忍受的极限,我们不这道下一个更糟糕的经验/体验会不会把我们摧毁,保护我们最好的方式是拒绝类似事情的冒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婚姻恐惧、乐不思蜀、游戏上瘾、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等等,都是被狭隘的经验所固化的原因,打破这种狭隘经验固化的唯一方式是经验多元化,通过多元化的经验/体验来淡化它的印象、感觉,降低它的重要性排序。

(2)孤立的非连续性的认知

简单的思维结构

复杂的思维结构是由简单的思维结构组成的,但由简单思维结构形成复杂思维结构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努力尝试过程,一个懒惰的偷懒是认为简单思维结构是可以孤立存在的,然后分别对待每一种思维结构,避免它们之间发生关系、产生冲突。比如对一个事物的观点我们认为很对,另一个观点我们认为也有道理,第三个与前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同样认为有道理。偷懒的处理方式是三种观点代表不同的看法,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只需要辩证地看待、分别地对待即可,至于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从整体上怎么评价对待,这个太复杂了。

语言的复杂度可以反映思维的复杂度。今天、昨天,这次、上次,今年、去年,好的、坏的,及格、不及格。这种简单的思维结构的表达是无法区分更好一点和更坏一点、59分和61分、今年的这一天和去年的这一天到底有什么区别的。因为要对它们进行评价,首先要认为它们是有关系的,并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分别评价之后再来一个总体评价,这太复杂了。

跳跃性的认知评价

评价是对事物的认知,也是对事物的反应,思维层面上的认知/反应总会引起我们身体上的行为,为身体上的行为指明方向。如果我们对环境的评价是舒服的、安全的,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停留,没有行为本身也是行为的一种。如果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评价是厌恶的、无法忍受的,那么只有走开、逃离才是最正确的行为,也是我们评价的意义所在。儿童对打针的疼痛评价是负面的,所以他的行为是逃离,随之认知的变化,当他对打针疼痛的评价是正面时,即认识到打针可以治好他的病症,他就是接受而不是逃离了。

跳跃性的评价造成我们的行为反复无常、忽冷忽热,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而无法认识到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会依据我们的评价/看法而发生改变的,同时,构成事物本身的每一部分都是平滑连续地过渡到另一部分的。同样一个人,今天他对我很好,我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可靠的人,明天如果他对我不好,我就认为他是不值得信赖、不值得交往的人。更多的例子是在爱恨情仇的恋人之间,今天,我们相互钟情、海誓山盟、偎依缠绵,明天我们就反目成仇、毒言恶语,变化真有那么大吗,从人民的朋友一步跨到人民的敌人。

语言是帮助我们认知的工具,它的帮助之处在于,它把一件事物进行定格,然后把被描述部分进行放大、夸张以加深我们的印象,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但随着我们认知的扩展,我们还需要把它放置到一个合适客观的位置。

所以,如果我们过度地崇拜或贬低一件事物,只表明我们的经验太少;如果我们只能简单、孤立地理解或评价一件事物,说明我们对这个世界认知太肤浅,还不能理清这件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少到多,从杂乱到有序,这是我们认知的规律和顺序。

3. 我们的懒惰使我们接受的知识没有逻辑、没有结构、不系统——知识的罗列或堆砌。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使人们获取知识越来越便捷,只要使用搜索就能找到一大堆相关的知识信息,只要花点时间和精力、耐着性子去理解,很快就可以了解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知识。但仅仅因为懒惰或信息泛滥造成的焦虑使我们陷入前两个阶段久久不能自拔。

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就是我们认知的特点,当处理的信息较多时,我们倾向于分类,对一组信息进行归纳、抽象、概括出新的概念、知识或分类,这种层层的分类或抽象概括会形成结构,当多个知识结构组合在一起时会形成知识体系。只有我们需要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也就是知识之间形成有结构的关系时,才算构成了我们的认知,而只有认知才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单一的知识点不能构成认知,认知一定是多个知识点有结构的联系,认知有深浅之说,认知较深,意味着认知中包含有结构关系的知识点较多,认知浅说明认知中包含的知识点较少,而认知越深、包含的知识点越多,越具有指导意义。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了未被大脑理解处理的信息,经过很短的时间就会被遗忘,而被大脑理解处理的信息会被记忆的更多,保存的时间更长。这同时也说明知识信息要想被大脑处理、消化、吸收必须要有意义化,既新的知识要么扩充自己原有的认知,要么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总之吸收新知识的标准是形成了自己的新认知。

互联网的发展造成的知识信息的泛滥,给人们大脑处理这些知识信息造成压力,如果没有自己选择知识信息的标准,会给我们造成焦虑,这些没有处理完的知识信息会造成我们心理的不完整、不完结、不圆满、没结束。

如何解决这种心理不完结的焦虑呢?各种云笔记、云存储应运而生。太多的知识信息没时间处理怎么办?云笔记、云存储保存下来,就OK,完结。太多的知识内容没有分类、没有关系、没有结构化、没有意义怎么办,云笔记、云存储保存下来,就OK,完结。云笔记、云存储只是我们大脑的辅助记忆工具,结果却让我们对知识内容的处理理解过早地画上了句号。

看看我们周围塞满我们视野的信息内容,不是各种故事的堆砌、就是各种毫不相干的大道理的罗列,里面找不出结构、找不出分析、找不出归纳和推演,只是各种的堆砌、罗列。

互联网的便捷和我们的懒惰造成了两种现象,信息内容的提供方借助互联网的便捷,使信息内容成为各种无逻辑的故事和大道理的罗列、堆砌;信息内容的获取者,只是从这些内容信息中寻找自己能理解并有兴趣点,然后就这些内容点进行讨论、评价或意淫,从来不关心这些内容信息的结构性、逻辑性,更谈不上这些内容信息的知识性,或是否对自己有帮助等等。

虽然我们所处的大环境目前是这样的,但如果我们有自己的知识选择标准、有自己的认知需求,既努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那么在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认知结构基础上,外界的一切知识内容要么扩充自己的认知结构、要么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虽然外界的知识是没有逻辑、没有结构的,但把它吸收进来,只要在自己的认知中是有结构、有逻辑的,那对自己不就是学习、进步和认知的提升吗?

抽象 / 完整 / 经验 / 孤立 / 印象 / 意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