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文学

2020年6月23日  来源:通识:学问的门类 作者:[日]茂木健一郎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文学①诗学

诗学始于亚里士多德,在欧洲的文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如今所说的文学指的是小说、随笔、戏曲等运用语言艺术创作出来的作品。然而自古希腊以来就在欧洲各学科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文学,也就是文艺学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本质和表现形式的学科。

这种文艺理论的中心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诗学》为基础的“诗学”领域。

虽然目前俄国形式主义语言学家等仍在使用“诗学”这一术语,但诗学最早主要是一门研究艺术的最高形式——诗(韵文)的表现手法的学科。亚里士多德所著的《诗学》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著的《诗艺》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直至近代和现代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就在诗学中作为重要论题的戏剧文学(剧作),则在莱辛等人的发展下日臻完善。

文学理论在古希腊时期极为兴盛,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修辞学”。现在的修辞学指的是rhetoric,即一种对语言修饰技巧的称谓,但在古希腊修辞学指的则是口传散文的表达技巧。修辞学的体系化同诗学一样得益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主要由五个基本步骤组成:①构思,②措辞,③作文,④记忆,⑤举止。修辞学不仅适用于口传文艺,也适用于运用文字创作的记叙文,它与确立于古希腊的“文体论”等一起在中世纪和近代欧洲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虽然欧洲总是习惯于向古希腊寻求各个学科的起源,但实际上,被古罗马所继承的希腊的各个学科,在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之后,经过了定都于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的东罗马帝国至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后,传播到了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世界,欧洲的各学科知识实际上是在文艺复兴前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地与阿拉伯国家的商业和交通往来中,从阿拉伯国家传播而来的。而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欧洲的凯尔特和日耳曼民族在经过了漫长的低迷时代之后,在十字军时期开始接触阿拉伯国家文化,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进一步继承和吸收了这些学科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因此,无论是诗学、修辞学、还是文体论,都是在经历了这样漫长的空白和吸收的过程之后,才在近代欧洲发展成为成熟的学科。进入19世纪后,文学又逐渐开拓出了美学和文艺批评等新的领域。

文学的发展历程①

文学的发展历程②


文学的发展历程③

文学②文献学

文献学在进入近代后,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古典研究,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对近代人类进行考察的学科。

文献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发展至现代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欧洲的文献学兴起于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古时有大型图书馆),主要是一门从教会和图书馆中发现、收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文献,对其进行研究的学科。

虽然文献学的历史极为悠久,但事实上直到近代,德国学者伯克才使文献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艺复兴结束后,欧洲人为了寻求他们在文化上的同一性,开始在各学科领域掀起了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热潮。

文献学界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尼采。尼采以其杰出的哲学和伦理学成就吸引了全世界不计其数的学者,但这些成就最早的出发点实际上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献进行研究。尼采曾就此发表过许多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最终促成了他的第一部巨著《悲剧的诞生》一书的出版。

尼采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例如否定基督教强权等),他认为通过祭祀古希腊的酒神狄奥尼索斯,近代性的个体的界限被打破,人们有机地融合成集体,复归为作为生命整体的人类存在(至于是好是坏暂且不论),并就个体与共同性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在该书中,尼采进行了将象征着光明和古希腊智慧(理性)的日神阿波罗,与象征着黑暗中的光明的冥府之神狄奥尼索斯进行对比的文献学研究,并以此为起点,开始逐渐转向了对近代性和近代性的人类的考察。

现代文献学的概念已经逐渐扩大,且具有多重意义,并非只局限于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研究。现代文献学对各时代、各民族、各领域从古代开始直至中世纪和近代的各类文献,以及从基督教牧师等人那里收集到的报告等资料所进行的解读、分析以及研究,不仅是对文献学界,而且为其他的学科领域也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例如,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在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以前,就是靠着分析文献学所提供的数量庞大的古文书和史料才得以确立的。历史学和民俗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文献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的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和折口信夫、文化人类学家石田英一郎也称得上是文献学家。

文学③文学史

文学史的研究从文体和修辞的变化转向了精神史,后又发展成了对文学的社会性意义的分析。

文学史也属于文艺学即文学的范畴,它与文献学是相邻学科,同样起源于古埃及的亚历山大,最早开始使用“文学史”这一概念的学者是弗兰西斯·培根。

文学史是一门专注于研究文学发展历史,并对文体、修辞和文学内容等的历史变迁进行考察的学科。早期的文学史研究与文献学一样具有十分广泛的范围,涉及除故事、小说以外的各类文献,而现代文学史则主要以文艺(包括传说,古代、中世纪、近代小说和戏曲)为研究对象。

也就是说,直到近代,文艺(现在的文学)这一概念才真正得以确立。例如,“小说”就是在报纸这种大量发行的出版物开始实现商业化之后才得以确立的。而小说史这一研究领域的出现也相应要延续到近代以后。然而,既然是“××史”,那文学史就必然是一门将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研究到现代,并分析近代文学的确立过程的学科。

正如日本文学研究的某些记号是源自夏目漱石所著的《文学论》一样,文学史的方法论也会吸收同时代的科学和哲学思想。

19世纪法国的泰纳等人的文学史研究采用了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方法,德国的舍雷尔采用了精神科学和艺术学方法,他们的研究不仅涉及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变迁,还涉及文学所内含的精神史层面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开始盛行以后,对文学进行社会学意义的分析也得以发展。

