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能伤害你的,只有你自己

2019年5月24日  来源:有梦想的唐糖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原标题:你不知道的真相:能伤害你的,只有你自己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我曾经写过这么多"鸡毛",却发现我对自己家人的陪伴远远不够,耐心也远远不够。我妈在上周接我下课,送我上公交车的路上给我讲了一件小事,但是我还没来得及说两句,车就来了,我匆匆离开。我在我妈说完后,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不耐烦,这样的心态下,当然就更不可能有共情、倾听、陪伴、引领了。事实上,我在帮别人处理"鸡毛"的时候,有时候会持续数小时,在这期间,我需要保持高度的耐心和专注,时常提醒自己要考虑我的话在对方听到后是什么感受,能否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当对方执拗于自己的观点时,我同样需要尝试多种角度和办法,帮其实现认知的反转。但是这些耐心、智慧,在对待我妈时却消失了。我只是耐着性子听她讲完,然后冷冷的说出一句心理学的专业词汇,告诉她就是这么回事,自己想一下。当她有些激动地问我对方做的难道就没有问题吗?我依然冷静的回答:没有对错,放下评判。

我后来仔细想过我的行为,知道这源于我的"修炼"不够,在我意识水平高的时候,能要求自己尽量按照一个咨询师的标准做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却常常陷入无意识状态,露出还没修炼好的"狐狸尾巴"。

我的不耐烦源于深层次的愤怒——这同时也是亲人之间很难保持客观、中立的重要原因,我们常会对亲人抱有期待,并因期待落空而失望,进而产生愤怒和攻击。这个期待,往往是边界模糊的产物。也就是我们常常不能将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需要被尊重和理解的人,而是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希望对方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是自己希望的"完美的样子",这背后还有一种潜意识:"我是做不到的,但是我希望你能做到,因为如果你强大,那么我也就安全了",所以,当对方做不到自己期望的"理想状态"时,自己便会焦虑,恐惧,进而转化为一种对外攻击的愤怒,可以说,这仍然是一种巨婴心理,即把自己和对方置身于一种"共生关系"中。

所以,我们常常因为亲人的"不够完美"而愤怒,因为我们常把自己的希望嫁接到别人身上,分不清对方和自己的边界。

为别人写了那么多"鸡毛",今天我要为我妈写一篇,谈一谈她遇到的鸡毛。

我妈有一个同学A,几十年的朋友关系,虽然我从小到大都很不喜欢这个阿姨,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两家之间保持着很多年的来往和关系。A的丈夫因为脑出血瘫痪几年了,而在此之间,A的生活也算春风得意。我妈和我爸经常去看望A和她老公,前几天,因为我妈考虑到搬到较远的地方,不能经常来看A,所以又去看望了A。

A家里的厕所管道坏了,A和我妈聊天时,告诉我妈修这个管道之前修了一天也没修好,自己累得要死,她随口说了一句:现在真的是年龄大了,稍微干点什么就觉得累。于是我妈就接着这个话题说了下去,她说:我也有同感,我也觉得现在年龄大了之后,稍微干点什么就觉得累,想想咱们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甲地骑车到乙地,那么远也不觉得累。

A突然翻脸,说:你别给我提以前的事,我不想听以前,我现在只看以后,不看过去。如果你要是想回忆过去的话,那你就别说了。

我妈被猝不及防的噎了一个跟头,一时语塞,但是又有点生气,不过她还是忍了,解释了几句之后,还是坚持完成了这次探访。

她给我讲这件事的时候问我:我是太软弱了还是太想的开了,反正自己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但是还是过去了。

如果不站在咨询师的角度,而站在一个普通人,或者我妈女儿的角色,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和评判,来对A的这个行为加以评论:不懂事,不识好歹,少跟她来往。但是如果以咨询师的标准,可以尝试放下评判,以更中立的态度去看待这件鸡毛带来的启发。

你不知道的真相:能伤害你的,只有你自己



1、很多人之所以会烦恼,是因为将自己时刻置身于"对错"之中。

我们经常会听见这样的说法:ta这样对吗?哪有这样做的?!让大家评评理…..

所谓的评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于"对错"的裁决。

我们痛苦,基本上都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而错的对方,又因为他们的错,伤害到了我们,所以我们会因此而生气或者委屈….如果明明是对方错了,但ta却不知悔改,不纠正自己的错误,那我们则会更生气,甚至直接和ta断裂关系,不再往来。

对"对错"的执着,不仅表现在自己与别人的冲突之中,也表现在自己对自己的评判上。我们心目中都有一把尺子,不断的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了一件事,我是不是对的?我是不是又做错了…..

