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文化的散布 一个地区集聚和全球分化的模型

2020年6月19日  来源:合作的复杂性:基于参与者竞争与合作的模型 作者:(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提供人:yanjia82......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内容提要]尽管有集中的趋向,但是个体和团体之间的差异将持续地在信仰、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存在。一个基于参与者的适应性模型展示了集中的社会影响的机理。参与者处于特定的环境。最基本的前提假设是,参与者和相邻者越相似,就越有可能采取相邻者的某个特性。和以往每次均把特性定义为单一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变迁模型不同,我们这次给出的模型考虑到不同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展示了局部的集中如何会导致全面的流行。模拟结果显示,稳定的同类区域的数目随着特性数量增加而降低,随着替代特性的数量增加而提高,随着相互作用范围增大而降低。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当地理版图超越一定范围时,它也会降低。

差异的持续性

如果当人们相互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在信仰、态度和行为方面更接近,那么为什么这些差异最终并不完全消失?社会学家提出了很多种机制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论文的目的则是探讨另外一种机制。我们这里提出的机制主要研究当人们相互影响的时候,怎么会变得更加相似。当然它也提供了一种解释,可以回答为什么集中倾向在完全实现之前会自动停止。所以这就为我们不可能变得完全一模一样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释。因为这种机制可以同其他机制并存,所以它可以作为旧解释的一个补充,而不必要与它们竞争。

不幸的是,并没有一种恰当的术语来描述关于人们彼此影响的范围。尽管信仰、态度和行为已经覆盖到一个宽泛的范围,但是依旧有很多东西可以扩展到人际间的相互影响,诸如语言、艺术、科技标准和社会习俗等。关于人们彼此影响的因素最重要的原术语是“文化”,所以本文中“文化”一词将被用来表示个人态度遭受社会影响。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只有单一的文化,则意味着没有文化,它的内涵是要被强调的。另外,文化元素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是被指定的。相反,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在一个给定的特征下,人们如何彼此影响和为什么这种影响不会导致人变得完全同质。

人们变得彼此类似同时保持差异的过程是这一系列话题的中心,大致包括如下问题:

1.国家的形成。当人们共享内涵且交流习惯锁定的时候,一个民族国家的影响是有利的(Deutsch,1953 and 1969)。吉登斯(Giddens,1979)和安德森(Anderson,1991)的研究表明,民族主义如何使国家变成必需,社群感觉对于民族主义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所以,至少部分的集中过程对于国家的形成是重要的。

2.连续的冲突。尽管国家一旦形成就尽可能避免内部的分裂,但是这样的分裂依旧经常持续。内战,特别是连续的战争在这个社会出现不可解决的冲突的时候会出现,特别是当这个冲突有一个明显的地域基础的时候。的确,苏联几十年来通过国家努力消除各加盟共和国的分裂倾向,但是即使专业的观察家都对这种倾向依旧大量存在的程度感到惊奇。人们变得彼此类似,但是依旧保持他们差异的进程对于我们理解国家的幸存和非一体化的原因是极为重要的。

3.超越国家的一体化。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同样的进程对于诸如欧盟、GATT和联合国这样的超越国家的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重要的。国际化,特别是超越国家的一体化的发展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规范(norm)和易于理解(ease of understanding)能够在比现有国家版图更广阔的领土上达成共识的程度。

4.国内的分裂。长久以来学者们就意识到,民主国家的日常政治是在国内分裂的特征基础上形成的(e.g.,Lipset et al.,1956;Campbell et al.,1960;Key,1961)。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分裂是否将通过本土的相互作用而改善或者增强(比如说Coleman,1957;Putnam,1966)。目前,美国人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恰恰是我们关注文化差异动态机制的一个例子。

除了这些特定的话题,在最广阔感觉上的文化变化的影响也是中心问题。理解一个文化如何建立、如何散布、如何支撑延续至今天的世界日益变得重要。我们想知道英语是否将成为准全球语言、信息技术的标准能否被建立、通俗歌曲和服装是否会在全球流行。我们赞同有利于有效沟通、阻止不必要冲突、促进诸如支撑增长的全球需要的行动的普适文化的散布。另一方面,随着普适文化的散布,我们憎恨毁坏文化带给人们的危害、正在消失的文化中所显示的智慧即将逝去而给我们其他人造成的损失、被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潜在适应给每个人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已经存在的关于为什么差异是持久的各种解释,都运用了较为宽泛的机制。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是有效的解释。

1.社会差异化。团体积极地使自己和其他人差异化(Simmel,1908,1955)。那些形成一个团体的人们经常强调甚至促成和其他团体的差异。在种族团体的案例中,这种差异能够导致团体间文化和地理版图的形成(Barth,1969;Hannan,1979)。

2.暂时的狂热与时尚。当人们想与其他人不同的时候,暂时的狂热就循环不止。当有些人想与众不同,而另一些人却想模仿他们的时候,就出现了时尚:一个从不停止的追随者追赶领导者的过程。

3.对极端观点的偏好。如果人们在某个问题上倾向于对极端观点的偏好,那么朝向观念同质性的趋向就将会被逆转。这个观点首先被埃布尔森和伯恩斯坦(Abelson and Bernstein,1963)首先提出。最近的模仿模型已经显示了这种机理如何能够导致流行和集聚(Nowak et al.,1990;Latane et al.,1994)。

4.漂移。个体特征可能有随机变化,这将导致亚群体的差异化。举个例子,语言的缓慢演化和差异化。

5.地理隔绝。如果人们转移到和他们类似的群体附近,结果可能是类似人们的集聚(e.g.,Schelling,1978)。如果迁移到差异很大的地方,地理上的或其他天生的或强制性的习俗上的分割会通过降低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使差异得以维持。

6.专门化。人们可能有至少部分抵制社会影响的利益。这种抵制已经被作为对于一个个体存在持久性影响的因素模型化(Friedkin and Johnsen,1990;Marsden and Friedkin,1993)。

7.改变环境或技术。当环境持续地变化,人们的反应也可能持续变化。如果环境的变化比人们所能够反应的要快速,那么当不同的人和团体因为对于他们变化环境的反应而以不同的方式变化的时候,差异可能就持久存在了。

尽管存在这么多的关于差异维持性的机制,但是它们都没有考虑到人类交流的根本准则:“想法的交换大多数是发生在那些在某些特征上近似的个体中间,特别是有共同信仰、教育、社会地位和爱好这些社会特征。”(Rogers,1983,p.274;也可以参见Homans,1950)。这里提供的社会影响模型把这个根本准则抽象为“交流在类似的人群中最有效”。也就是说,一个给定的文化特征从一个个体或者群体传递到另一个的可能性,取决于他们拥有多少共同的其他特征。相似性导致相互影响,相互影响导致更多的相似性。基于下面将要探讨到的原因,这个过程并不必要导致完全的集中。的确,关于这个模型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能产生或多或少的显著的文化差异区是取决于文化可能性的范围、相互影响的范围和地理版图的规模。

我们的模型提供了探讨社会影响的动态过程的一种新方法。这个模型不是打算要预测任何特殊的历史事件。相反,它力图显示,在一些简单假设基础上,人们是如何被周围的人们所影响的。

合作 / 竞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