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映射管理对大脑的重要性

大脑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对大脑进行干预和管理。

比如爱因斯坦的一头乱发和长胡子成了爱因斯坦的标志性特征;卓别林的高顶帽、一字胡、文明棍、阔腿裤和大长皮鞋也是卓别林的显著特征;包括中国硬骨头鲁迅的短发和八字胡,这些显著的、冲击力强的特征成为了他们的标志性符号,这些特征符号将他们这个人和他们的性格特点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大脑。

利用显著特征对大脑进行记忆干预最常见的是广告行业,将有显著特征的包装、图标、声音、图像或一句话(广告语)与企业的产品放到一起,大脑在记忆这些特征时连同企业的产品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从而达到在一些场景中,利用这些植入记忆的特征来触发企业产品的记忆,进而完成产品的销售任务。

书店或图书馆中存储着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的图书,当我们需要某一方面的内容时,就会去相应的主题类别区域寻找,或再去其下的小的主题类别进一步缩小寻找的范围,以提高找寻效率。我们之所以使用这种方式来寻找特定的内容,而不是将几十万书籍从头到尾过一遍,显然是因为这种方式找寻的效率是高的。在中学阶段,将学习的内容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在每个学科内部,其内容之间的关联相比于其它学科的关联更加紧密,将关联紧密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学习和运用可以显著提高思维的效率,也就是对于一个物理问题,我们绝不会从语文、数学或化学等其它学科中寻求背景知识或解答思路,这种节约的时间和精力就是提高效率之所在。

大脑映射管理工具就是将知识图谱的节点映射为大脑的意义主题,这些意义主题通过逻辑关系相互连接、关联,形成一个无限大的网状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类的知识体系。要对每个意义主题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它一定包含多个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有逻辑结构地对该意义主题进行系统地阐述,这些以思维导图形式的呈现的信息映射为大脑中存储的单个记忆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大脑映射,大脑中每个记忆信息都属于一个或多个意义主题,每个意义主题相互关联形成更大的意义主题,最终这些意义主题构成了大脑的认知体系。映射管理大脑就是调整每个记忆信息所属的意义主题和调整每个意义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1)大脑映射管理——辅助大脑记忆

我们说记忆的本质是理解,当我们看到有价值的内容信息,第一步就要判断这则信息内容的主题意义,然后将它保存到大脑映射工具的相应的意义主题下。不要奢望在没有了解它基本的主题意义情况下直接保存,等待以后再阅读、再理解,等你保存了几万条信息内容后,你是不可能再找到它的。没有基本的主题了解,你不可能缩小寻找的范围,不了解内容,你不可能使用关键词搜索,也就是你不可能找到你不知道的东西。

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利用大脑映射工具保存到相应的意义主题下,可以减轻记忆的压力,将全部精力集中到对它的理解上,而且该意义主题下的其他信息内容也可以辅助对它的理解。有比较才有鉴别,针对同一意义主题的多个信息内容是思维得以运行的基础,通过比较才可以发现谁是真,谁是假,谁更深刻,谁更浅薄,将思维在意义主题和具体的信息内容之间来回的移动,才能对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每一个信息内容的认知也才能更加准确。这才是对大脑的理解和记忆最大的帮助和辅助。

(2)大脑映射管理——辅助记忆的提取

大脑的思维是运行在意义、图像和内容之上的,不是运行在语言和关键词上,语言只是将思维固化下来,展现出来。所以,当大脑需要提取某个记忆信息时,大脑知道这个记忆信息在意义上是什么,在内容上是什么,在图像上是什么,有可能知道什么样的词汇对应着它,也有可能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描述它,此时如何找到这个记忆信息就是大脑的首要任务。

如果一个问题经过冥思苦想、碾转反侧,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经历了什么?思考的本质是记忆信息的检索,这里至少包含三个关键点,其一,大脑要检索什么记忆信息,其二,检索的方式是什么,其三,检索的结果是否符合目的要求,大脑的思考过程就是在这三个关键点上往复循环。