这种"对与错"的观念植根的越深,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就越多。而真相是,很多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也就是说,你站在什么位置,就会有什么态度。比如说当你在路上开车时,你可能会对行人有不满——不遵守交通规则,胡乱穿越,之所以会有不满,实际上是因为"行人"干扰了我开车。但是当你是行人时,又有可能对开车的人不满——路这么拥挤了还挤挤挤,拐弯的时候也不避让行人,你的不满,同样是因为"开车的人"干扰了我这个行人的行走…..

当你的角色和角度不同时,视角就会发生改变,之前所谓坚持的"对错"也就不是那么经得起推敲了。

事实上,除了一些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什么对错的,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错",往往是因为对方干扰了我们的行为,或者对方和我们的想法不一致,又或者是因为对方没有按照我们认为的标准做事。而事实上,我们的标准,是真的那么经得起推敲吗?是绝对的、毫无质疑的"正确"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就像A,如果你抱着"她错了,她不应该,她太不懂事了"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她,那么你一定会很愤怒,但是如果你尝试放下对错,以好奇的心理看看她为什么是这种反应?为什么在当时当下,会说出那样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最主要的是 ,你就不会那么愤怒或委屈了。

2、存在即合理

关于这部分内容,在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别急,除了断裂关系,你还有更好的选择中,我已经做过比较详尽的阐述。但是有必要反复说明,因为这一点实在是太重要了。

存在即合理。

每一个人的行为无论在你的价值评判的体系里多么不合理,甚至拿到社会常模的道德标准来看,多么不可理喻,但是在ta自己的系统里,都是合理的。

很难理解是吗?但是我们必须尝试理解。

一个人的行为、情绪、语言等等,所有的模式都可以简单粗暴的说,来自于过去的条件反射。可以这么说,我们今天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因为这是我们对自己条件反射系统的真实反应。

就像狗的条件反射实验一样,对狗来说,摇铃=食物=流口水。如果让这个狗听见铃声而不流口水,可能吗?答案是否定的。除非为实验中的狗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条件反射机制,否则在此之前,它仍然会一听见铃声就流口水。

人,也是一样。每个人之所以有现在的反应,源于ta自身之前的条件反射。所以,我们会说"每一个人的行为无论在你的价值评判的体系里多么不合理,甚至拿到社会常模的道德标准来看,多么不可理喻,但是在ta自己的系统里,都是合理的。"

合理,不意味着正确,但是既然合理,那就值得被看到,被尊重、被理解。

具体到这件事中,可能在我妈或者其他很多人的眼里,A的表现都是不恰当的,但是她之所以说出那样噎人的话,在她自己的系统中,是合理的。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当时的话题触发了她的某个"痛点",所以她因为"痛",而产生了攻击式的表达。这里面的"合理"之处在于,你可以把她的语言理解为她被碰疼了之后的哎呦喊疼,只不过她不是真的喊"我好疼",而是在这个核心表达外穿上了一层"衣服"—— 也就是她的那些语言。 "喊疼",是她自己在遇到"痛"的条件反射。

3、每个人都是在表达ta自己

这一条和上一条密切相关。每个人,无论ta使用了什么方式、什么语言,但是ta只是在表达ta自己而已。

在亲密关系里,家人想表达的终极目标是爱,但是可能会使用很多"错误"的方式,比如抱怨、挑剔、指责,但是在这些背后,其实ta的本意,是希望你变得更好,这个"变得更好"是出于爱。

在社会关系里,每个人的终极表达都是为了利益或诉求。无论ta使用了什么样的方式,ta只是为了正确到它的目标,也就是ta的利益或诉求,仅此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武志红曾经提过,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一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另一个则是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这两个领域里,各有各的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而亲密关系领域里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虽然很多人都把形式或方法弄错了,但是其本质却是爱或利益(诉求)。

每个人都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表达自己的诉求,ta是,你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所以如果能明白这一点,那就不会有什么太激烈的情绪了。就好像无论一个人穿什么衣服,你都知道ta里面是一具骨架,看懂了骨架,你就不会被ta外面穿什么衣服迷惑。

