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突围技能二:成为最优主义者

2020年7月12日  来源:引爆执行力 作者:夏靓 提供人:pigu61......

我们在前文提到过完美主义的危害。在这一节,我们来具体地讨论一下完美主义的问题。

首先,你觉得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吗?

不要急着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完美主义”有时候不是一个褒义词。

我见过很多以完美主义者自居的人,特别是在面试的时候——你们都知道的,无论是企业、项目、活动还是组织,面试官都很喜欢问一些例如“你觉得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来“为难”你。有些人想方设法地去避开对自己不利的答案,干脆抖了个机灵,回答道:“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追求完美了。”

然后应聘者被淘汰了。

完美主义者的特征

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当然是有许多好的特征的,比如说:

认真负责,希望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想要完美地完成任务。

对待自己严格且高标准。

负责、勤奋、独立,且具备一定的领导力。

不爱享乐,业余时间往往用于自我提升。

从优秀地完成工作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

乐于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听上去很不错对不对?但他们的缺点也同样一箩筐:

爱批判:既批判自己,也批判别人。

性格急躁紧张,控制欲强,自以为是。

认为凡事只有“对”与“错”两面,所认知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

总想把事情做对、做好,无法接受失败。

锋芒的外表下郁郁寡欢。

往往都有拖延症(因追求完美而缺乏效率,因没有做好准备而拖延,因细节卡壳而拖延,因害怕失败而拖延,等等)。

你对号入座了吗?也有可能,你帮你的同学、同事、领导等对号入座了……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曾经在著名的课程《幸福课》上专门用整整一节课来讲完美主义的危害,以及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心态。

他给完美主义的定义是:“表现为我们在生活中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尤其是在我们最在意的方面。”

完美主义者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他们认为,做事情是一条笔直的线,稍微有一点偏差,那就是失败。没有做到最好,那就是最差。要么卓越,要么平庸,没有“还不错”这个选项。

但实际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没有一个的成功不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成功往往都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些事情,完美主义者并不是不懂,但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难以意识到,更难以接受。

绝大多数的完美主义者最终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落入平庸,而优秀的完美主义者虽然可以做出伟大的成就,但他们无法感受到幸福,没有令人愉悦的人际关系,也很难感受到生活本身的快乐。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完美主义倾向的名人。

达·芬奇有着典型的完美主义人格。这位精通绘画、音律,还喜欢搞科技和发明创造的大师,其实是个完美主义拖延症患者。他一生留下的画作不到20幅,这其中便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世界名作,前者耗时3年完成,经常带在身边随时补两笔,后者更是反复打磨了14年之久。

看到这些,你可能会非常敬佩达·芬奇:真是太用心了!能如此费心力地对待自己的作品,难怪他是大家!

但是,你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达·芬奇可把“甲方”给坑惨了。要知道,《最后的晚餐》是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托达·芬奇创作的。就在这时,达·芬奇的完美主义人格开始起作用了——他觉得当时普遍采用的“湿壁画技法”不好。为什么不好呢?因为不能反复上色和修改。完美主义的达·芬奇可是要改上很多稿的。

于是他采用了木版画的绘制技法,还因为各种原因整整拖延了3年才交稿……让作为“甲方”的圣玛丽亚修道院也很无奈。

达·芬奇可以靠才华“硬刚”,那是因为人家是天才,你总不能也学他“硬刚”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扭转完美主义人格呢?

最优主义者的特征

完美主义人格并非完全的差劲,它也给我们赋予了一些好的性格与习惯,那些激情、创造力、领导力、高标准,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不断奋斗、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体。所以,我们并非要彻底地改变自己,我们只是想摒弃那些影响我们生活、使我们变得不幸福的一部分。

泰勒博士在《幸福课》上提出了一个改进方式:从完美主义者,进化成一位最优主义者。

最优主义者的特点是什么呢?

依旧朝着“完美”的结果而持续努力,但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螺旋上升的。

不再恐惧失败,哪怕面对暂时性地停滞乃至倒退,都能保持冷静。

把失败看作良好的反馈,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不再教条、苛责地对待自己和队友,而是学会接纳他人的意见,宽容对方的错误。这种宽容,也源于对事物螺旋上升这个事实的接纳。

不再设置过高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开始有了“不错”“优秀”等概念,做到完美会很开心,但做到“不错”也不会认为是失败,依旧能肯定和接纳自我。

看到了吗?最优主义是对完美主义的升级,它没有摒弃掉完美主义的优点,却将缺点的那一部分做了优化。

认识到“足够好了”

