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三个瓶颈——“缓存记忆区”的可使用容量变小——致使大脑运行瘫痪

一、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复杂性提高,致使“缓存记忆区”可使用容量变小

几百乃至上千年,对于人类的进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来说,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现代的信息社会,商品和信息的生产增加几万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上百倍,从过去的没有选择,到现在的选择性困难。这种情况在大脑中的直接表现就是,“缓存记忆区”中用于存储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的记忆信息显著增加,即“日常生活记忆缓存”和“日常工作记忆缓存”的占比显著增加,在“缓存记忆区”总容量不变的情况下, 而用于深度思考的存储相关背景记忆信息的“注意力记忆缓存”的容量却相对减小。

“缓存记忆区”可使用容量变小——即“注意力记忆缓存”的容量相对减小——可以导致两种结果。

二、“注意力记忆缓存”变小,解读新信息过程艰辛,造成“缓存记忆区”拒绝记忆信息的置换

“缓存记忆区”可使用容量变小,致使大脑的思维运行的深度、广度受到极大的限制,造成解读新信息时,解读的效果极为不理想,再加上这个过程的艰辛,这个努力而不讨好的尝试就变得可有可无。从效用的角度看,直接停止记忆信息的置换,固守原来的熟悉的记忆信息,遵守原有的认知习惯是一种最节约的方案。

此时,大脑每次对新信息的拒绝解读,都是对原有记忆信息的强化,并从“长期记忆区”检索出相关的支持性记忆信息,以巩固原有记忆信息的正确性。固执和思维惯性以及经验主义就是处于强势地位的记忆信息,直接拒绝被弱化和被置换的典型表现。校正固执和思维惯性最本质的方法是,强制大脑高密度接触与之相反的其它信息来替代原来的记忆信息,或者通过肉体的疲惫来抑制“缓存记忆区”原强地位的记忆信息的活跃性。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是,因为思维的惯性和固执己见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种损失的强烈刺激——对大脑固执和思维惯性的惩罚——最终引起彻底的反思,开始接纳新事物。

三、“注意力记忆缓存”变小,解读新信息不充分,造成大脑“思维碎片”过多,最终丧失独立的思维判断能力

与大脑拒绝记忆信息的置换不同,固执、思维惯性和认知僵化都是拒绝承认变化,拒绝承认自己对这种变化的力不从心,且极力掩盖自己与这种变化之间的差距。当我们恐惧被社会抛弃,恐惧被这个时代边缘化时,我们是想拥抱这个变化的,我们的意志力会强迫大脑接触大量的新信息。新的信息进入“缓存记忆区”,但又不能被“长期记忆区”中的背景记忆信息充分解读,这些新信息连同从“长期记忆区”中检索的貌似有关的零星记忆一起化作“记忆碎片”,漂浮在“缓存记忆区”,进一步挤占“缓存记忆区”的可用空间。

“缓存记忆区”可使用容量变小,解读信息不充分造成的“思维碎片”—— “记忆碎片”的增加,会使大脑的核心运行能力瘫痪。要知道,大脑思维运行时的各种尝试,对各种新信息的解读,以及各种选择性决定都是面向未来,以未来为导向的,都在于对未来的把控。

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我们要给未来留下一些可能性;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

上什么学,选什么专业,毕业后进入哪家公司,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越走越宽;

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结婚对象,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我们要彼此影响,共同生活;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而不那么说,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而不做那件事,都是希望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出现我们需要的某种结果。也就是,我们所有的学习、所有的思考都在于预测未来、把控未来,并在现在为未来创造条件、构建基础。