此外还有比较文学史这一类研究领域,然而对于比较文学史的研究一般都表现为民族文学史研究,如英国文学史、法学文学史,在日本的则是国文文学史。

文艺批评是文艺学中一门具有时代性的学科。批评是指鉴赏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对文艺作品所做的判断和评价。当小说兴起之后,对小说进行评价的文学批评也开始盛行。久而久之,近代以后开始出现了“批评家”这种专门从事文艺批评的专家群体,在文艺作品的表达等方面的评论上,他们时常要比小说家和艺术家更具有发言权。

超现实主义理论家布勒东以及文本论的倡导者罗兰·巴特等人的言论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在小说逐渐衰落的当代,文学批评大概也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入门者须知

诗歌

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是古希腊诗人荷马所著的两大叙事诗《伊利亚特》(约公元前800年)和《奥德赛》(约公元前800年)。叙事诗与抒情诗的区别在于,叙事诗主要是运用具有韵律的诗歌来歌颂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等,而抒情诗所表达的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

关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荷马是否确有其人等问题,目前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荷马确实是某位著名的诗人,但也有说法认为荷马指的是行吟诗人这个团体。在世界各地都流传着众多的长篇叙事诗,例如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

古希腊悲剧

直至今日,古希腊悲剧依然是会在剧院中上演的经典剧种,它生动地表现了人性百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主题,如战争和杀戮、乱伦、家庭破裂、虐恋、背叛等。古希腊喜剧也以其犀利的讽刺而闻名,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不逊于现代喜剧的经典剧作。

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等)、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美狄亚》《安德罗玛克》《埃勒克特拉》《特洛伊妇女》等)。

基督教传奇

19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言论,认为基督教基本经典《新约圣经》的主人公其实是引自早期的文本进而捏造的神话人物,这一言论一度引起了热议,目前已经很少听到相关议论了。虽然基督教神学家们似乎声称这种理论已经被完全否定了,但如果圣经的主人公真的是捏造的神话人物,那么《新约圣经》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学巨著了。

黄金传说

为什么取名为“黄金传说”不得而知,总之是一部关于早期基督教神父以及得到上帝庇佑的虔诚的女圣徒们的圣徒传记。例如,当某一位女性被迫裸体示众时,在上帝的庇佑下她的头发会瞬间长长,覆盖住全身这类的故事。早期的基督教对与“性”有关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即使是已经结了婚的女性,也禁止她们与自己的丈夫发生性行为。

物语

在近代以来的日本,物语和小说一直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虽然欧洲也有romance(传奇故事)和 novel(长篇小说)的区分,但是日本与欧洲的这两种分法不尽相同。例如,根据莲实重彦与柄谷行人合著的《斗争的伦理》一书中的解释,当出现了新的事件(新闻、长篇小说、小说)时,为了便于人们理解而将其翻译成了通俗易懂的物语。也就是说,物语是广为人知的故事,而小说则是新奇事件。

小说

根据伊藤整所著的《日本文坛史》中的记述,在报刊发行量激增的明治初期,出现了一种名为“连续剧”的连载文章,这种连载文章最终发展成了小说。

然而,江户时代的泷泽马琴和为永春水的著作,欧洲的巴尔扎克之前的romance(描写爱和骑士道的物语)就不能被称为小说吗?《源氏物语》和《堂吉诃德》如果不是小说的话又应该被归于哪一类呢?这些疑问与之前所提到的莲实重彦和柄谷行人二人的言论一起遗留了下来。

神话

神话也是一种文学体裁。世界上拥有文字的大多数民族,都曾将本民族自公元前开始就口头传承下来的神话故事通过文字记述下来。虽然口耳相传的文艺也算是一种文学,但是用文字记述的神话作为一种理性和智慧的产物,与原始社会的人类用朴素的图画所描绘的创世神话截然不同。就像把采集到的昆虫用昆虫针固定到标本盒里制成标本一样,将交织于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动灵活的语言固定成文字,就成了“读”物。

Marchen

“Marchen”在日语中可翻译成民间传说、童话等词,Marchen与“传说”的区别在于,几乎没有人会追问 Marchen 里的人物是否是真实存在的。19世纪初的民俗学研究热潮促进了人们对流传于村落和都市间的民间传说的搜集,格林童话就是该时期的产物。这些将现实空间与超现实的传说相结合的童话吸引了无数的读者,然而它与日本人所说的“Marchen”又有着微妙的差异。Marchen并不全是一些美好的故事,也有将爱慕自己的男性杀死的瓦尔基里等故事,它所反映的其实是残酷的现实世界。

传说

在日本,“传说”指的是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的、在某个地区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例如关于源义经和弁庆二人逃亡奥州时一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的传说就具有一定的史实根据。然而在欧洲,例如,对于英国著名的建国神话——《亚瑟王传奇》,就很难断言英国人是否将亚瑟王看作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或许有必要考察一下“传说”这一概念在欧洲和日本究竟有着怎样的异同。

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真的可行吗?一种语言真的可以被转换成分属不同语言体系的其他语言吗?与原作者分属不同语言圈的译者所翻译的书真的能够抓住书中要领吗?对这些根本性疑问做出了挑战的就是柳濑尚纪所翻译的这本《芬尼根的守灵夜》。虽然有一些犀利的观点认为翻译这本书“不过就是在玩文字游戏”,但也有人指出日本文学界泰斗丸谷才一所翻译的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书误译连篇,这一点也很引人深思,因为这足以说明对于乔伊斯作品的翻译,以及翻译这项工作本身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文本理论(收录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对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进行概括再广义解释后如下:作品(艺术)有其生身之父——作者(艺术家),读者和鉴赏者必须足够重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然而,如果将作品仅仅作为文本(材料)来看的话,读者和鉴赏者则完全可以对文本做出多种多样的解读。日本作家莲实重彦所著的《夏目漱石论》就称得上是这种文本理论式的批判。 

文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