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衡量标准问题

2021年2月10日  来源:走出思维的误区 作者: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 提供人:chunhao17......

衡量标准问题

在对抽样的代表性提出问题后,你还需问;如何衡量兴趣特征?证实归纳的证据,总要包含对抽样中人或事物的衡量标准。这里包括得分测试(如往格测试、智商测试等等)。调查表和采访,以及对事件及行为的直接观察。你必得对这些衡量标准多存疑问,慎加接受。我们来看上节中的例子。首先,重复一遍那段论辩的结论:玩枪并不导致人身侵犯行为。

我们曾对重要的特征大加强调。研究人员如何衡量人身侵犯行为?他们使用的方法便叫做“测试”。应该追问:这些测试何以对人身侵犯行为做出有效的衡量? 无法设想,只要宣布什么东西测量了事物的特征,它便真的测量了这些特征。影响事物的因素五花八门,这使得多数测试全然不着边际;尽管它们信誓旦旦,结果却每每才竭技穷。也许在这项研究中,对人身侵犯行为的衡量,不过是植根于教师对孩子们在人为建构的环境之下行动的报告。这样的报告,或许绝不反映儿童在较少人为建构的环境之下的人身侵犯行为。你永远要问这样的问题:我有什么可信的理由,足以相信这个衡量标准对事物特征的衡量真正有效?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须诉诸作者的证据,诉诸你所拥有的任何知识,诉诸你对“显然成立”状态的第六感官。如果回答是一无所获,归纳的质量便只能是弱不禁风。在衡量兴趣特征时,你需追问;这种衡量标准是否卓有成效?如果有人宣称,其所衡量的恰恰是其所欲衡量的东西,这一点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

层出不穷的偏见

傍晚时分,刚刚吃过晚饭,电话铃声响了:“我们在搞一项民意调查,能请您回答几个问题吗?”若你答道“行啊”那么,你便就此跻身于每年参加这类调查的千百名人员之中——这便是你最常遇到的衡量创举之一。请想一下吧,你多么经常听到这句话。“近期的民意测验显示”!

调查常用以衡量人们的态度和信念。那么,这些衡量原则怎样才能富有成效?这一点很难一概而论。调查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其意义进行解释时,你必须格外小心谨慎。下面就来看一下这些影响。

其一,要使调查结果有意义,回答必须要认真诚实。语言的表述,必需反映真实的信念和态度。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人们总要将真情遮盖起来。比如说,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讲出的东西,而不是反映他们真实信念的东西。他们可能对调查表和问题充满敌意,对问题的思考可能轻浮浅薄。若你参加过这一类调 查,你总会想出其它形形色色的影响因素。近来的调查,已经充分表现出了这些影响因素的惊人作用。1988年初选前,哥广新闻和纽约时报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 指出,杰西·杰克逊将会赢得黑人中约50%的选票。但是投票站门前的民意测验却显示,杰克逊足足赢得了91%的黑人选票。分析家们认为,黑人选民不愿将自 己的真正计划透露给调查人员——他们多半是白人。请记住;不能贸然假定,口头的回答足以精确反映真实的态度。

其二,许多问卷的措词含糊不清,足以引出各色的解释,根本讲来,不同的人回答的实质上是不同的问题!不妨设想一下,对下面这个问题你可以有多少种解释:你的婚姻是否幸福?调查的措词愈模糊,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便愈低。因此,请永远追问;调查中问题的措词究竟如何?一般讲来,问题的措词越具体,不同的人便越能对问题做出相似的解释。

其三,调查包括着许多固有偏见,这使我们对调查的结果更要大打折扣。最重要的偏见有两种。措词偏见和情境偏见。问题中的措词偏见颇为普遍:提问方式的一点微小变化,可能对回答的内容造成重大的影响。我们来看由近期的一项民意测验得出的结论,同时再研究调查中的问题:

某位国会议员把调查表分送给选民。他得到的结果是:92%的选民反对政府资助的儿童保育中心。

我们细看一下调查的问题:你是否认为联邦政府应开办儿童保育中心,以帮助家长养育孩子?请对这个问题好生端详一番。你是不是看出了什么措词偏见?关键在 于“以帮助家长养育孩子”一句。若把这个问题理解成:你是否认为联邦政府应开办儿童保育中心,以帮助那些在工作时无法照顾孩子的家长。回答岂不是会完全不 同?因此,这里的测试原则,全然无法反映出儿童保育中心问题上的真正态度。

再来检查调查数据是否存在偏见。请留意问题的措词!

问题:你是否认为应允许同性恋者教育你无知的孩子?

结论:有75%的人不想让同性恋者教育自己的孩子。

情境对回答问题方式的影响同样十分有力。甚至回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民意测验中也会差异极大,这取决于提供调查表的方式。以及在调查中安排问题的原则。近来的两次调查中都出现过这一问题:“你认为一个已婚而又不想再要孩子的妇女一旦怀孕,应否获得合法的堕胎?”在一项调查中,该问题之后便是这样的问 题;“如果一个妇女业已证明其胎儿有生理缺陷,她应否被允许堕胎?”而在另一项调查中,该问题之后没有别的问题。不必吃惊,这两次调查体现的结果一定会大不相同。你是否看到了情境如何对应答者施加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境因素;疲劳。你的调查可能漫长无边,这样,人们回答后面项目的态度,会与前边明显不同——这仅仅因为他们感到疲劳。在评价调查时,务必对情境因素提高警惕。

人们回答调查的方式,会受到诸多未知因素的影响,比如要讨人喜欢,或者想对问题自行解释,如此等等。那么,我们还能否把调查证据视为言之可信?对此,目 前的争论热火朝天。然而,我们认为倒应该回答一个”当然能”。只要小心谨慎,并且不越阻代庖,这一点便可以做到。总会有些调查,不致象其它调查那样声名狼 藉。我们建议,在接受调查的结果之前,不妨对调查的程序细心考察。一旦你对程序的质量充满信心,你便可以着手归纳自己合格的法则——尽管你会发现,其中的偏见层出不穷。

衡量标准 / 措词偏见 / 情境偏见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