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前微博”与“微博”,互联网的两个时代

2019年3月5日  来源:胡泳 作者: 提供人:ciye39......

1.“前微博”与“微博”,互联网的两个时代

1995年,在中国接入全球互联网仅一年后,张树新创办了首家民用互联网服务公司“瀛海威”,并以巨大的街头海报宣告其诞生:“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前1500米!”这幅海报下,一条1500米的短路通向她的办公室,但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历程”却要长得多。1995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中国近14亿人口中已有半数接入互联网,使用互联网。这一进程也改变了互联网的意义,使互联网在中国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如何在互联网研究中充分认识互联网的中国特色,是重要的课题,也是“互联网深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使互联网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方法之一,是把时间和变化纳入分析的框架,也就是说需要使互联网研究有历史纵深感。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可以通过历史分期的策略,将连绵不断的历史分解为较小的时间段进行分析。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者可以识别普遍性和特殊性,凸显每个时间段与其前后时段的延续和变化。

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分期,尚未见到系统的论述,也不是本文的目的。但是《争锋中国互联网》所收的十篇文章,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力图传达一种历史感。前五章主要关注的是前微博时代的议题或事件,后五章关注的是微博。因此,仅就该书的内容来看,可以把中国互联网历史简单地划分为前微博和后微博时代。这样划分不是因为真有泾渭分明的这么两个时代,也不是说微博的出现在互联网的历史上有多么重要的划时代意义。从早期的BBS、个人网页、QQ聊天、博客、到微博和微信,每一种新功能的出现都给互联网生态带来冲击。以微博的出现来划分互联网历史,有一定的随意性,是一种分析策略。用这样的策略的主要目的,是可以提出一系列历史性的问题,如:两个时代在网络文化、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诸方面,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何在?过程如何?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是否使貌似中性的技术形态,具备了威廉姆斯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特征(Williams, 1974),并在使用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某种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历史分期策略,跟线性的历史观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界对时间概念与线性历史观的批判由来已久。传播学者中近年对该问题做过深入探讨的有美国学者Stefan Tanaka(2015)。Tanaka (2015) 写道,钟表时间、线性时间等概念,都是西方工业化与现代性的产物,这些现代性的时间和历史概念,包含着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即时间从过去向未来的线性展开,代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世界没有变得更美好,进步与其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如说是西方启蒙思想的一种意识形态。基于这样的分析,Tanaka进而提出了“没有编年史的历史”的命题,以求摆脱目的论的历史观,从而洞察历史的重复性、偶然性、不确定和多样性。

我们可以想象“没有编年史的历史”,但是难以想象没有时间的历史。Tanaka在提出“没有编年史的历史”命题之后,阐述了如何把时间纳入“没有编年史的历史”研究之中。他提出的办法,是承认历史存在的多种时间尺度。他说物理学家Freeman Dyson (1992:341 –342)曾经提出,人类生存需要6个社会-时间尺度:对个体来说是以年岁为尺度,对家庭来说十年、二十年是尺度,对国家和部落来说,尺度为世纪;对文化来说,是千年;对人类、物种来说,是万年;而对地球生命来说,则是亿万年以上。从这个多时间尺度的历史观看,互联网发展历史的时间尺度,应该大大短于早先媒介的时间尺度。互联网学者也早就意识到,研究互联网需要有“互联网时间”观,“十年的时间在社会科学研究的时间段上只是一瞬间,但在互联网时间上堪比万年”(Loader and Dutton,2012)。

互联网 / 微博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