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办事总是拖沓?其实是大脑作祟!“多巴胺控制法”帮你从根本改变

2020年2月16日  来源:青日一馬 作者: 提供人:caifan36......

大脑的“恶习”颇多,罪孽深重

说起大脑,人们可能认为大脑是勤奋、智慧的结晶体,是人类身上最精明的器官。

事实上,真相是令人大跌眼镜的。

日本著名脑神经科学家菅原道仁,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人们一直过高的评价了大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脑天生懒惰、喜欢随大流,且经不住诱惑。”--菅原道仁

在职场中,我们很容易的能发现,很多缺乏干劲的人即使被委托了重要工作,也会尽量不动脑子,划水式的完成任务。

哪怕手头有公司派出的大型项目,他们也会浑浑噩噩,抱着过关就行的心态工作,尽量不去深入思考项目的相关内容。

“越轻松越好”,这其实不是你的心态,而是大脑在偷懒!

办事总是拖沓?其实是大脑作祟!“多巴胺控制法”帮你从根本改变

大脑很偏爱固定的自动化处理模式,总是倾向于避开挑战或者未知事物,绝不想错过每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而勤奋优秀的人,就在于能克服大脑的固化思维,勇于挑战。

是否掌握让大脑高效运作的方法,变成了人生成败的“分水岭”。

能否成绩好,能否成功,能否受人欢迎等。

人类在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大脑,可以说控制大脑,才能控制人生。

最近在《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我找到了一份详尽改变大脑坏习惯的行动指南。

这本书由大脑懒惰的根源问题入手,阐述了如何运用“多巴胺控制法”训练大脑,开发自身潜力。

《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的作者菅原道仁,是日本著名脑神经科学家,有长达20年的诊疗经验,因通俗易懂的大脑结构和功能讲解而广受好评。

主要著作有《浪费钱的习惯可以戒掉》《有本事的人,九成九都爱操烦》《保持健康直到生命终点的5个习惯》等等。

办事总是拖沓?其实是大脑作祟!“多巴胺控制法”帮你从根本改变

下面,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学习一下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懒惰”的大脑。

首先,大脑到底为何“懒惰”?

这想必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在书中,作者菅原道仁详尽给出了大脑“懒惰”的缘由。

我们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一起来看看。

大脑为什么喜欢格式化的工作流程?

原因之一就在于大脑的“高能耗”。研究表明,成年人的大脑约重1.4kg,只占了体重的2%。

但在能耗方面,大脑一天竟能消耗身体所需20%的能量!一个人5/1的能量,都提供给了仅占地50/1的大脑。

除了大脑以外,再无需要如此高能量的器官。由于耗能过高,大脑当然愿意时常保持“省电模式”了。

对于生物而言,最希望避免的就是“消耗能量的状态”。

就像万兽之王--狮子,看起来凶猛无比,其实它除了狩猎时间,80%的时候都是在睡觉。

“如果到处活动浪费能量,遭遇天敌袭击时,便会落于下风。”——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赫伯特·詹宁斯

同理,人类的大脑也希望储存更多的能量。正如冬眠的熊,冬眠钻入地洞的蛇一样,为了顺利度过粮食匮乏的日子,平日里就喜欢储存能量。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大脑保持“懒惰”,事实上也是一种良好的自我保护手段。

而从心理学方面看,假设我们面对“失去一万元”和“获奖得到一万元”两种情况。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前一种是更令人心痛的,获奖的快乐都远远不能超过痛失一万元的打击。

这种失去的痛苦要超过快乐的心理,在经济学上称之为“展望理论”。

人类普遍倾向于,相比于获得,更不愿自己吃亏。

哪怕在获利的时候,往往最优先考虑的是,能不能真正搞到手;在利益亏损的时候,便会优先考虑如何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

那么,我们要如何改变大脑的“懒惰”模式呢?

《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出了“多巴胺控制法”的概念: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不断强化大脑愉悦,产生学习兴趣,便是多巴胺控制法。

我们回想一下每次获得成就时的感觉,比如某一次获奖,听到自己的名字。那个时候,是不是会觉得大脑特别亢奋?心理激动和愉悦混杂着说不出话来?

其实每次成功的瞬间,我们会有这种巨大的愉悦感觉,便是大脑在大量分泌多巴胺。

《刻意练习》一书中便指出,各行各业的人只要不断进行练习,都会成为领域天才。

而勤奋和不断练习,靠的都是大脑多巴胺的持续分泌。由于不停地感受到愉悦感,大脑便会着魔一样,不停地分泌多巴胺。

如何运用“多巴胺控制法”,让我们的大脑一直干劲十足呢?书中提出了多巴胺循环的3个步骤:

多巴胺控制法以3个步骤为一个周期,通过不停地反复循环,让大脑将勤奋养成习惯。

这借鉴于PDCA循环的基础模型,Plan计划--Do执行--Check评价--Act改善,四个步骤为一个周期。

多巴胺控制法,便以三个步骤为1个周期,进行反复循环,更有利于培养习惯:

