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08 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

2020年7月16日  来源:赢家的诅咒 作者:[美]理查德·泰勒 提供人:yandang18......

元旦当天,你一整晚都在为你在“橘子杯”投注的球队加油。结果很幸运,你赢了300美元。然后,你开始想如何聪明地花掉这笔钱。买一箱香槟酒,会比在纽约的晚餐和舞台剧来得好吗?正在这个时候,你的儿子格里格走进来恭喜你,他说:“嗨,老爸!你应该很高兴吧,你赢的那笔钱可以为你以后的消费每年增加20美元!”看起来,格里格已经研究过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了。

在经济学里,标准的储蓄模型称为“生命周期理论”[1],弗兰克·莫迪里安尼(Franco Modigliani)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首先,他提出并解决了最优化问题。然后,假设人们也解决了同样的问题。此处假设一个人不打算留下任何遗产,且认为每一段时期的消费,价值都相同。这样的一个人在某个特定的一年中,应该要消费多少?答案是这样的:在任何一年,计算金融财富的现值,包括目前的收入、净资产、未来收入的预期价值,算出可以购买的平均年金,然后年消费量就是以这笔年金获得的收入。这个理论是简单、精致且理性——经济学家对其给予极高的评价。不幸的是,如同库兰特、格兰姆和莱特纳(Courant, Gramlich, and Laitner, 1986, p. 279~280)所观察的:“尽管生命周期模型是如此地精致及理性,但实证检验的结果并不是很好。”

消费的反常实证证据大约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消费对收入似乎过分敏感。整个生命周期,年轻人和老年人看起来都消费得太少,中年人则消费得太多。同样地,消费的年增率与收入的关联太高,与模型不符合。其次,不同形式的财富看起来不像模型所主张的有那么高的替代性。尤其是,家庭单位的养老金或是房屋净值的“边际消费倾向”[2]与其他资产相较是非常低的。实证与理论模型预测不一致的问题,现在已经找到几个可能的解释。可能是人们没有足够的理性来计算现值及养老金收入。但是,也可能人们是过分理性或是利他主义的,导致他们纳入现值计算的,不只是他们自己的财富,还包括了他们继承人的部分。或者,也许应该要怪信用市场,因为流动性的限制使得人们无法达成生命周期计划,否则他们是会选择照计划进行的。这些及其他的解释,在众多关于储蓄的文献中,都有一些支持及批评。然而,在本章,我聚焦于一项未获得太多注意的生命周期模型的假设,这项假设如果经过修正,将使得这个理论可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许多储蓄的反常现象。这项关键假设是“可替代性”。

可替代性的观念是说金钱没有标记。在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中,可替代性假设使得财富的所有组成成分都可以整合为一个数字。根据生命周期假设,赢得300美元赌球奖对目前消费(假设指的是一年内)的影响,应该和我所拥有的100股股票,每股价格上涨3元一样,或是和我的年金价值增加300美元一样。每种形式的财富,其边际消费倾向应该是相同的。

人们对于不同种类的财富实际上是如何作为的,有一个简单的思考方式,就是假设家庭单位有一套心理账户系统。一个简单的形成方式是想象有三个账户,一个是目前的收入账户C,一个是资产账户A,还有一个未来收入账户F。可以适当将C账户视为支票存款账户,将A账户视为储蓄存款账户。粗略地说,C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1,F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0,而A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则介于前面两者之间。由于虚无假设是三个边际消费倾向都要相同,所以这些预测显得相当生硬。

除了有不同边际消费倾向的心理账户系统,标准生命周期理论还有其他两个地方要做修正,这些在本书前面讨论跨期选择的章节中都讨论过了。第一,人们是没有耐性的,尤其在短期时间里,人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显示他们的贴现率超过利率。较高的短期贴现率又导致了第二个问题,即自我控制的问题。生命周期理论假设个人制订最优消费计划后会以钢铁般的意志去执行这个计划。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了解自我控制很困难,所以他们会采取行动来限制自己的未来行为。一个方式就是采取无法反转的行动,例如:加入养老金计划,或是购买终身保险。社会保障制度,也许是本世纪最流行的社会政策,即是法定的自我控制的例子。另一个方式是采取内在强制性的经验法则。这类法则的例子有:在资产账户里保持两个月的收入,除非买房屋、汽车或大型的家电,否则绝不去借钱。请注意,遵循后面这项法则的家庭单位,也许是受到流动性限制而无法借钱,尽管他也不愿意去借钱。这个议题等一下会有详细的讨论。

总而言之,上述家庭单位,可以被想成是遵循以下审慎法则[3]的。(1)量入为出。不从F或A账户借钱来增加目前的消费,除非是在明确的紧急状况,像是失业期间,即使是那时,也尽可能缩减消费。(2)保留收入的某部分以备不时之需。除非紧急状况,不动用这个账户。(3)以不需太多自制力的方式来储蓄退休金。这些法则是为了解决人们面对退休金储蓄问题,所提出的实用解答。

本章将回顾一小部分关于储蓄的实证文献,目的在于表明人们的行为是如何违反可替代性假设的,以及自我控制的角色是如何强烈地影响着储蓄行为的。

储蓄 / 可替代性 / 心理账户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