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找到吸烟流行潮的薄弱点

2018年6月9日  来源:引爆点 作者:马尔科姆·格拉锥威尔 提供人:abc9998......
摘要:吸烟与精神障碍联系密切的原因,使人易被吸烟感染的因素——如自卑、不健康和不幸的家庭生活——也同样会引起抑郁症。尼古丁对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的神经传递素——多巴胺和降肾上腺素的不足发挥了补偿作用。即这些郁郁寡欢的烟民实际上是把烟草当做一种廉价替代物,用来治疗他们的抑郁情绪,并促进大脑分泌出能使他们行为正常的化学物质。如果你能把吸烟者的抑郁症治好,就能很容易改掉他们的吸烟习惯,如药物“金伴”(Zyban)的开发使用。

找到吸烟流行潮的薄弱点

如果说挫败推销员的企图,即干预青春期少年的内心世界,并不是制止吸烟的一项特别有效的途径,那么从附着性入手会怎样呢?此时寻找的引爆点完全不同。我在上文提到过,我们认为有些人第一次吸烟后就不再吸烟而有些人终身上瘾的原因之一是,人类对尼古丁的内在承受能力差别很大。最好的方法是,我们让烟瘾大的人服一片药,药能使他们对尼古丁的承受力下降,比如降到奇普斯的水平。那么我们就能驱除吸烟的附着性了,不幸的是我们还没有发明出这样的药片,却已经发现了尼古丁贴片( nicotinepatch,又译戒烟貼。-译者注),它能缓慢均衡地释放出尼古丁,这样吸烟者不必非得承受吸烟的危险就能满足自己的烟瘾。这一抗瘾方法已帮助了上百万烟民,但很明显,这种尼古丁贴片并不尽如人意。瘾君子觉得最过瘾的方式莫过于一种称为“撞击”(hit)的方式,即大剂量快速释放尼古丁,使感官得到极大刺激的方式。海洛因上瘾者并不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缓慢摄入海洛因,他们通常一天注射两到四次,每次都注入大剂量。吸烟者的情况也是这样,只不过症状比较轻。他们从一支烟中得到一次刺激,然后间断一下,再寻找下一次刺激。而尼古丁贴片是在一天中缓慢均衡地释放毒量,这种摄人尼古丁的方式一点儿也不刺激。看起来,尼古丁贴片在抗烟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与“速瘦”(SlimFast,以减肥替食奶昔而闻名的减肥品生产公司,为联合利华收购。一译者注)减肥奶昔对减肥所起的作用一样,都称不上是引爆点。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我认为还有两种方法可行。第一种方法源于吸烟与情绪抑郁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是在最近才被发现的。1986年,一项对明尼苏达州接受心理门诊病人的调査表明:他们中有一半的人吸烟,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全美平均水平。两年后,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格拉斯曼在他的一项与此完全无关的研究中发现,他所研究过的烟瘾比较重的人群中,60%曾有过严重抑郁病史。随后,他对3200名随机选出的成年人进行了专门调査,调查结果刊登在1990年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由美国医学会(AmericanMcdicalAssociation)主办的一种综合性临床医学杂志,创刊于1883年,每月出版4期,美国医学会为世界三大医学会之一。——译者注)。研究表明,那些曾在某段时间内被诊断患有严重精神失常的人群中,有74%曾吸过烟,14%已戒了烟,在那些从未被诊断有精神疾患的人当中,有53%曾吸过烟,31%已戒了烟。随着精神问题的加重,它与吸烟的联系就越紧密。约有80%的酒鬼吸烟,接近9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

在一项调查中,一组英国精神病学家把一组12-15岁、精神和行为上有障碍的孩子与另一组身心健康的同龄孩子的吸烟行为进行了对比,结果令人震惊。不正常的孩子中有一半每周至少21支烟,尽管他们小小年纪,而正常孩子的这一比例只有10%,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也就是说,由于总吸烟率的下降,吸烟习惯只集中在那些有身心障碍和处于边缘的社会成员身上。

