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想成为一个理智思考的人,建议你先掌握正确的逻辑表达公式

2020年2月8日  来源:慕妤说 作者: 提供人:zhuoying34......

这段时间,由于新型肺炎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关于这个病毒的种种说法。

就在香港那边,有一条发布在facebook上面的信息,指“内地将停止为香港日用品供货”,于是导致了连日来,多家商场超市出现抢购物资现象,市民大量购买纸巾、大米、方便面等。

你可能觉得很可笑。但这种把谣言当事实的行为,假如我们无法保持理智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除了有主观意见之外,还需要有客观的事实根据。这个两者的比例分配,可以是20%和80%的份额。

换言之,当你要表达个人的想法时,如果你希望这个想法让人信服,最好是80%的事实,加上20%的主观意见。

而很多谣言,往往只有观点的推测,却没有给出事实的根据。当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这种不可靠的观点上面,而忽略其背后的事实时,我们就很容易被遥远怂恿到自己做出傻事。

这种理智的思考,其背后就是关于逻辑表达方式构成的问题。

想成为一个理智思考的人,建议你先掌握正确的逻辑表达公式

两种错误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往往只喜欢说观点,从来不附上相应的事实去佐证。

如果这些“观点”是从专业人士的口中说出来,由于“权威效应”的心理作用,我们很容易就会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觉得专家说的都是对的。

专业人士当然有专业人士的能力,但并不能代表,他们所说的话就是完全正确。想要做到清晰思考,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获悉对方得出这个观点背后的论据,也就是可以提供出来的各种事实证据。

缺乏相应的事实证据支撑,你所表达的观点,根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例如你跟朋友说“对于这次疫情,我们普通人真的什么都做不了。”这是你的观点。

但你朋友可能反驳你:“怎么会什么都做不了呢?呆在家里,做好自我隔离防护,避免人群聚集,这就是我们普通人要做的事啊!”

听朋友这样说,又好像觉得这些做法确实也是一种应对办法。

但如果你说:“对于这次疫情,我们普通人真的什么都做不了。除了待在家里,做好自我防护,那里也不去之外,对于怎么对抗这个病毒,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你这样说,就既有个人观点,也有相应的事实。朋友听到你这么说,不仅不会反驳你,甚至还会认同你这个观点,觉得真的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只有观点而没有事实的表述,不仅很容易让别人无法正确理解到你表达的意思,造成误会,而且某种意义上,只是在说“有道理的废话”而已。

例如“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观点,是不是就是这样一种缺乏事实的表述形式呢?

如果你接受了这个观点,又没有深入了解其背后的事实根据,或者在对方没有给出相应的事实根据之前,就认同了这个观点,其结果就很容易出现各种误读,影响到自己。

想成为一个理智思考的人,建议你先掌握正确的逻辑表达公式

同样,只说事实,却没有给出观点的表达,也很容易让人搞不清你到底想说什么。例如你看新闻报道说:

“飞沫可以沉降在物体表面,或者通过粘有病毒的手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一些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这些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则可能存活数天,比如在温度20℃的环境,湿度40%到50%,研究表明,病毒可能会存活达到五天。”

这段话说了一连串的事实,你能否get到这段话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呢?

其实这段事实背后要表达的观点就是:“由于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所以常洗手非常重要。”

有了这个观点,而我们又有相应的事实去了解情况,所以这样的表达,是不是会给人很有说服力的感觉呢?

所以,20%的观点,结合80%的事实,才能够构成一个充满说服力的表达形式。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在发表意见时,不仅要尽量要求自己做到这样子,而听取别人的意见时,我们也要以此去分析对方的言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持理智、客观的独立思考能力。

想成为一个理智思考的人,建议你先掌握正确的逻辑表达公式

运用事实构建合理的论据

现在知道,有事实有观点的表达,才能够称之为“意见”。

因为80%的事实,可以让人了解到事物的本质,而20%的自我观点,则可以让人了解到你的想法。

这种表达结构,既给了他人一个与人深度沟通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给他人一个接受你想法的可能性。

或许你会疑问:为什么事实要占据这么多的份额呢?因为通常只有事实摆在了眼前,别人才会了解到你得出观点的根基。这样就会从中产出三种结果:

1,事实强而有力,别人只有认同,无法辩驳;

2,事实存在可被讨探讨的空间,形成交流态势;

3,事实与你的观点的论证关系,别人比你更好;

