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数据如何说谎(2)

2020年6月3日  来源:反常识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游戏 作者:史蒂夫·兰兹伯格 提供人:zhongzhi83......

近40年来,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如果你只简单瞄一眼数据,很可能认为富人变得更加富有时,穷人的生活完全停滞不前。但是,我至少可以给出几个理由,令你对那些数字采取稍加保留的态度。

首先——也最简单,收入数据并非涵盖一切我们认为具有价值的因素。比如,我们十分在意休假时间的数量与质量。就这一点而言,穷人往往“迈出了一大步”,富人却举步不前。1965年以来,工作时间不断缩减,休假时间不断增加,美国人平均每年拥有300小时休假时间——但最贫穷的美国人的非工作时间是它的两倍。同时,以前你的家中只有3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但人们现在的休闲方式获得了极大改善,休闲质量获得了显著提升。

第二,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执政时期与20世纪初老布什总统执政时期,均大幅削减了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实际影响,但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虚假作用。收入税调低后,人们不再费力隐瞒收入,仅出于这个因素,就会导致收入上升,尤其是高收入人群。不管出于哪种情况,穷人都不太可能隐瞒收入,因为他们本来缴税就少,而且收入来源一目了然——往往来自工资所得。相反,富人有许多理由与动机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但如果调低税率,他们就会少费些精力东藏西躲,因此减税反而扩大了收入差距。

第三,离婚会造成收入下降的假象。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份5万美元收入,将被计算为一份10万美元的家庭收入。两人离婚后,情况变为单独两份5万美元收入,但实际上没人的薪水发生变化。

这十分重要。比如,1996—2005年间,美国普查数据显示,中等家庭的收入仅增长了5.3%(已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但如果你改变人口数字,实质上增加了24.4%。

第四,也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点,年薪差异与年龄无关。因为人们将不断在收入分配位置上发生改变。

在美国,如果你超过25岁,现在位于收入分配的后五分之一区间,极有可能在未来9年得到改变。(如果你未满25岁,机会更大,因为你现在不过是个学生。)如果你位于收入塔尖的1%,道理也是同样。收入分配的流动性很大,近几十年来,这种流动性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如果所有人都在收入分配光谱中不停移动,即使低收入人群收入不断减少,高收入人群收入不断增加,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假设一开始,每人的收入均为5万美元。现在,经济环境改变导致一半人的收入减少到4万美元,另外一半人的收入增加到10万美元。你可能以为一半人的情况变糟,另外一半人的情况得到改善。但是,如果调转位置,一半人在奇数年份赚4万美元,在偶数年份赚10万美元,另外一半人也做出相应调整,那么每年我们的平均收入均为7万美元。大家共赢。

当然,上述收入变化的极端情况并不现实。但“穷人一直贫穷,富人一直富有”的刻板印象同样不现实。大部分人都有景况好的时候,也有景况坏的时候。在特定年份,某人收入很高,而这可能是他人生收入的巅峰;相反,在特定年份,某人收入很低,这可能是他人生收入的谷底。最高年收入与最低年收入间的差距,等同于一个家庭收入巅峰与谷底时的差距,可能没有人愿意做这种比较——除了炮制生活苦哈哈故事的记者。正确的做法是比较两个家庭的收入,长此以往,记录每年收入的平均数,但没有任何年收入数据能够反映这种比较。

指出高收入群体最近赚到许多钱,是制造收入差距扩大假象的一种方法。它只表明每人都有走运的时候,也有倒霉的时候。比如,收入最高的人可能正经历飞黄腾达的几年,因此今年赚得比去年多,但也可能超过明年,直到慢慢趋于平均水平。

想象一群游牧者随意安营扎寨在山坡的不同地方。你将整片图景收入眼中,此刻位于山顶的游牧者可能刚从山脚搬上来;此刻住在山脚的游牧者可能刚从山顶搬下去。我们可以做出完全合理的推测,不论山脚与山顶的海拔相差多少,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差距。

这其中的教训告诉我们,以一个人当下的幸福感来判断他的总体幸福感是错误的。比如,老年人通常因为有着各式健康问题,过得比我们辛苦。这么一来,其实忽略了每个人都曾年轻过,而且我们正在一天天老去。如果我们将此作为永久政策,不断将收入从“幸运”的年轻人转移到“不幸”的老年人,几代人之后,你年轻时就会蒙受过多损失,直到上了年纪才能慢慢尝到甜头,甚至打破人生平衡。[3]你永远都可以出于平等的考虑,将一代人的所得一次性转移给另外一代人,但头脑清醒的人很快会意识到,没有任何一代人的年轻时期始于不平等的努力。

