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国渣男图鉴》:女权的赞歌,这就够了吗?

2018年11月26日  来源:南周知道 作者: 提供人:Xiaotutuallin0_85......

文 | 徐文思

其实,家暴不再是单纯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超越性别。只不过在现实层面,女性更多成为了受害者,但不排除也有少部分男性。

“知道”告诉你,《中国渣男图鉴》流行背后的深意。

《中国渣男图鉴》:女权的赞歌,这就够了吗?

《中国渣男图鉴》(视频截图)

最近,一个翻唱的视频《中国渣男图鉴》在网上流行,引发广泛争议。

该翻唱视频改编自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芝加哥》中唱段《Cell Block Tango》。歌曲讲述了6位女性如何报复杀害“渣男”,改编版本讲述了6个颇具魔幻色彩的故事,并分别用东北话、上海话、四川话、广东话、湖南话和山东话演绎出来。

据歌曲创作者介绍,“我看到网络上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就思考,人的底线在哪里?”在歌曲的创作途中,滴滴顺风车女乘客被害案爆发,所以,也把这件事加了进去。

视频一经发布,引发了很大的舆论争端,有人认为这是现实的写照,揭露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然而也有人觉得歌曲中充斥着暴力色彩,歌中女性是在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漠视法律和宣扬仇男。毫无疑问,该视频又指向了女权这个敏感的话题,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次两性间的争端,女性觉得酣畅淋漓,男性则称之为“田园女权”的极端行为。

《中国渣男图鉴》:女权的赞歌,这就够了吗?

《Cell Block Tango》片段(电影截图)

“家丑不可外扬”

其实,女性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这个视频中所涉及的出轨,杀婴,家暴,贩毒,骚扰等行为在现实中是大多存在的,例如董珊珊案、富二代杀妻案等。而这些案件的广为流传,是以女性受害者死亡作为前提的,如果受害者没有惨死,事情或许还不会引起舆论的关注。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行为没有以凶杀这种极端化形式呈现时,这些女性的命运很可能是被忽视的。尤其是在农村和小城镇中,家暴的行为是很常见的,诗人余秀华在《我养的狗,叫小巫》一诗中,就写到她家暴的经历:“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这还是身体上的暴力,更无法被量化的还有语言上的暴力,余秀华的前夫瞧不起她是残疾人,酒后让余秀华给她洗脚端茶,还说:“你是残疾人,我是正常人,我比你高贵多了。”

但对于这些伤害,舆论很少会去涉及,因为“家丑不可外扬”。

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出自于某些受害者的观念,他们认为这种事情是丢人的,是家庭的污点,让外人知道是等于让整个家族蒙羞。这实际是在说家暴是家庭内部矛盾,哪怕家暴不对,双方还是一个共同体,受害者即便被打,也不能让外界介入,她必须以委屈自己的方式来维护这个家,若告知外界则是分不清主次矛盾。

这种观念还是相当传统的,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意识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抛弃了这种观念,她们不会再想委曲求全,她们想要反抗,并希望诉诸于法律。

但现实的诡异之处则在于,当她们选择了报警时,却可能发现好像并没有那么管用,很多时候是息事宁人。在最近上映的电影《你好,之华》里,胡歌扮演的之南前夫张超是一个家暴男,持续的家暴让之南患了抑郁症,最终自杀,张超却在之南精神崩溃前离家出走,抛妻弃子,又找了一个女人,却依然脾气难改。这其中所蕴含的是,受害者和施害者之间是夫妻关系,这好像是个私人领域,外界不太好随意地去干涉。

《中国渣男图鉴》:女权的赞歌,这就够了吗?

(视觉中国/图)

家庭是“法外之地”?

然而,这或许才揭露出问题的本质,某种程度上,家庭是否成为了“法外之地”?从表面上看,《中国渣男图鉴》反映的是两性之间的不平等,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六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共同点除了皆为女性之外,还有另一个更为隐藏的点:她们都处于家庭或者情感关系中,是作为妻子或者女友的身份而存在的。

这是最讽刺的地方,设想一下,如果是在公共场合,男性上前殴打女性,双方为陌生人,那么警方一定会出来管制,这种行为会被判定为违法,舆论上也不会有什么缓冲地带。但若两人之间为情侣、夫妻、父女等亲密关系等,标准很可能就被降低了。

这里涉及到大众对于家庭的认知上,很多人应该听过一个故事,十九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建造了一个行宫,他发现一个磨坊影响了行宫的美观,于是派人去与磨房的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不料,这个磨坊主不想卖,威廉一世很生气,派出军队强行去拆除了那磨坊。之后,磨坊主则把皇帝告上了法庭。

令人吃惊的是,地方法院的判决结居然是威廉一世败诉:不但要把那磨坊 “恢复原状”,还必须赔偿由于拆毁房子造成的磨坊主的一切损失。由此得出那句大名鼎鼎的“风能进 、雨能进 、国王不能进”,并用之来说明私人领域的不可侵犯。

所以,不少人认为,家庭是属于私人领域的事情,这种观念并非来源于西方,在中国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采取的是中央集权,然而在现实层面却是“皇权不下县”,拥有最高管理权力的是乡绅或是家族内的大家长。

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是不由法律来管制的,而是所谓的“家法”,像是“浸猪笼”等处理私通妇女的刑法是家族内的私刑,在那时公权力采取的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态度,对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刑罚报以默许的态度。

直到民国成立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种“家法”才被质疑,家庭对个人的约束和残害才被提出。到了后来,随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对于宗族的批判被广泛传播,家庭不再能够作为“法外之地”而存在,随之来是法律效力的极速扩大。所以,在当下的语境中,社会为了规避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家庭这个私人领域不想介入的过多。

站在宏观的角度,这是与不同时期思潮的变化有关,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家庭不能被特殊对待,不能因为两人之间是夫妻关系,就对某些具有伤害性的行为视而不见。这不仅是性别平等以及女权话题,它还涉及到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那就是对于个体价值的尊重。家庭只是作为个体的自由选择而存在的,它不能成为一个隐形的霸权,去压制个体的自由和安全。

其实,家暴不再是单纯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超越性别。只不过在现实层面,女性更多成为了受害者,但不排除也有少部分男性。《中国渣男图鉴》的暴力和残酷也许会让人发泄出她们的愤怒,这也许还只是第一步,人们应该看到部分“渣男”的恶,但更应该去找到和改变那些盛放“恶”的载体。

渣男 / 家暴 / 家庭暴力 / 家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