许多理论解释了吸烟与精神障碍联系密切的原因。第一种理论认为,使人易被吸烟感染的因素——如自卑、不健康和不幸的家庭生活——也同样会引起抑郁症。而更令人信服的是,初步证据表明,这两个问题也许具有相同的基因根源。例如,抑郁被认为是因为或至少部分因为某些重要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出了问题,尤其是复合胺、多巴胺和降肾上腺素这些神经传递素的分泌出了故障。这些化学物质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而且还影响人们自信、优越感和愉快感的产生。像“郁乐复”(Zoloft,又名盐酸舍曲林,辉瑞公司生产的治疗抑郁症的药。一译者注)和“百忧解”(Prozac,知名抗抑郁药。一译者注)这类药物之所以有疗效,是因为它们能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复合胺,以此来弥补抑郁症患者缺少的复合胺。尼古丁似乎对其他两种主要的神经传递素多巴胺和降肾上腺素的不足发挥了同样的补偿作用。简言之,这些郁郁寡欢的烟民实际上是把烟草当做一种廉价替代物,用来治疗他们的抑郁情绪,并促进大脑分泌出能使他们行为正常的化学物质。疗效如此显著,以至于当有精神病史的烟民一旦戒烟,又面临着抑郁症复发的极大危险。这形成了一种复仇性附着力,一方面,吸烟者因对尼古丁有依赖性而难以戒烟;但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离开了尼古丁,又有患上神经衰弱的危险。

这是个严峻的事实,但它也说明烟草具有其致命的脆弱之处,如果你能把吸烟者的抑郁症治好,就能很容易改掉他们的吸烟习惯。显然,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们在今天葛兰素威康(GlaxoWellcome,英国知名制药企业,財富500强企业.——译者注)的前身对一种新型抗抑郁镇静剂进行了试验,试验范围遍及全国,这种新药叫“布普平”(bupropion,又称丁胺苯内S,是一种胺基酮,为多巴胺再摄取阻滞剂,抗抑郁症药。——译者注)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他们开始从试验范围内听到如下有关吸烟情况的汇报。“我开始听到病人说‘我不再想吸烟了’,或是‘我比以前抽得少了’,或是‘烟抽起来不再像以前那么有味了’这一类的话。”制药公司的心理分部负责人安德鲁-约翰斯顿说道,“大家可以想象,处在我这个职位上的人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汇报,所以我并没太在意这些汇报。但我却不断地听到这类汇报,这使我感到实在不同寻常。此事发生在1986年,当时人们对抑都症与吸烟之间的联系还知之甚少,因此,制药公司起初也感到困惑。但他们迅速发现,布普平正起着尼古丁替代品的作用。约翰斯顿解释说:“尼古丁释放出的多巴胺会进入大脑皮层,这里是大脑的快乐中枢。人们认为这里负责产生人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这正是吸烟给人带来快感的地方,也是戒烟困难的原因之一。尼古丁还增加了降肾上腺素的分泌,因此,当你一旦戒烟,降肾上腺素的供应就会不足,你就会感到焦虑、烦躁。”布普平具有双重功效,一方面它增加了多巴胺的数量,因此,吸烟者不想再吸烟;另一方面,它代替了一部分降肾上腺素,因此,吸烟者不会有焦虑之类症状出现。

葛兰素威康在重度吸烟者(每天烟量超过15支)身上试验了一种药物,结果发现药效显著。如今该药名叫“金伴”(Zyban),在市场上有售。研究表明,在接受过戒烟课程和服用过镇静剂的人当中,有23%的烟民4周后戒了烟,在接受过戒烟课程和使用过尼古丁贴片的人当中,有36%的人4周后戒了烟,而服用过金伴的烟民中,有49%的人4周后能戒烟,而使用过金伴和尼古丁贴片的重度吸烟者中,有58%的人在一个月后戒了烟。有趣的是,郁乐复和百忧解这两种复合胺类药物似乎无助于戒烟。也就是说,服用上述两种药物并不能振奋情绪I要像尼古丁一样起到振作情绪的作用,只有金伴能做到。

