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3步: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2020年6月19日  来源:共情的力量 作者:(美)亚瑟·乔拉米卡利;凯瑟琳·柯茜 提供人:yanjia82......

第3步: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快速下决定和匆忙做评判可不是共情表达素材库中的内容。比如,关于戈登,我对他的想法、情绪和过去的经历都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我本可以直接给他的情绪做个两三句话的概括,然后用剩下的会谈时间来讨论我的那些关于他的想法和感受的理论依据。

从过去的经验中,我知道戈登是个急脾气,总是通过愤怒来跟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是一种可以用来描述他行为的通用理论,我们一起“工作”的这一年的多次互动都支持了这个理论。所以,我本可以说:“戈登,我相信您对我很愤怒,是因为您觉得受到了我的威胁。”或者是:“您想打败我是因为我让您想起了您父亲,他总是小看您,贬低您。”

这些说法本质上也就是“您要长大,要克服困难”的论调,是“您缺乏安全感”“您被吓到了”或者“您嫉妒了”这类贬义评价的稍加改良版本。这类评价给我们的行为贴上了标签,但这跟共情式的表述截然不同。因为,共情是想要为行为提供一个更深层的理解方式。

“您要长大,要克服困难”的论调还倾向于认为行为都是一成不变的,而共情却能把想法和感受关联到特定的事件上。有一次我跟戈登说:“我注意到您说起工作会议的时候好像挺激动的,那个时候您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帮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发他情绪的特定事件上,通过回溯他反应的根源而不是尽说些厌恶自己的话(“我很蠢”“我没有竞争力”“我永远都不会像我父亲那样成功”),来给他一个扩展自我觉察的机会。当人们感到挫败的时候,容易看不到事件的特殊性,而认定事件具有普遍规律,进而导致自己做出不宽容或很苛刻的评判。

共情的力量还表现在只关注当下时刻的体验。共情能避免人们行为的倾向性,即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给行为做总结或分类。不管我对戈登的过去了解多少,我都无法确定他在当下这个时刻的想法和感受。同我们所有人一样,他也是一个不断改变、不断进化的人,而共情的表达总是会特别尊重每个人都会发生转变的天性。

当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说“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的时候,他也是在表达共情,意指“今天的你”已经跟“昨天的你”有所不同。我们能对他人造成的最大伤害之一就是认为他们的个性是固定不变的。 这样的话,我们就把生命的河流看成是一个与其他水源都割断开来的浅水池,它逐渐会变成一潭死水。当我们跟另一个人说“你总是这种反应”“这就是我,永远也改变不了了”或“我能像看一本书一样看透你”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往河水里扔满障碍物,阻挡了共情的自由流淌。如果这样做,我们不仅否认了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还阻碍了个人的转变。

每当我听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做,我已经见过上千次了”或者“我都不需要问你在想什么,我比你自己还了解你”时,我的内心都在颤抖。在这些话语里,我仿佛能看到一棵棵大树倾倒在共情之河中,阻挡了它的循环流动。虽然根据过去可以很好地预测未来,但共情会提醒我们:真正的生活是流动的,人们一直都在适应环境,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们都是能让步和弯腰的。

如果认定我们的存在方式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个性像石头一样固定,那我们相互之间的互动方式就是可以预测出来的,即完全是原有模式和固定回复的不断重复,鲜有可能去拓宽我们的视角、扩展我们的视野。如此受限定的世界——由理论来驾驭,由标签所表征,由预判来掌控——就像是一片干涸的河床,坚硬、干枯,远离其他水源和支流,这可与它原本强有力的样子大相径庭。

共情 / 理解 / 包容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