有时是大脑对问题本身理解不深刻、考虑不周全、思考不清晰,这种出发点的错误是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答案的。经过反复的琢磨,大脑终于可以清晰准确地描述问题了,这一步才算完成,但有时整个思考的困难就是发生在这里。

至于如何检索得到需要的记忆信息,大脑一般需要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基于意义主题的记忆信息检索方式,也就是确定问题属于什么意义主题,然后在“长期记忆区”相关的意义主题下就是记忆信息。比如,意义主题是马,那么就将在马的主题下将关于马的所有记忆信息检索出来。当然也可以顺着意义主题向上抽象,扩大检索范围,比如,马向上抽象是哺乳动物,于是将哺乳动物的所有记忆信息检索出来。

第二种方式是基于特征的记忆信息检索,比如,马是食草动物,马有四条腿,马是一种家畜,马有运输能力(马可骑行,马可拉车)。顺着这些特征信息,可将具有这些特征的其它记忆信息检索出来。我们最常用的关键词搜索就是基于特征的信息检索,只要我们对这些特征用一个专有的名称命名它即可。

第三种方式是基于模式的记忆信息检索,模式是对信息从一个角度进行了比较本质的认知,如果对模式再进行深入的普遍的探讨,并用精确的语言表述出来,那么就可以形成概念,所以模式认知接近于概念的深刻和精准。

在这三种检索记忆信息的方式中,基于模式的检索价值最高,但最难实行,因为大脑必须把记忆信息抽象到模式或概念的高度在进行检索,这无疑是困难的。基于特征的记忆信息的检索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但却是效率最低的,因为一个事物可以具有无限多个特征,从一个无限多到另一个无限多,这纯属撞大运,这也是大脑思考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基于意义主题的记忆信息的检索是最有效的检索信息的方式,因为相同意义主题的信息具有更多的相互关联性,有效信息的密度更高,对一般的、大部分的问题更具有启发性和参考性。

利用大脑映射工具对大脑的辅助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大脑映射工具是基于意义主题的记忆检索,但对提高模式认知也有更好的帮助。其二,对问题初步的意义主题的判定,可以利用对应的意义主题下信息内容进行验证,并提供有参考意义和启发价值在判断,有助于逐步接近对问题理解的深刻性、正确性。其三,在对问题的意义主题进行准确的判断下,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的一个或多个相临意义主题上,缩小检索的范围,提高检索记忆信息的速度。

(3)大脑映射管理——扩展思维的边界,建立时间和空间上的大尺度参考系

我们前面说,思考的本质是记忆信息的检索,评价记忆信息检索的结果是否符合目的要求,也就是如何判断思考的结果是恰当的正确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同的评价,使用不同跨度的时间和空间参考系也会有不同的结论。

在关于格局和境界的讨论部分,我们也说,一个恰当、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意味着将当前的判断和选择放到一个更大的空间场景和更长的时间尺度下,它不会与其他的判断和选择发生矛盾冲突。将判断和选择放到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评判是恰当的前提,评判的背景过小将违背我们可能尚未意识到的真实的意图和根本的目的,评价的背景太大可能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这个将判断和选择放置其中的有意义的整体背景就是评价恰当的参考系,不同的参考系可以得到不同的判断和选择,但恰当的参考系只能得到唯一的判断和选择。所谓的境界的高低和格局大小只不过是在当前的判断和选择中使用了什么样的参考系。

每个结婚的人都差不多有过100次的离婚冲动,至于到底该不该离婚,取决于你对你现在的婚姻是否有恰当的认知判断。当你感觉你的配偶越来越无理取闹、不可理喻,而且你们从没有过正常的互动,让你感觉越来越累,这些感觉都是对的。但有可能是从恋爱关系进入日常的婚姻关系,你们从没有学习过在婚姻关系中如何相处,也就是你们的婚姻现状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技巧,这不是什么根本性问题。