这三个结果,都指向一个问题:你给出的事实,作为你观点的论据,是否足够充分。

如果论据不充分,甚至没有明确论据就发表观点,你就会犯下“妄下结论”的逻辑谬误。这样的观点和结论,是经不起推敲的,破绽百出,无法让人信服。

曾经在日本麦肯锡企业任职多年的高杉尚孝教授说过:“做到符合逻辑,也就是有逻辑性,就能够增强说服力,从而让对方采取己方所期待的行为。”

想成为一个理智思考的人,建议你先掌握正确的逻辑表达公式

在提到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更有逻辑性地传达给他人时,他提到了三个要点:

第一,有明确的主张;

明确的主张是逻辑表达的大前提。如果你的主张含混模糊,就谈不上有逻辑性了。

试想一下,一个人连自己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观点都不明确,又如何构建符合逻辑的表达呢?

想要构建合理的表达,前提是你先清楚自己主张,要有一个表达目的。

第二,主张有论据;

所谓主张有论据,指的就是你要恰当给出能够支撑你主张的事实证据。

如果主张是既定的结果,论据可能就是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如果主张是一些诸如理想等的未实现的目标,论据可能就是达成该目标所要采取的手段。

此外,论据的实质内容有很多种,如“数据”、“事例”、“过往经验”、“研究证明”等。

第三:论据能够正确支持主张;

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令市内很多餐饮店、服装店暂时关闭,损失大量营业额。但同时由于人们无法出外进行消费,资金流动放慢,所以整体经济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这段话前面是事实证据,后面是观点,也就是主张,但前者是否有足够合理的论证关系,得出这个观点吗?很明显不能。

所以这段话,就会给人胡说八道的感觉。只有两者存在合理的逻辑论证关系,你说出来的话,才会让人感到信服。

想成为一个理智思考的人,建议你先掌握正确的逻辑表达公式

积累识别事实与否的思维方式

既然事实作为论据这么重要,这就会衍生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使用的某些材料,到底是事实,还是捏造出来的谎言呢?我们应该怎么识别?

有一个很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事实,会有足够的细节供我们参考,而且细节与细节之间,存在着合理且能够相互论证的关系。而谎言或者谣言,却会缺乏足够的细节,而且细节之间没有充足和合理的论证关系。

当我们面对一个信息,并不了解这个信息是事实还是谣言时,我们可以通过挖掘相关的细节,来进一步了解信息的全部内容。

只要获得的这些细节,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合理的论证,说明这个信息是不可靠,且不可信的。

这就要求,想要让自己说出来的话让人媳妇,我们也要懂得积累足够多的相关事实,用作印证我们观点的论据。

那该如何积累呢?有三个方法:

1,通过读书学会对信息加以筛选;

对于同一个主题,通常都会有不同的作者进行论述。

如果你能够通过阅读不同作者,针对同一主题所写的内容,然后进行对比,你就会发现不同作者之间对信息运用和描述的优缺点。

这种对信息的比较和筛选,可以让你更好地锻炼到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从而让你对于事实的选用,会有一个明前的增强作用。

阅读时,要始终带着“获取哪些信息”或“这些信息如何运用”的思考进行,这样会更有帮助。

2,多阅读某领域的专业类文章或杂志;

报纸杂志,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而且有时候报纸杂志上的信息,比起书籍会更浓缩,更凝练,更直观。

尤其如果你对某个领域的一些基本事实不了解,你可以针对性地阅读相关的报纸和杂志。好比你想了解一些商业发展上的事实,你就可以多看一些经济类的杂志,积累一些关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史、成长史等,这对于我们积累相关事实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当你对某个领域形成基本的认知架构,就算你无法记得所有的事实,至少你也懂得从哪里找到这些领域的事实资料。

3,从专业性网站查找获得;

检索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如果你缺少这种检索能力,你就无法从浩瀚的互联网海洋当中,找到你想知道的东西。

同时,具备检索能力,可以让你懂得去芜存菁,识别不实的信息,因为你懂得通过检索去印证这个信息的真伪。

当然,一般网站通常都会混杂很多虚假和无用的信息,这时我们只能从专业的网站上获取正确而真实的信息,就算这些网站的信息需要付费,也是值得的,毕竟可以让我们远离那些杂乱的资讯。

所以,想要得出一个好的观点,你就需要懂得积累有效的信息,以此作为论证的事实。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勤思考,多实践,消化这些信息据为己有,从而沉淀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有这样,有了这种深度思考的逻辑思维,你的表达能力才会变得厉害起来,说出来的话也会让人信服。

理由 / 表达 / 事实 / 观点 / 数据 / 论据 / 结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