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注册
婚姻家庭
自我管理
沟通
法律
历史
文化
艺术
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
心理学
新闻传播
哲学
计算机
物化
生物
健康
书籍
我爱图谱
>>搜索
中华5000年文明史——秦汉文明
概念主题:
中国历史规律
来源:
读史
贡献者:
tipattab001
2018/12/5 21:53:48
......
中国的孝文化,看似正能量,其实很变态,两千年专制就来源于此
概念主题:
儒家文化
来源:
李红豪
贡献者:
hanfeifei11962
2018/11/23 11:01:17
愚忠愚孝要不得
概念主题:
孝文化
来源:
燕赵都市报
贡献者:
t.call.p@126.com
2018/11/20 12:33:44
......
中国再统一的工具:孝文帝改革
概念主题:
中国历史规律
来源:
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贡献者:
maxallser1290
2018/9/23 15:51:02
......
孝是什么?
概念主题:
孝文化
来源:
kwdb卢泓言
贡献者:
lccdabo@558982
2018/9/15 16:53:38
百善孝为先。命是父母给的,身体是父母养大的,如果不孝,那还是个人吗。孝为百善之本。其实对父母不好,不可能对别人真好,都是假的。古人说这叫「悖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是「本」?就是「孝」。这是做......
孝敬父母有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概念主题:
孝文化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贡献者:
dell9988
2018/3/29 17:10:24
孝道中不为人知的内涵
概念主题:
礼仪规范
贡献者:
lcq012
2017/2/24 17:45:16
文字下乡
概念主题:
农村社会学
来源:
乡土中国
贡献者:
ice9999
2016/11/3 3:23:13
乡下孩子不象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
社会完整和新陈代谢
概念主题:
家庭社会学
来源:
生育制度
贡献者:
ice9999
2016/11/3 3:22:15
人类组成社会,社会给了人类现有的生活程度。社会生活的真正开始是在人类发明了共同象征的时候。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象征体系。我们在相同的象征中约制我们的反应,使我们能从这些象征推己及人。社会分工合作结构的式......
相敬如宾
概念主题:
家庭社会学
来源:
生育制度
贡献者:
ice9999
2016/11/3 3:19:59
夫妇之间需要高度的契洽是为了要经营全面合作的生活,他们相互依赖以得到满足的地方太多了,因之,只要有一二方面不相和洽,整个夫妇间的生活都会搁浅。若是把夫妇关系稍稍片面化一下,契洽程度也就可以不必太高,这......
生育制度
概念主题:
家庭社会学
来源:
生育制度
贡献者:
ice9999
2016/11/3 3:18:50
......
第二章双系抚育
概念主题:
家庭社会学
来源:
生育制度
贡献者:
ice9999
2016/3/3 5:44:41
一切制度的形式是人在一定的环境之内造下的,不变的并不是它的形式,而是人用它来满足的根本需要,和满足时的效力原则。这是手段,同一目的在不同的环境里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达到。以父母来抚育孩子是一种生育制度的......
两性分工与合作
概念主题:
家庭社会学
来源:
生育制度
贡献者:
ice9999
2016/3/3 5:44:08
在人类社会里一个健全的分子所需的资格很多。一个孩子要获得这些资格非得有长期的学习不成。在一个比较简单的社会里,生活上所需的知识、技术、做人的态度,在家庭里都可以学得到。反过来说,至少得有一个家庭才能得......
生理抚育的单系性
概念主题:
家庭社会学
来源:
生育制度
贡献者:
ice9999
2016/3/3 5:43:43
社会制度的形式是人为的,是人类为了要满足某种需要,用社会的制裁力加以制定的。我常认为我们应当把人类的感情看成社会所培养出来的结果,不能看成社会制度的基础。雄性生殖细胞在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之前,巳经与父......
继替的亲属原则
概念主题:
家庭社会学
来源:
生育制度
贡献者:
ice9999
2016/2/23 2:29:14
在一定的社会分工结构中,职位是有一定的。所以新分子要入社必须由旧分子把他的职位让出来。这是继替过程。继替过程若没有一定的规则,势必引起社会的混乱。所以任何社会都有它的继替原则。这个继替原则是易于记认,......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相关核心文章
1
判定意识或认知理论体系有效性的测试标准
2
宽恕十二招
3
第一招 承认恐惧
4
第二招 了解自己渴望的是爱
5
第三招 收回投射
6
第四招 对自己负责
7
第一要诀:对自己的平安负责
8
第七招 乐意学习与分享
9
第五招 放下自我批判与内疚
10
第六招 接纳自己以及待人如己
11
第八招 做自己的主人
12
第二要诀:找回你我平等之处
13
第九招 接受人生课程
14
第十招 认出一切都没有向题
15
第十一招 看镜中人生
16
第十二招 开放心灵
17
第三要诀: 信任自己的生命
18
神性的光辉
19
外 境 之 幻
20
宽 恕 之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