这并不是说该药就完美无缺,在所有戒烟方法中,它对烟瘾最大者的疗效最小。但这种药的初步成功已证明,我们有可能找到解决吸烟问题的附着性引爆点:即在逐步征服抑郁症的过程中,能找到烟瘾形成的薄弱点。

我们回头重新审视一下青少年开始吸烟的情形,就会发现附着性问题中另一个潜在的引爆点。青少年最初吸烟时,他们都是奇普斯,他们只是偶尔吸烟,他们中的许多人很快,并且从此不再吸烟。一些人在之后的许多年里,仍然是奇普斯式的间或吸烟,并未上瘾。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最后成为定期吸烟者。而在这段时间内,耐人寻味的是,青少年从偶尔吸烟发展到定期吸烟大概花了3年时间,差不多是在他们15岁到18岁之间,而且在未来的5年到7年间,他们的吸烟习惯逐步加深。当一名髙中生定期吸烟时,他(或她)不会一天抽一包烟,位于旧金山市的加州大学烟瘾研究专家尼尔-本诺维茨说:“等他们到了二十几岁的时刻,就会达到每天一包烟的程度。”

因此,对尼古丁的依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大多数人对烟上瘾需要时间,15岁开始吸烟的青少年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会上瘾。我们还有大约3年的时间来阻止他们。更有趣的一点是,该事实表明,对尼古丁上瘾不是一个线性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来界定上瘾与否。所以我们不能说,如果你一天要抽1支烟,就说明你有点上癥;而你一天要抽两支烟,就说明你的烟瘾大了一点,而你一天要抽10支烟,就说明你的烟瘾是一天抽1支烟时的10倍。相反,它暗示我们,上瘾也有其引爆点。这个引爆点就像一个门槛,如果你的烟量低于特定数目,就说明你根本没上瘾;而只要超过了那个神奇的数目,你就会突然间上瘾。这使我们对奇普斯的含义有了更加完整的解释,他们是从未越过烟瘾门槛的烟民。而另一方面,那些顽固不化的烟民是在某一刻越过这道门槛的人。

什么是烟瘾门槛呢?当然,谁也不会相信大家的门槛都一样髙。但本诺维茨和杰克-亨宁菲尔德——他们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尼古丁专家——已做出了一些科学的推测。他们指出,奇普斯能一天抽5支烟而不上瘾。这意味着5支烟中的尼古丁含量约等于4到6毫克,很可能接近烟瘾门槛的数量。因此,亨宁菲尔德与本诺维茨建议,要求烟草公司把尼古丁的含量降到即使是烟瘾最大者(如一天要吸30支烟的人)在24小时内的摄入量都不超过5毫克。他们在著名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中论述道:“尼古丁的含量应控制在能阻止或限制大多数青年人上瘾的范围内,同时又能保证香烟的味道和它刺激感官的作用。”换句话说,青少年虽然会继续因为各种理由而尝试吸烟,比如,因为吸烟具有传染性,因为前卫的青少年都在吸烟,因为他们想要和别人一样,但由于尼古丁的含量已降到了烟瘾门槛之下,所以吸烟不再会使人上瘾。与其说吸烟像流感,倒不如说它更像普通的伤风: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这两个附着力因素有个正确的认识。禁烟运动目前致力于提髙香烟价格、减少香烟广告、在广播和电视上宣传公共健康、减少未成年人获得香烟的途径、对学生灌输烟草有害的概念等方面的工作,但在此期间,这场看上去浩大、雄心勃勃的综合运动却宣告无效,因为青少年吸烟的人数急剧增加。尽管我们努力不懈地致力于改变大众对烟草的态度,但我们并未触及最需要改变观念的群体。我们一直致力于如何消除吸烟推销员的影响力,但这些推销员的影响却显得越来越坚不可摧。简言之,我们竟相信自己应该一口气解决整个问题,而事实上,我们根本就做不到。我们只需要找到具有附着性的引爆点,而且这些引爆点应该是抑郁症和尼古丁门檻的连接点。

吸烟 / 抑郁 / 多巴胺 / 降肾上腺素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abc999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