在大脑中为未来进行预判、预测,从而想象自己采取的行为,来推断是否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结果,这个过程因为只是在大脑中推演,只代表一种可能性,不会发生实际的错误、产生实际的损失,这种推演就是软试错,软试错是面向未来的一种计划能力,是基于这种计划的选择能力。而硬试错则对一种行为没有任何推演能力,只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实际的物质成本来测试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对未来推演的软试错能力是大脑的一种核心能力,当“缓存记忆区”可使用容量变小、“思维碎片”增加时,大脑的这种核心运行能力将会瘫痪,有些人将会彻底损失这种能力。因为这种能力需要更多的背景记忆信息载入“缓存记忆区”,消耗更多的精力和能量,并且需要更多的注意力的参与,此时较小的“缓存记忆区”的可使用容量根本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试想当年,马云怀揣着阿里巴巴的梦想去拜会各个投资界的大佬时,这些大佬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这个貌不起眼的马云会带领阿里巴巴攻下互联网的半壁江山。不管怎么样,根本的问题是,马云这个新信息,在这些投资界大佬的大脑里是无法解读的,他们大脑中的背景记忆信息无法准确解读这个信息,更加无法推演和判断马云所描述的未来,结果他们还是他们,马云成为了马云。

未成年小孩的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就是因为小孩子关于工作和生活的记忆信息缓存的较少,而“注意力记忆缓存”的容量大;到成年之后,关于工作和生活的记忆信息的缓存可使增加,而“注意力记忆缓存”的容量开始减小,随之,好奇心和学习能力也逐渐减弱;到老年,经过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性格,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固定并得以强化,这时便会出现固执、僵化,即拒绝改变、拒绝接触新的信息。

四、“缓存记忆区”的“思维碎片”过多,更严重的表现是焦虑、抑郁,甚至出现自杀

工作、生活的记忆信息缓存的增加,本来就使“注意力记忆缓存”的容量不足,这些新增加的关于生活和工作的新的信息,我们并不能使用“长期记忆区”里的记忆信息去完全解读它们,并赋予其精准的概念上的意义,它们的概念上的含义是不完整的、模糊的。这些“思维碎片”漂浮在“缓存记忆区”,挤占着“缓存记忆区”的存储空间,使“缓存记忆区”无法载入新的背景记忆信息来识别、解读新的信息。也就是说,大量的我们无法精确理解的新概念、新名词严重干扰和影响大脑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深度的思维活动。

如果说大量的不能被准确解读的信息只会干扰和阻塞大脑的思维活动,那么,对它们的使用则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对新信息的解读过程,就是将新信息和多个背景信息结构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将多个信息归纳、统一出一个意义主题,是基于意义的简化,是基于完整性的圆满,是对大脑运行的一种优化。但使用不准确、不正确的信息来解读另一种信息,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带来更多的信息碎片。一个错误行为会带来一连串的错误结果,而矫正每一个错误的结果则需要一连串的正确行为,这其中每一过程都可以碎裂出多个问题信息,一个错误意味着将产生更多的错误,产生指数级的错误增加,而一个正确,则意味着没有错误。

现代人普遍的焦虑是因为:新信息的增加使工作、生活的复杂度提高,复杂度越高,出错率也就越高,一个错误将带来更多的错误,或需要用更多的正确行为来矫正,当这些更多的错误无法被路径清晰的方案一一解决时,人们就会感到焦虑。所以,焦虑就是没有清晰解决方案的问题的堆积。随着未解决问题的堆积,及产生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人们会产生对自己能力及主观能动性的怀疑和否定,这种退缩就产生了抑郁。抑郁只是对自己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否定,进一步会产生对自己这个生命主体的否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自己天然就是无能力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自己的错误存在是产生这些错误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只有自杀才是解决这一切最直接、最根本的唯一方式。

以上分析可知,生活和工作的复杂性导致相关的记忆信息缓存增加,大量挤占“缓存记忆区”的空间,使“注意力记忆缓存”空间减少,导致大脑无法解读新和重构信息。信息解读不充分造成的碎片最终在使用时产生了一系列的错误和各种问题,无解问题的堆积产生了焦虑,对自身能力的否定产生了抑郁,对生命主体的自我否定导致了自杀。而解决此类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精简“缓存记忆区”的记忆信息的缓存:

1)清除那些没有实质含义的新名词、新概念,只把它们当做一种理解。清除那些具有迷惑性的、非本质的枝节信息。

2)夯实大脑记忆信息,固本强源,只保存最基本、最本质的元信息、元知识、元认知信息。

3)出现了错误,立即进行切割、止损,即承认出现问题,承当相应的后果责任,将错误当做一个新问题,重新开始,重新面对,重新解决,避免掩盖和纠正错误时导致出现的一系列其它无法控制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