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九章 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

2020年6月20日  来源:麦肯锡教我的逻辑思维 作者:高杉尚伊 提供人:自诩玫瑰的凋谢

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是一种严谨的推理方法。众所周知,无论一棵树的枝叶有多繁茂,当我们顺着它的每一根枝条向下追寻时,最后都会追寻到同一棵树干,这就是树的特点。麦肯锡逻辑树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可能影响事情发展的因素会有许多,它们就像树冠上的枝叶一样,将问题的根本原因遮盖住了。此时,我们可以先对问题本身进行一个界定,然后将问题的结构罗列出来,再将其中对问题影响不大的因素摘除,最后留下对问题影响最大的因素,也就是树的主干和连接在树上的枝干。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清晰地掌握整个问题的关键,找出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 逻辑树分析法的逻辑思维

逻辑树又称问题树、演绎树或分解树等,其表现方式为将一个问题以树的结构进行延伸,去设想可能与其有关的子问题,逐步进行扩展。在这一过程中,第一层的子问题与主问题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而下属的每一个子问题又都与其上一层子问题之间有着绝对的联系。根据这一方式,就可以将所有问题理清,避免对同一问题进行重复验证和分析,也可以避免一些不相干的问题对解决的过程产生干扰。

树的生长方式为先生出主干,然后从主干上分生出一些枝干,之后从每一个分生出的枝干上再分生出多个树枝。我们很难分得清每一根细小的树枝与其他细小的树枝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可以沿着它逐级寻找,越是向上,条理就会越清晰,逻辑关系也就越明朗。麦肯锡逻辑树的产生就是根据树的生长方式推理总结出的。

我们想从一个树冠找到哪些细树枝与哪一个粗树枝相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我们以一个树干为起点,去分辨哪些分枝与哪一根粗枝相连却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遵循这样的方法,先找出一个主要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得到与其有逻辑关系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就是逻辑树分析。

在解决问题时,逻辑思维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当逻辑思维以树形结构出现时,就将各自分开的逻辑思维综合到了一起。也就是说,逻辑树中的逻辑思维很丰富,逻辑树是逻辑思维综合运用的一种体现。

麦肯锡人通常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

首先,确认一个具体而单一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能过于笼统,比如“如何让企业发展”,也不可同时包含太多问题,比如“如何同时提升企业盈利并树立企业形象”。过于笼统的问题会令人难以找到切入点,以至于脑中需要大范围搜索可能起到关键因素的问题,工作量过大,影响逻辑思维的运作。我们去看一棵树时,先去看它的树干,然后选择其中一根分枝,再沿着这根分枝去摸索,最后就能发现属于这一分枝下的多个分枝,以及更多下属的细小分枝。逻辑树的作用便在于此。如果问题中包含多个问题,那么就需要先将问题中的多个问题区分开,各为一个问题,之后才能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其次,运用逻辑树对这个单一的问题进行分解。逻辑树的分解方式有许多种,主要取决于运用哪一种逻辑思维。我们会在后面具体提到三种麦肯锡人最常用的逻辑树:议题树、假设树和是否树。

每一根树枝上都能生出许多新的树枝,这些树枝有些对树冠的构成有着重要支撑作用,有些则没有那么重要的作用。当我们锯掉一棵树上的小树枝时,对树冠本身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当我们锯掉一棵树上的粗树枝时,就有可能令树失去半个树冠。所以说,在逻辑树中,辨别清楚每一根树枝的具体地位尤其关键。

我们知道树在生长过程中会生出许多分枝,最后密密麻麻生出满树的枝杈,让树冠变得茂密。逻辑树也是如此。由于每一次的分解都会产生许多小的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小问题都留下来,逐一解决的话,就会花费我们许多时间,而且很可能是不必要的时间。其实,在这些小问题中,有一些是对主问题没有重要影响的,所以我们应当将这些小问题剔除,只留下可能对主问题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也就是之前我们提到过的关键驱动点。

麦肯锡人的原则是,将主要精力用于发现关键驱动点和解决关键驱动点上。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确定每一个问题的关键驱动点后,我们就可以将它们排列整齐,并根据每一个点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对于麦肯锡人来说,这是他们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当思维存在于他们脑中时,那只是他们自己的思维,而当他们将思维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工作计划后,思维就成了工具,用来指导工作的进行。

通常麦肯锡的工作都是由团队共同进行的,执行计划制订完毕后,麦肯锡的团队们就会开始正式的工作。在麦肯锡,团队的智慧是强大的。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展开头脑风暴,针对每一个关键驱动点提出建议,最后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麦肯锡人会根据关键驱动点进行分析和调查,确定这一关键驱动点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它更适合用何种方式解决。他们不相信直觉,调查的结果才是最真实的证据。当结果得到了,论证也就建立起来了。最后,麦肯锡人会将整个工作的过程进行陈述,让团队其他成员都知道这个工作的进展程序,以及是如何进展的。

在进行逻辑树分析时,我们会用到比较逻辑思维,对相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直接的联系,并决定是否将它们放在逻辑树的同一层中。我们也会用到分析逻辑思维,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下一层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以多个小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这些小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数量多,并且相互没有明显的关联,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团混乱,需要将精力化成多份去对它们逐个击破。如果我们同时处理多个属于不同大问题下的小问题,这样的处理效率必然非常慢。运用逻辑树分析法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因为逻辑树分析法可以让我们明确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知道哪些问题属于哪个范围。

在麦肯锡公司,逻辑树分析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只要有客户向他们咨询问题,他们不会马上进行分析和处理,而是会将客户给出的资料按照逻辑树分析法进行筛选,层层细化。他们需要先确定客户面临的问题是一个还是多个,如果是多个,那么就需要先将它们分开。如果是一个,那么就可以将这一个问题作为逻辑树的树干,然后进行分枝的构建。

在应用逻辑树分析法时,最主要的还是逻辑结构的清晰。在逻辑树中,每一根树枝都与它所属的上一级树枝之间有必然且唯一的联系。否则逻辑树就没有办法构成。通过不断为树干添加树枝,逻辑树就这样建起来了。

首先,要对资料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确定哪些要素是基础要素,哪些要素是辅助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是所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比如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奖罚制度的实施就是上下级关系,需要先有企业制度的完善,之后才有奖罚制度的实施。再比如在员工管理方面,提升员工待遇与规范员工行为就是并列关系,它们都属于员工管理的下一级。

其次,当确定了两个要素之间的级别关系后,还要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是怎样的逻辑,是否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产品质量不过硬必然导致产品销量不好,但产品的销量不好不完全取决于产品质量,产品的宣传也是一方面,产品的创新也会对销量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企业形象也会影响产品的销量。所以,在对产品销量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将产品质量、产品宣传和企业形象都作为它的下一级,但是不能只将产品质量作为产品销量的下一级,而将其他两项单独列出来,放在与产品销量同一级上。

逻辑树分析法是麦肯锡人经过多年的工作经历总结出的一个逻辑分析方法,无论多大的问题,只要用逻辑树的形式将它们进行分析,就能得出最终想要的结果。逻辑树分析法是麦肯锡人的一项基本技能,他们用这一分析法解决了许多高难度的方案,提高了工作效率。

逻辑思维 / 逻辑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