如果排除了婚姻中的相处技巧问题,也就是你尝试过很多方法来企图改善彼此的关系,但结果是徒劳的,这时有可能是你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发生根本性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是三两个技巧就能化解的。与自己的配偶在三观上的冲突可以追溯到恋爱期,也就是在恋爱期,我们并没有选择结婚对象的标准,我们也没有认识到三观的融洽是两个人相处的根本基础,尤其是这种需要一生来朝夕相处的夫妻关系更需要具有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者至少要保证它们在根本性问题上不要发生冲突。经过这一步的分析,如果发现自己与配偶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向上根本无法协调,那么离婚的选择暂时是恰当的。

在分析完纵向的,再来看横向的,国家民政部关于离婚的统计数据显示,离婚率连年上升,从2010年的2.0‰到2018年的3.2‰,而且离婚原因中排第一位的是家庭琐事占34.21%。这些数据可至少表明,人们对婚姻问题的容忍度在降低,这些离婚的人中对婚姻问题的容忍已经超过了极限。家庭琐事归根结底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和在离婚中的突出表现,在未离婚的夫妻中也应该是婚姻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而且从明星名人的离婚、结婚和八卦新闻,到周围人的各种晒幸福、晒亲密和晒生活,再到刷爆朋友圈的情感类信息内容,缺什么需要什么,稀有的东西才值得炫耀,明星名人的婚姻一点也不比我们普通人规格高。

将自己的婚姻状况进行纵向的分析,是希望发现问题的真正之所在,避免一时的冲动,将自己的婚姻状况横向进行比较,是希望确定自己的状况在整体的范围内处于什么水平,是普通的大多数,还是极好或极坏的极少数。如果经过各种分析和比较,发现自己的婚姻状况虽然不够理想,但夫妻和睦、幸福美满的婚姻是大多数人的奢望,多数人被各种生活琐事所羁绊,在无端的分歧中消耗着情绪和精力,自己的婚姻不是极端的少数,而是普通的大多数,自己所感受的挫折、不满和抱怨,其他的处于婚姻中人也在经历着同样的事情。当我们发现自己是属于正常、普通的大多数时,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那么不可忍受。

上面的分析表明,我们对事物或事物的当前状态或事物当前状态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解读时,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上进行思维的展开,在时间的过去维度,我们可以寻找和剖析事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在时间的未来维度,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的惯性和其它外部因素推演事物可能的变化轨迹;在空间的维度,我们可以分析一些或近或远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事物并让它维持着现在的这种状态。

在现实中,面对当前状况所呈现的信息,大脑很容易选择一种立场并陷入当前的具体场景中,很难跳出当前的场景,通过置换场景、扩大背景,将更多的信息纳入考量范围来扩展大脑解读信息的背景,也更难从一个连续变化的时间序列中认清当前状态的重要性,即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这个连续的发展变化中,过去决定了现在,现在决定了未来,如果对未来有些许的期待,那么现在意味对过去的纠正和对未来筹备。

这些之所以难,就在于大脑缺乏可操作性的、清晰的关键信息的提示。但在大脑映射工具中,将关键性信息内容以主题节点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将离婚、离婚率、婚姻、夫妻相处、恋爱、恋爱技巧、理想婚姻对象等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大脑的思维从一个节点的主题开始,顺着与之连接的节点主题,将思维的边界一层层向外扩展。理论上,顺着这种逻辑关系脉络,可以将任何意义主题联系起来,只不过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有的更远有的更近。大脑映射工具就是将大脑思维运行的一些关键性内容,以主题节点的形式在二维平面上用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主题节点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网状,大脑的思维就可以借助这些主题节点的提示,从一个主题节点滑向另一个主题节点,它就像地图,清晰地标注了从一个主题节点滑向另一个主题节点时,需要经过哪些关键的、必要的主题节点。大脑映射工具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大脑的思维在在各个主题框架内自由地移动,通过扩大和缩小思维的边界、背景或参考框架,让大脑对信息的解读、及基于解读的判断和选择获取一个恰当、正确的参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