就好像A一样,虽然她的语言很难听,但是她只是在表达她自己的诉求:我不想提过去的事,(可能因为提到过去会让我不舒服,引发我的痛苦)。

这个诉求,就是她的"骨架",而那些攻击性的语言,则是外面的"衣服"。看懂了她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我们就不会那么愤怒或受伤了。

有了这一条做基础,才有了下一条。

4、我们之所以有情绪或者被伤害,是因为经常将对方的表现和自己联系到一起。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这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所以,我们会不自觉的在意别人,尤其是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的脸色、行为、语言,所以有的人可能会感慨:伤害我的,都是我最在乎的人。

然而,真相是,能伤害你的,只有你自己。

你之所以被伤害,第一,是因为很可能被那些"外衣"蒙蔽了,看不到对方的"骨架",第二,可能是因为你经常将对方的行为和自己联系到一起。

举个例子,朋友S自己抑郁情绪比较明显,经常心情烦躁,她在上班时曾和另一个同事共处一室,她因为自己心情烦躁,狠狠的摔了门。但随后后悔,觉得自己这种行为不妥,更认为同事会因此讨厌自己——因为她认为,屋里就两个人,同事肯定认为她摔门是摔给同事看的,从而对她心生反感,于是S又一次陷入纠结、自责、内耗当中不能自拔。

真相是,如果S的同事,将S摔门的行为解读为针对自己,那么他一定会生气。但如果S的同事没有把S摔门的行为和自己联系到一起,那么他就不会有任何反应。

S之所以会认为同事肯定会生气,是因为如果角色对调,她自己肯定会生气。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投射。我问S,你现在很清楚自己摔门不是因为同事,只是自己心里不痛快,那么反过来,如果同事摔门,是不是也有可能不是针对你,而就是因为自己心里不痛快呢?

S想了想说,是的。我又问她,如果你知道同事摔门跟你没有关系,只是自己心情不好,你还会因此而感觉生气吗?

当然不会。

人们之所以会经常把对方的行为举止和自己联系到一起,这也是因为自己的条件反射,同时,也是"自恋"的一种表现。

之所以说自恋,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里都希望自己是厉害的的、重要的的、受人注意的,所以会无意识的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当别人有一个行为时(摔门),会联系到自己身上。

而条件反射,则是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遭遇了非常多的"危险",我们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做错了就遭到很大的惩罚,所以我们很紧张,处于不自觉的防御状态,当对方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会根据条件反射提示自己,危险又来了,我们要准备保护自己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很容易将对方的行为和自己联系到一起。

在我妈这件事里,我妈肯定会说:她不是跟我说话是跟谁啊?屋里就我们两个人,而且她是接着我的话说的后面的话,所以,她肯定是针对我的啊。

真相是,她的同学说的话的确是针对我妈的上一句话引发的,但是,表达的却是她自己的情绪(提到过去受到了刺激),这个话不是针对我妈这个人的。

换句话说,同样的情境之下,如果当时那个回忆过去的人是我,是张三,是李四….我妈的同学都会做出相同的反应。

"事"与"人"拆分,我们就会知道,对方只是在ta的世界里表达ta自己,跟我们没有关系,是我们自己将对方的行为(语言)和自己联系到一起,才让我们有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我们刀枪不入,就没有人能伤害自己。

5、解读和归因

ABC理论我曾经多次提到过,简单说,就是我们的反应是基于我们对对方传导信号的解读。当S的同事将S摔门的行为解读为针对自己时,他会生气。当解读为"s可能心情不好",他就不会生气。

所以,我们的任何情绪,都来自于我们对事件或对方的解读。

解读的背后,是认知。

而认知的形成,是我们过去的经验

既然是经验,就一定带有主观性,换句话说,我们的经验并不一定是真实准确的。就好比说我们有一把尺子,但我们的尺子因为主观的感觉(经验)而会产生各种偏差,换句话说,我们手里拿的是一个刻度不准的尺子,但是我们浑然不知,会拿着这把尺子量这个,量那个,然后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个错误,指的就是"偏离真实"的解读。

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曾经说过: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生活真相的距离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治疗",这个治疗的意思,不是说我们是"神经病",而是说我们的人格都有未完善和修复的地方,我们的认知或多或少的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我们的"尺子"都需要矫正…..

而这一切,需要我们拉近与真相的距离,越靠近真相,我们的困扰,就会越少。

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情绪 / 感受 / 烦恼 / 对错 / 表达 / 解读 / 归因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