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范畴化青睐相似,作类比偏爱不同

2021年10月1日  来源:表象与本质 作者:[美]侯世达;[法]桑德尔 提供人:zhaotou97......

范畴化青睐相似,作类比偏爱不同

凯蒂:你说得足够了,安娜。你的论点很清楚。但是,让我转向另一个标准。我认为这个标准绝对重要,无可争辩,也就是相似程度。某物越接近一个范畴的中心,为该物分类就越容易。也就是说,当相似程度达到最大时,范畴化最快。你同意吗?就说我的餐桌吧,我称它为“桌子”毫不费力,因为它与我内心桌子的形象有太多的共性。如果你让我看各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例如玻璃杯、椅子、狗、鹰,我为它们分类不会有任何问题。一句话,相似是范畴化的关键。但是作类比则不同。事实上,作类比和范畴化正好相反!一个类比的质量取决于用来比较的情境之间区别有多大。换一种方式说,如果有人发现了两个情境共享的本质,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们之间的差别却非常大,这时候,这个类比力度就很强。作类比的力量源于它能够透过两个情境的表面差异,把它们隐藏在深层的共性显露出来。这才是类比的力量和兴趣之所在。你理解我的想法吗?我的手指终于戳到了区别作类比和范畴化的根本之处!

安娜:太好了!祝贺你,凯蒂!说起手指来,你右手的拇指和左手的拇指相似吗?

凯蒂:当然不。我的拇指看上去都一样。这里没有类比。

安娜:是吗?你还记得第6章里的动手指吗?动你的左手拇指与动你的右手拇指显然是一个很好的类比。这不是表明两个拇指是相似的吗?

凯蒂:你一定是在开玩笑!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类比都是一座内心的桥梁,将两个看上去非常不同的情境连接在一起。比如,原子和太阳系,或者心脏和水泵,或者人脑和计算机,或者南美洲的国家和一个大家庭。在每一个例子里,两个事物看上去完全不一样。这才是它们成为好类比的原因。与此相反,缺乏相似性会削弱甚至阻碍范畴化。总之,我的意思是两个情境之间区别越大,连接它们的类比就越强,而在范畴化中却正好相反:区别越小,分类越容易。

安娜:哇,凯蒂!你似乎忘记了任何情境都有表层和深层。无论我们谈论的是范畴化还是作类比,关键在于它们的深层是一样的。在范畴化和作类比中,都可以有各种各样表层的不同。我的意思是不但存在各个层次表现类似的范畴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微妙的范畴化,其中表现出许多不同。

凯蒂:如果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同,那么这是如何与范畴内强大的成员相协调的?

安娜:好吧,请告诉我,狮子、长颈鹿、蛇、鲸鱼、章鱼、牛蛙、蜘蛛、蝴蝶、蜈蚣,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凯蒂:显然,它们都是动物。你要说什么?

安娜:我要说的是,它们都属于同一范畴,也就是动物范畴,然而它们却看上去有天壤之别。从表面看,它们之间的区别非常大。所以,你看,一旦开始考察稍微有些综合和抽象的范畴,它们的成员就变得多样了起来,这很正常,而且不是罕见的现象。比如蔬菜、哺乳类动物、衣服、家具和乐器这些范畴,它们每一个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范畴,但是其中的成员却相差极大。这个你同意吧?这些范畴内的成员没有一个长得像同一个豆荚里的豆子那样。我只是举了几个最明显的例子。

再比如,想一想由短语构成的范畴,诸如“人身攻击”,或者由成语构成的范畴,诸如“张冠李戴”。在这类情境中,任何一个范畴中都可以有无数个优秀的成员,它们表面上可以看起来千差万别。你还记得在第2章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个抽象范畴里列出的成员吗?毫无疑问,这个谚语代表一个真正的范畴,但这个范畴的成员列表显示,里面的情况虽然变化多端,但都有可能用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来表达。

凯蒂:(受到震动,但仍有信心)我不得不说,安娜,你的观点有道理。我承认一些范畴的成员区别相当大。但是,我仍要坚持我的观点,因为我相信对强有力的类比来说,区别是必需的;对强有力的范畴化来说,区别的存在则可有可无。

安娜:得了吧,凯蒂!你真的相信你的两个大拇指不相似,而你的大拇指和大脚趾却有些相似,而且你的大拇指和你的小脚趾更相似?我觉得这是倒向我!让我说得明确点。一些类比非常简单、非常普通,因为它们连接的物体或情境看上去非常相似。正是这样类比的建立才使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请你再想一想前面刚讨论过的陌生的台阶、门铃、门把手等。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在新环境和过去经历过的环境之间作类比。我们并不把更高的价值赋予更遥远的联系。事实上,从记忆中获取的先例越接近新的环境,对建立起来的类比就越有信心。类比的实用规则是“区别越少越好”。而这恰恰是你提出来的范畴化规则。这个规则同样适用于普通的日常类比。无意识的、不可压抑的通俗类比充斥在我们周围。这些类比并不包含任何巨大差异。每当你说“我也是”的时候,你就是在使用类比。

凯蒂:但是,安娜,谁会为建立这样的类比感到骄傲呢?它们那么平常,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安娜:我同意。但是没有任何规定说每一个有用的类比必须值得骄傲。不可否认,这些平常的类比不会让人感到骄傲;它们与那些高度抽象、微妙、让人叹为观止的类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使如此,它们毫无疑问也同样属于类比。把你我的宠物狗、餐桌、手肘联系在一起的类比,都是完全正常的类比,即使它们不能带给我们深邃的智慧。

既然讨论到了这里,别忘了第3章中的类比,它把我的眼睫毛和你的眼睫毛连接在了一起。因为有这个类比,我可以告诉你我是怎样把讨厌的眼睫毛从眼睛里弄出来的(你也把你的弄出来了)。类比的事物之间可以有许多表面的相似之处,也可以有许多表面的差异。考察相似和差异可以确定类比的微妙和深刻程度。深刻的差异经常出现在抽象范畴中,但在具体范畴中却很少见。同样,巨大的差异在深刻类比中是标准,但在普通的日常类比中却很少见。那些简单而不可或缺的类比,就像那些简单而不可或缺的范畴化一样,包含着显而易见的相似,而且不需要多少相异就可以成立。

凯蒂:好吧,算你正确。我明白了范畴化和作类比一样不需要多少差异就完全可以存在。就这样吧。但是,现在我们要面对作类比和范畴化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因为有这个区别,谁也不会将二者混淆了。

安娜:我迫切地希望听到你提出的新区别。

范畴化 / 类比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