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共情对信念的定义

2020年6月20日  来源:共情的力量 作者:(美)亚瑟·乔拉米卡利;凯瑟琳·柯茜 提供人:yanjia82......

共情所激发出的信念会坚信人们心中基本的善良。信念会让你有信心,如果你努力了,就会看到结果。然而,共情产生的信念也根植于怀疑。让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明显的矛盾。

我对下面这些现象深信不疑:

● 人际关系是有疗愈效果的。

● 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能在有关爱的关系中得到培养。

● 共情能减少压力、减轻焦虑、提高自我觉察、强化乐观态度、解决冲突和产生亲密。

我对这些现象(我会称作事实)的信念来自我的体验——我是从多年来跟很多人的互动中“获得”了这些信念。但是,我不能要求你盲目地相信这些现象都是真的。我只能通过我的信念来鼓励你,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出共情,然后去观察它会如何影响你的关系。如果你看到共情是有用的,那你也会“获得”你的信念。

起源于共情的信念是实事求是的,而怀疑就是它的坚实基础。起始于怀疑——包括好奇、想象、问出问题、争论答案——你就踏上了通往信念的道路。怀疑就是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都没有提出问题,怎么可能得到答案呢?

怀疑是探索式思维的标志。心存怀疑的人会说:“把那个解释给我听。帮我理解这个问题。不要只是告诉我答案——展示给我看。”展示给我看,而不是告诉我答案——这是所有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规矩。在心理治疗中,我很鼓励怀疑。我希望能在我的病人身上灌输一种质疑的态度,这种态度会说:“展示给我看看。我不是说不信,但我也不会把你说的所有事情都当作绝对真理。”怀疑来自自信,而自信是坚定信念的一个基本成分。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你又怎么能发展出对诸如共情、希望、感恩和宽恕这种无形现实的坚定信念呢?

怀疑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它对事情感到迷惑,就开始琢磨,翻来覆去地看,摇一摇、晃一晃。怀疑是一种信号,表示你在寻找你自己的道路,你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观点只是因为他人告诉你事情就是这样的。只有在你怀疑的时候,才能找到真正的信念——不只是相信一些原则或教条(“要么做这件事,要么做其他的事”“吃了这个药你会感觉好一些”“听我的,就按我说的做”),而是相信你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才得来的信念。你愿意走过怀疑这条路,是为了有一天能抵达信念的乐园,你知道只有通过这个旅程,你才能相信自己所发现的都是真实的信念。

信念总是出现在黑暗之中,出现在我们感到迷失和害怕,感到对自己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都不确定之时。当我们似乎失去了所有去相信的理由时,我们最需要信念。在《忏悔录》(A Confession )中,19世纪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描写了他跟抑郁的斗争,抑郁几乎熄灭了他生命中的意义和目的。

我觉得我的生命一直所依靠的东西在我的体内崩塌了,没有什么可以让我坚持下去的了……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害怕生活;我被驱赶着要离开生活;尽管这样,我还是对生活抱有希望。

托尔斯泰的信念危机给他带来了两年的痛苦折磨。初春的一天,当他独自在树林里散步时,他突然感觉到活下去的意愿复活了。他把这称为信念。

信念是生命的含义,是人们因为它而不会自我毁灭、继续活下去的含义。这是我们借以存活的力量。如果人类不相信自己必须为了什么东西而活下去,那他就不会活着了。

托尔斯泰的信念从何而来?他的信念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他说自己的信念并不是一个新的发现。“奇怪的是,”他写道,“找回来的这些能量完全都不是新的。它就是我少年时代对信念的力量——相信我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变得更好。”从他的过去中复活过来的那个简单事实,让托尔斯泰找到了他生活的任务——“变得更好”。

我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要有信念,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信念也能很好地为我们服务。当我们犯错时,我们坚信以后自己会尽量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当我们的子女争吵时,我们坚信第二天他们还会彼此相爱;当我们跟朋友争论时,我们坚信我们的关系可以承受这种争论;当我们深爱的人死去时,我们坚信他们的爱会陪伴我们一生。向前看,我们坚信,我们给予孩子的共情会永远传递下去,他们会传递给他们的孩子,再传递给他们孩子的孩子。

共情 / 信念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