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一个给心理学带来恶劣影响的朴素类比

2021年10月1日  来源:表象与本质 作者:[美]侯世达;[法]桑德尔 提供人:zhaotou97......

一个给心理学带来恶劣影响的朴素类比

你是不是觉得把朴素的范畴化,例如乘法是反复的加法,或者除法是均分,当作类比有一定困难?我们汇聚了众多论据,像用篦子一样梳理了许多情境,在苦口婆心地解释之后,或许在你的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个细微的声音坚持说:“抱歉,但范畴化和作类比毕竟不是一回事。基于共享的抽象特性,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之间架起一座心理桥梁,这样的活动与看见某物并认为它属于某个熟悉的范畴,如桌子,这样的思维活动性质差别很大。”

为什么这么多人,或许包括你在内,都有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强烈地抵制我们的观点:在事物之间作类比和把事物归类是同一种活动吗?为什么你的心声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还没有逐渐销声匿迹呢?它为什么没有让你把我们列举的旨在说服你的各种理由听进去呢?

讽刺的答案是,人们难以接受这一命题的原因可以用这个命题本身来解释:坚信类比和分类是两个不同过程的观点源自关于范畴性质的朴素类比。这个声名狼藉的朴素类比长期以来一直在阻碍着类比和分类研究的进展。书中已经提过,现在让我们再引用一次:

范畴是盒子,范畴化是将事物放入盒子里。

这就是关于范畴化的日常的朴素观点。现在一起认真想一想这个观点。

如果范畴真是盒子,如果真有可靠而准确的途径把事物归类到盒子里,那么就完全有理由将这两类思维过程区分开。一边是范畴化,一个严格而精确的规则系统,令人信赖地把心理事物放入恰当的盒子里;另一边是作类比,一个主观而错误百出的技术,在没有内容和容器关系的心理事物之间想象出不可靠的桥梁。

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如在本书中反复强调的那样,“范畴化=将事物放入它们自然归属的盒子里”,这一信念纯属误导,因为范畴化和作类比完全一样,主观、模糊而不确定。范畴化可能因人而异,可能完全错误或部分错误,可能深受知识、以往经验、偏见、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目标的影响,可能随地方环境或国际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此外,范畴化可以和类比一样抽象,可以是非言语的,可以是明确用言语表达的,也可以是模棱两可的,等等。

事实上,新近的研究已经充分表明了上述观点,范畴即盒子的旧观点通常被称为“范畴的传统观点”。在认知科学领域几乎已经没有人持这种观点。传统观点基本被看作一个发展阶段的产物,有历史意义,但已经被更先进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所取代。

然而,“范畴即盒子”的朴素类比仍然具有诱惑力,引诱我们成为一个几乎不可抗拒的信念的牺牲品,也就是所遇到的所有物体和情境都有一个它们特有的、专属的范畴,而这一范畴就是它们的内在的真正特性。回忆一下老马买的东西。它在许多范畴之间蹦来跳去,包括易碎品接灰器蜘蛛窝蝌蚪之家。尽管如此,它似乎真正只是一样东西,即一只玻璃杯。这个标签才是它的真正的内在特性。那个没有说出来的朴素类比,“范畴即盒子”,暗示世界上每一样东西,就像老马的玻璃杯,有一个它自己专属的、恰当的盒子,某物和它的自然的盒子之间的联系为世界上所有人的头脑所共享,而这也就是世界的属性,与思维或心理学没有任何关系。根据这种观点,范畴特性不但存在,且准确而客观。

这些年来,这个阴险的“范畴即盒子”的格言潜藏于许多科学研究之中,进一步强化了作类比和范畴化之间存在着清晰区别的印象。事实上,这种范畴化的观点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统治了数十载。虽然人们采用了更加复杂的术语来表述这个观点,但它与“范畴即盒子”的格言从本质上看没有任何区别。它用从数理逻辑借来的术语复述上述格言,要成为一个心理范畴的成员,必须拥有一组“充要条件”。某实体要成为某范畴的成员当且仅当它具有所有这些特性。这样,每一个范畴盒子都必须是定义准确的,必须拥有严格而不可渗透的围墙。在这种范畴理论中,没有成员符合程度的余地,亦不考虑加之于范畴成员身上的环境效果。这种错误但普遍存在的理论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埃莉诺·罗施发表了关于范畴化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之后才终于被推翻。

那么,在终于从这一格言里解放出来之后,今天的研究人员是怎样看待作类比和范畴化的呢?二者之间的区别何在,人们对此观点一致了吗?听一听顶尖权威是怎样说的吧。托马斯·斯波尔丁(Thomas Spalding)和格雷戈里·墨菲(Gregory Murphy)写道:“范畴让人们把新鲜事物当作熟悉的事物那样对待。”8此外,玛丽·吉克(Mary Gick)和基思·霍利约克说:“类比可以让我们把新事物看成熟悉的事物。”9如果说这两个陈述之间有什么区别,我们看不出来!或者,引述凯瑟琳·克莱门特(Catherine Clement)和德瑞·金特纳(Dedre Gentner)的话:“在一个类比中,熟悉领域被用来理解新的领域,特别是用来预测这一新领域的各种情况。”10而约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则说:“如果确定某物属于某个特定范畴,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该物的许多特征。”11同样,这些有关所谓不同过程的描述听起来完全一样。

这些专家的定义大部分重合。这证实(假如我们需要证实的话)了作类比和范畴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并为我们的辩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们说明,认为作类比和范畴化是两种过程的观念是一种幻觉。但是,如果有人仍然要较真,争辩说如果把作类比和范畴化的定义彻底考察一遍,或许可以发现它们果真是两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过程。事实上,本书后面有一段对话,将在那里仔细考察这一可能性。希望那段对话不但是本书的结语,也能够彻底终结这个话题。

假如你在读到这里之后仍然不情愿接受我们的观点,请放心,你肯定不是一个人,因为这一领域的专家甚至也经常成为这一朴素类比的幻觉的牺牲品。事实上,就连我们自己,本书的作者,最热心的鼓吹者,也会偶尔跌入一直在警告读者不要掉入的陷阱!是的,我们也不时受骗,因为这个范畴即盒子的幻觉太诱惑人。下面的辩解或许会让亚里士多德的内心深处感到温暖:

人类创造朴素类比。

类比专家是人。

--------------------

所以,类比专家创造朴素类比。

任何领域的专家,心理学、数学、物理学,或者任何其他学科的专家与常人一样,他们不属于另外一个不同物种。他们也创造朴素类比,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也在职业生涯中,甚至在他们最拿手的概念中。

简言之,我们同情仍然对范畴化和作类比的性质持怀疑态度的读者。这毕竟是一个反直觉的观点。面对一个颇具欺骗性的朴素类比,他们内心冒出一个声音,不停地对他们轻声耳语:“这不对!这不对!”但是,我们仍抱有一线希望,但愿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能让一些持怀疑态度的读者回心转意。

无论怎样,说起后面的内容,早该从朴素类比构建的、经常令人困惑的世界移步到类比在科学发现中所起的令人赞许的贡献。然而,即使如此,难道就能远离朴素类比吗?

类比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