第1步:自我暗示

第2步:将大目标化为小目标

第3步:促进多巴胺分泌

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学习一下,多巴胺控制法的三个步骤。

多巴胺循环第1步:自我暗示

1、运用库埃疗法,加强心理暗示

著名的“库埃疗法”便是由一次心理暗示启发的。

19世纪时期,库埃原本在药店工作,一天,顾客来买药,但是店里的药品不足,只有失效药。

该顾客不顾库埃的阻止,必须要买到药。结果吃了失效药的两天后,顾客来感激库埃当初卖给他的药,因为自己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著名心理暗示始祖库埃,由此便发现了心理暗示疗法的重大作用,深入研究便创造了“库埃”疗法。

“当你采取行动时,请告诉自己这很简单。如此一来,事情便会真的变简单了。”--库埃

2、安慰剂效应被科学证明

无独有偶,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毕彻博士,在《强大的安慰剂》一书中加以证明,书中明确指出:

“在术后镇痛、咳嗽、头痛等各种症状中,安慰剂的效应只对21%-58%的症状有效。”

办事总是拖沓?其实是大脑作祟!“多巴胺控制法”帮你从根本改变

3、在放松时刻,重复进行暗示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强大效应。

以后我们在完成高难度的任务时,便可以大声在心理暗示自己:“我一定能做到,这个任务很简单。”

不断的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真的会变更好。

而在放松时刻,比如睡觉前,起床后,大声地在心理进行暗示,约重复20次,效果会加强一倍。

根据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越是放松,越能够渗透语言。”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大脑偷懒的时候,是因为喜欢固化模式,我们只有不断暗示自己,改变大脑的思维,才能迈出第一步。

多巴胺循环第2步:将大目标化为小目标

1、避免“短视思维”,减少心理压力

“具有拖延倾向的人,难以理解和判断自己的行为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英国西华教授,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指出。

当人们认识到未来十分抽象,与自己毫无干系的时候,其实就是大脑陷入了“短视思维”。

只能看到当下的事,看不到长远发展。

由于对未来没有认同感,人们便会过分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从而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

简单来说,当人们被消极情绪所支配,就会陷入极度不安、焦虑的状态,大脑便会更轻易的进入“偷懒模式”。

2、减少工作压力,进入“非注意盲视”状态

为了避免人们被消极情绪支配,我们需要减少大脑的负担。在集中注意力同时干很多事情的时候,大脑便会疲倦消耗比平时更多的能量。

作者菅原道仁明确的指出,不建议大家“边听歌边工作”,“边看视频,便学习”。

大脑只喜欢处理单项任务,越多次处理多重任务,就会造成压力过大。导致人很容易患上痴呆症,或者过劳死。

而处理单项任务,还有利于专注。“非注意盲视”状态,便是指人一旦专注于某项任务,便不容易察觉到其他刺激。

心理学曾经有个著名实验叫“看不见的大猩猩”。

参与者需要在视频中寻找出穿白衣服的球员,而视频中有个打扮成大猩猩的工作人员在镜头前面不停地做动作。

视频结束后,大部分人竟然未曾发觉大猩猩的出现。

可见,在进入专注状态后的大脑,会忽视外界妨碍事物,更加事半功倍哦。

3、多层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由此看来,为了控制多巴胺的分泌,我们应该将大目标不断分解成小目标,去逐一实现。

神经心理学家朱迪?威利斯建议道:“设定阶段性小目标,更有利于成功的实现。”

目标越大,达成目标的时间便多,“望眼欲穿”的心态,很容易让懒惰的大脑,产生放弃的念头。

并非一次性挑战大目标,将其细分为阶段性小目标,这样每次成功,都会持续品味成功的喜悦,不断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

多巴胺循环第3步:促进多巴胺分泌

办事总是拖沓?其实是大脑作祟!“多巴胺控制法”帮你从根本改变

1、设置不同奖励“去习惯化”,不断刺激大脑

人类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不例外。人会对行为本身产生厌倦感,对于奖励本身也会产生厌倦感。

如果总是相同的奖励,甚至缺少奖励,大脑就会一下子失去兴趣。

脑科学家中野副教授指出,人们“习惯”后的行为,便称之为“习惯化”。然而当人们的习惯被打破,有新的刺激出现时,便是“去习惯化”的过程。

向大脑不断地展示“感兴趣的对象”,比如完成任务后,每次给自己的奖励不要在短时间内重复,大脑就会一直保持兴奋状态,持续分泌多巴胺。

2、“游戏化”,防止大脑“公式化”

所谓“游戏化”,便是将“游戏”融入工作中去,更加调动个人积极性,让枯燥的学习和工作变得有趣,以此来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

“游戏化”工作,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保持主动完成工作的“乐观心态”,即使失败也不气馁。

其次,在团队中与伙伴相互认同建立信任,营造良好氛围。

最后,为自己绘制未来的美好蓝图,融入其中,不断激励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多巴胺水平

不仅学会上述方法,日常的琐碎时间,我们也要利用起来。

享受运动;偶尔进行五分钟的冥想;专注于自己的兴趣领域;听些舒缓的音乐放松;寻找新乐趣;不断挑战新事物。

相信掌握这三种方法,坚持每天循环,我们的大脑便会从“懒惰”的牢笼里挣扎出来,不断带领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我们讲到了大脑“懒惰”对人类的危害。

接着我们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了解到大脑“懒惰”的原因,最后我们详细介绍了“多巴胺控制法”的三个步骤:

第1步:自我暗示

第2步:将大目标化为小目标

第3步:促进多巴胺分泌

懒惰 / 大脑 / 暗示 / 分解 / 多巴胺 / 游戏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