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二章 信誉透支与金融危机

2019年5月8日  来源: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 作者: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 提供人:taoquan44......

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被人研究过无数次了。很多研究报告被写成了书,重点关注公司和政府,比如J·P·摩根、高盛、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美国银行、美联储或者房利美和房地美。书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制度”是酿成危机的罪魁祸首。1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了金融新闻领域的繁荣。但是我们不打算像别的书一样用500多页的篇幅描述金融危机发生的细节,而是概要地讨论欺骗行为在金融危机中的主要作用。这种欺骗被称为“信誉透支”。

劣等或者变质的牛油果

如果我出售的牛油果以质优味美著称,我就有了欺骗你的机会。我可以卖给你劣等的牛油果,但是按照优等牛油果的价格要价。这样我就透支了自己的信誉,也利用信任欺骗了你。

类似的例子除了买牛油果还有很多,欺骗行为的存在是导致持续性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信誉透支损害了很多金融机构的信誉,尤其破坏了固定收益证券评级系统。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债券评级市场上的信誉是几乎花了一个世纪才建立起来的。公众们用这些评级作为评估违约率的参考。20世纪末、21世纪初,评级机构开始从事新的业务——它们不仅给债券评级,也为更复杂的新型金融衍生品评级。用此前打的比方来说,市场上有了很多新式牛油果。由于衍生品是新兴的,并且很复杂,投资者很难判断其评级的正确性。但是因为评级机构用过去的优等牛油果(原有的简单证券)赢得了信任,因此投资者没有理由不继续相信这些评级机构以及它们对新型复杂证券的评级。

但是牛油果的买家(证券投资者们)显然没有理解欺骗均衡。如果他们自身不能区分优等牛油果和劣等甚至变质的牛油果,那么新牛油果的生产者(新型金融证券的设计者)就没有动力去生产优等的新牛油果。生产者更可能以低成本生产劣等新牛油果(把违约率高的证券与复杂金融衍生品打包),并让信用评级机构为其评定AAA的信用等级,进而透支评级机构的信誉。实际上,资产抵押证券就发生了例子中的情况。

资产抵押证券出现的信誉透支情况正是我们预料到的欺骗均衡。在均衡情况下,优等牛油果的生产者将无法赢得竞争。他将不得不按照虚假评级的劣等牛油果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优等牛油果。如果生产优等牛油果的成本比劣等牛油果的成本高,优等牛油果的生产者就将开发果园的其他用途,以带来更多利润。优等牛油果生产者的果园可能被劣等牛油果生产者收购,或者干脆就破产了。经济学家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在1982年描述了欺骗均衡,并且提出了欺骗均衡使得劣等品生产者在自由竞争市场里普遍存在的观点。2比如金融危机前,劣质的金融产品被大量出售。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持续增长的被错误评级的新牛油果(被错误评级的新型衍生证券)能导致普遍的金融危机。答案很简单,大型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以及类似机构等都依赖于借贷。实际上,投资银行借贷总额对自身总资产的比重可能达到95%,这些资产包括新牛油果(复杂的抵押支持衍生品)。3但是后来当新牛油果被发现里面实际上臭不可闻的时候,它们的价值就会大幅下降。这样一来,很明显,这些金融机构的负债将超过其拥有的资产的价值。2008年(除秋季外,衍生抵押支持证券的价值下跌),从法兰克福、伦敦到纽约,甚至很小的雷克雅未克都出现了这种情况。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为美国和欧洲的“问题资产”提供了紧急贷款以及大量财政支持,以避免世界范围内金融系统崩溃和大萧条重现。4

利用信任来欺骗是这次金融泡沫和萧条出现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2008年的悲剧必然会发生,就像我们一旦在网络欺诈中被骗,就要承担由此而来的糟糕后果。

7个问题

我们接下来将细致探讨金融危机中的欺骗。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寻找下面7个问题的答案。

1. 首先,为什么投资银行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承销的正确评级的证券(牛油果)是令人信任的?

2. 为什么信用评级机构在当时对牛油果的评级是正确的?

3. 投资银行的动机是怎么改变的,以至于信誉不再是它们业务的根基?

4. 改变后的动机是如何传递到信用评级机构,并促使它们进行虚假评级的?

5. 为什么信誉透支能获利?

6. 为什么垃圾债(劣等牛油果)的买家会轻易上当?

7. 为什么金融系统在发现垃圾债的事实后会变得如此脆弱?

信誉透支 / 钓愚 / 操纵 / 欺骗 / 经济学 / 金融危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