实际上,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大相径庭。有些人遭遇意外与疾病侵袭,英年早逝。这意味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要经历更多磨难。年轻人可能无法长寿,而老人毕竟已经活了这么久。将收入从“幸运”的年轻人转移到“不幸”的老年人会进一步扩大潜在的不平等。[4]

类似考虑方法也适用于反对强制退休的法律。强制退休法律要求职员到达一定年龄必须退休(通常是65岁或者70岁)。显然,公司认为这是有效的做法。如果不是,它们就不会推动立法推翻它。如果它们正确,反对强制退休将降低人均收入。(效率降低的后果必须有人承担,因此很可能会削减年轻人的薪水。)[5]常有人鼓吹,反对强制退休对老人有好处,但上了年纪的人曾经年轻过,他们很可能已经尝过其中的好处。如果我们只谈净利润,你必须活到一定年纪,而且还得从未年轻过,就如我有时在超市免费小报上读到的67岁“新生儿”的故事。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最常用来衡量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不过,它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它计算了经济体内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值,却没能包括在沙滩上打发时间的价值。

它还存在一些不容察觉的缺陷。首先,它并没能真正计算到经济体内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值。许多商品与服务是在家庭中产生的。不管你选择自己洗碗,还是付钱让保姆洗碗,结果都是“获得”碗橱里摆放整洁的碗碟。如果你付钱请保姆做,结果会在GDP中反映出来,但如果你选择自己洗,GDP就会忽略它。

在较为保守的年代,课本会列举一位娶了保姆的男性来说明相关观点。当保姆时,她拖地、洗碗、洗衣,每年收入为2.5万美元。当她成了妻子,做的还是同样的事,却连一分钱回报都没有。尽管什么都没改变,GDP却减少了2.5万美元。

比较各国间GDP时,这种视角尤为重要。在欠发达国家,家庭生产通常占较高比重,从而愈发凸显出GDP与实际产出间的差距。美国的人均GDP高出利比里亚100倍,当你读到这个数据,不妨想一想利比里亚人自己种粮食、做衣服,这些均未能计算在国民收入内。他们的确比我们穷,但绝对没有数字显示的那么糟糕。

它的另外一个缺陷在于,提高商品与服务产量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一件坏事。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开发满足了市场对住宅的需求,这是好事;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开发重建了在飓风中被毁的数千栋住宅,这只是让一切恢复原状,不是好事。然而,GDP会将两者都纳入计算。

由于意识到上述及其他诸多缺陷,有些欧洲政府与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市开始采用“国民幸福总值”(GrossNational Happiness)这类数据。不幸的是,幸福比商品与服务更难被量化。

有一种说法认为数据不会说谎,是骗子编纂了数据。也许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人虽然诚实,但在得出结论时过于草率。为了避免错误,应该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数据,如果可以亲力亲为,你将如何采集,而它们与你面前的数据之间存在什么差异。

CPI用来衡量特定商品的价值,与你需要多少收入才能维持特定水平的幸福不同;失业率用来衡量有多少人失业,与有多少人不幸福不同;年收入用来衡量现在的收入分配,与一个人一辈子的收入分配不同;GDP用来衡量市场上交易商品与服务的价值,与所有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价值不同,与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也不同。

有些缺陷很容易发现,比如GDP忽略了家庭生产。另外一些则很隐蔽,比如人生巅峰期与低谷期都不可能长久,但它夸大了贫富差距。

经过训练,经济学家对数据采集方法的缺陷以及数据本身的偏差十分敏感。出于靠谱的天性,经济学家总是尽己所能地修正它们。

[1] 马格鲁(Margruder’s),华盛顿本地连锁超市,主要卖廉价农产品与杂货。——译者注

[2] 将收入差异归咎于人们所做选择不同是十分愚蠢的观点,而人们不用承担自己选择结果的观点同样愚蠢。

[3] 这种说法只是比较接近真相。如果你的上一代人口总数较小,而下一代人口总数较大,你还是有利可图。

[4] 我的同事马克·比尔斯(Mark Bils)认为,我们应该出于公平的理由补贴烟草业,因为吸烟者并未从社会福利中获得额外的好处。

[5] 只有一部分人可以享受好处而且没有损失:反对强制退休法律生效时的老人。

数据 / 失业 / 说谎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