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不由自主的类比关系

2021年9月28日  来源:表象与本质 作者:[美]侯世达;[法]桑德尔 提供人:zhaotou97......

不由自主的类比关系

很多语言里都有谚语用来形容“某些类比实在难以被忽略”这样的情况,比如土耳其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德文和法文。法文中有谚语云,“Il ne faut pas parler de corde dans la maison d’un pendu”,意思是,“不要在有人上吊自杀的家里提到绳子”;在英文中,也有同样意思但较少使用的谚语,“One mustn’t speak of rope in a hanged man’s house”,甚至还可以说,“One mustn’t say ‘Hang up your fish所代表的范畴,它暗含的边界在哪里呢?

假设我们放宽这句谚语的适用范围,比如,不要求实际的行为是负面的不良行为,而是任何行为都可以。这时,谚语的意义大概就变成:“不起眼的小行为将会发展成大行为”。这意味着,小时候向乞丐碗里投下一毛钱硬币的小孩子,长大后可能成为一个慈善机构的领导人;或者说小时候学习某种乐器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流的音乐家。这些行为也能用此谚语概括吗?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我们引申得太过了,因为用这条谚语来形容积极向上的好行为,并且完全不管之前发生和之后发生的两件事之间是否相似,都不是此谚语的真正含义。这就好比除了用“椅子”这个词描述人类文明数千年所造的所有椅子之外,还把它用在其他无数个人可以坐的物体上,因为人几乎可以坐在任何物品上面,所以它们就都是“椅子”,但此时,“椅子”就已经失去了它最有用的意义了。这一切告诉我们,对一句谚语所能描述的情景都有一个最适当的概括,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泛,甚至宽泛到了近乎荒谬的地步。

倘若听到这句谚语却仅仅只想到偷窃的情况,那的确是太狭隘了。因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向罪恶深渊滑动了多少,也就是从“小恶”滑向了差不多同类的“大恶”。想必该谚语的目的是让人们提早防范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免得任由它们发展,以至无法掌控。“把坏行为扼杀在萌芽中!”大概就是这句谚语给我们的忠告吧。

但是,如果我们把谚语中的行为从坏行为扩展引申到好行为,那么防范这些行为就完全没法解释了。因为我们不需要预防好行为,不需要“将好行为扼杀在萌芽中”。毫无疑问,我们当然也可以想象出一个上坡,小善逐渐滑向大善,但这并非该谚语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我们真的这样理解,那么就是忽略了此谚语的重要信息。而忽略的原因是因为理解时我们对此谚语的含义进行了“抽象”,而“抽象”的定义就是要略去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信息。但这并非情有可原,因为如果我们在“抽象”时不注意谚语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图,那么谚语的中心思想迟早也会被一同忽略掉。这时,在“抽象”过程中我们犯的小错误很可能就滑向一个大错误了。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扩展引申,首先略去由“小”滑向“大”这个意义,“然后再把谚语中“偷”或者其他的行为动作也忽略掉,那么这句谚语剩下的就只有“一件事导致另一件事”这个含义了。如此极端的抽象之后,这句谚语就能用来描述所有因果关系了,但是这种抽象又有什么用呢?该谚语原本的丰富内涵已经消失殆尽。实际上,抽象到这种程度之后,“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就变得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没有多大区别了,因为二者都是用来描述某一原因导致某一后果的。

顺着抽象的阶梯一层一层地抽象下去,有时候是智慧和思维灵活的体现,但如果抽象过头,就会变成空洞而肤浅的游戏了。倘若在理解谚语时总是玩这样的游戏,那么我们对谚语的理解就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到头来,这种抽象过头的行为和追求字面意义过头的行为就没什么区别了,因为把任意两件事用类比联系起来,与无法在任何两件事之间找到类比一样,都毫无意义。

因此,抽象总得有一个最佳的程度。如果还没到那个程度就停了下来,我们就把许多本来可以用该谚语描述的场景排除在外了,比如幼儿园里不时冒出脏话的小朋友多年后成了某个人的脾气暴躁的配偶;与此相反,倘若抽象过头,那许多不该用这个谚语的情况就鱼目混珠地进入了该谚语的范畴,比如6岁时卖汽水挣了三块钱的小孩到60岁时成了软饮界的亿万富翁。

在说谚语的时候抽象过头,就好比有的人把身边所有的事物都说成“那个”“那个里面”“那个地儿”。所以他们有时会说出“抽象派”的语言:“那个在那个地儿的那个里面。”其实他们想说的无非是“感冒药在卧室的床头柜里”。这两个句子相比较,我们肯定更喜欢后面这个细节表达更充分的句子,不过也有可能因人而异。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蓝精灵》这个动画片。在美国版的《蓝精灵》中,蓝精灵们有一个非常简单但却极为抽象的词库。在它们的词汇中,所有的名词还有其他一些如动词、形容词、副词都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smurf”。所以片中人物可能高兴地喊道:“We’re off to smurf a smurf tonight.”,也许这就是它们的谚语。这就好比有一部中文动画片叫《那啥》,里面所有人物的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都只有一个抽象的词“那啥”。所以片中人物可能高兴地喊道:“我们那啥地那啥了!”其实他们想说“我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一个那啥那啥不那啥”就是他们的谚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对蓝精灵来讲,这些句子恐怕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对我们来讲,则抽象得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词汇过于抽象,也就是语言中能表达的概念太少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在不同范畴间作出的区分实在是太少了。就好比在高海拔的山上,氧气就成了稀有之物。抽象有可取之处,我们会适时指出。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的范畴,那么思考就会变得像在珠穆朗玛峰上呼吸一样困难。

从针到金,从小河到江海

就算我们忘记了那些偷针或者偷金的人,在我们身边仍然处处可见小事或小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毕竟,现在的成年人也曾经是个孩子;今日的大型跨国公司也曾经是家小作坊;苹果公司在成为一代传奇以前也就是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捣鼓出第一台苹果电脑的“车库”;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也是在门洛帕克一个简陋的车库里创立了谷歌公司;爱因斯坦在发现相对论之前也是从最基本的读书写字开始学习的;登顶珠峰的人也曾爬过小山丘;伟大的友谊往往也是由双方试探性的好感发展而来;音乐大师也曾经是不识五线谱的菜鸟;每位国际象棋大师也得从最基本的规则学起;惊人的科学发现在带来巨大的科技进步之前也只是对现状有些微小的改进……所有这些都和偷针变成偷金相去甚远,但它们仍然得有一两个谚语来描述,这些谚语同样应该代表一个丰富的范畴,就像其他谚语一样。

怎样才能把“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转换成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谚语呢?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要突出我们希望这个范畴能表达的核心观点,也许有好几个意思接近却又各不相同的谚语都可能用得上,最有概括性的要算:大事都是通过“放大”小事得到的。

因此,这种“放大”可能就是将很多小事加在一起而得到的:小事的“和”就成了大事。有好几条谚语都有这样的含义,比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前两句是从正面的角度讲,后一句则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一件件小事情,就成不了大事情。不过,总而言之,它们都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当把许多毫不起眼的小事聚集在一起,就能产生具有巨大能量的大事。

但是,这其中都没有提及时间的流逝。如果我们想找到与“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对应得更好的谚语,那么就应该强调一件好事缓慢而持续地由小变大的过程。于是就有了《荀子·劝学篇》中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还有不少类似的谚语或者成语,都是表达许多小事经过长时间一个接一个地积累之后,就能完成一项伟大的目标。简单说,就是跨越时间的积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滴水成河”,等等。最后,还有一个与前面这些不同的具有一点破坏性的成语:“水滴石穿”。

在英文中,从语义上把“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完全颠倒过来的还有这么几句谚语。它们都从一个侧面生动描述了美国大学的捐款制度。比如,“今日给小费之人,明日捐大款之爷”(A little giver will one day a grander giver be.)、“今日捐赠一本书,明朝修建图书馆”(Someone who donates a book today may donate a library tomorrow.)、“给他百万之好处,巧取百亿之捐款”(Bulter up a million, smile and snag a billion.)。最后,我们可以将“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改成这样:“小时捐针,长大捐金。”

短语 / 类比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