很多完美主义者无法做出改变,是因为他们一点也没感觉到“完美主义”不好,他们其实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但同样的,当他们真正意识到完美主义是存在问题的之后,他们就比较容易开始改变了。

完美主义者最大的问题就是:

极端。

焦虑。

他们对人也极端,对事也极端,非黑即白的二分式思维特别幼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焦虑,事情做不好自然焦虑,事情做好了,他们就开始焦虑下一件。

所以,想要进化成一个最优主义者,最重要的就是改掉“极端”和“焦虑”这两个坏毛病。更进一步说,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认识到“足够好了”这个概念。

你知道吗?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如果你身体健康、有活力,那你就胜过了80%以上的人,也“足够好了”。

“足够好了”这件事,并不是“差劲”,更不是“中庸”,而是“很不错”。接纳足够好的自己,朝着最优主义者的方向前行,你才能慢慢改变极端和焦虑的现状。

具体到做事上,你还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1.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你总有不擅长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把“完美的目标”换成“我可以达到的不错的目标”,更能激励你开始行动,并持续给你正向反馈。

2.遇到瓶颈,先跳过

完美主义者喜欢给自己定条条框框。他们会设置一个“完美”的流程,如果偏离了这个流程,完美主义者就很崩溃。但其实做事情不一定是“串联电路”,还有可能是“并联电路”,不是非要按照既定的顺序才能完成。所以,在遇到瓶颈时,不妨先跳过,去做下一件事情,等到其他问题都解决完了,再回来搞定那些复杂的东西。这样可以防止自己因为瓶颈而产生拖延症。

3.修正错误就像改漏洞

完美主义者很害怕犯错,尤其害怕当众犯错,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太在乎自己的感受,以至于没有意识到其实所有人都会犯错,犯错其实是最普通和常见的事情。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错误吧!完美主义者可以把它想象成修改漏洞。在程序正式对外发布前找到了漏洞并提前改掉,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4.每一次解决问题都是自我成长

完美主义者都希望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最优主义者往往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要知道,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好。那在这个过程中,你便离“最好的自己”又近了一步。所以,不妨把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目标,让心态更轻松、更积极一点,不断地实现自我成长。

与完美主义者相处

正在看这本书的你,或许并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你也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家人、同学、同事、领导……你一定饱受他们的烦扰。那么,我们要怎样和这些人相处呢?

往往我们都会采取一些不太合适的沟通方式,比如说,最常见的是据理力争。

我们往往会直接说:“你这样是不对的。你太追求完美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或者说:“你不要那么极端和死板好不好?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你不要怕犯错误。”

相信我,他们一定不会理你的。因为我就曾经这么干过,还失败得很彻底。

更多的时候,你还会被怼回来:“我不是极端,我只是要求高,要求高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甚至会有领导直接批评你说:“你这是在给做不好事情找理由。”

最后的结局就是:你们完全沟通不了。

更糟糕的是,如果我们对完美主义人格稍微有一些了解,那我们可能会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直接分析对方的问题所在。你毫不避讳地告诉别人:“你这个属于完美主义人格,你的内心十分焦虑,你的动机是你害怕挫折和失败……”对方恐怕要抄起鞋底往你脸上砸了。

面对提太多要求,让你心累到极点的完美主义者,你需要遵循以下3个步骤:

步骤一:表明态度。

步骤二:不要加剧矛盾。

步骤三:鼓励对方改变。

完美主义者追求形式和结果的双重完美,所以他们可能会忽略效率,制订不切实际的目标。因此,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你的态度:

把事情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比追求完美更重要。

比起形式上的按部就班,你更在乎结果的有效性。

把你的态度有理有据、温和平静地表达出来,是第一步。

这个时候,对方有可能会接受你的意见,也有可能觉得跟你“讲不通”,被你触怒。万一发生的情况是后者,你千万要记住,不要加剧矛盾。正因为对方极端,才无法接受你的正当要求,所以在对方消化不了的时候,不要正面起冲突。这是第二步。

有一部分完美主义者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的性格,从而进行反思。他们很难被他人改变,却可以进行自我改进。当他们自己开始主动改变时,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但是正因为他们极端,所以他们在改变过程中会走弯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完美主义者很喜欢“断舍离”这个概念,不是断舍离本身有问题,而是这群人真的能把东西扔到没什么可以扔为止——这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断舍离过了头,有些必需品也被他们一股脑儿地扔掉了。于是,他们就会陷入一种挫败感。

这种挫败感可以出现在方方面面,生活上、学业上、工作上等等。作为家人、好友、同学、同事的你,在这时候千万不要打击对方的热情,而是利用我们所说的第三步:支持他,鼓励他,让他不要挫败,继续努力去变好。这样他就可能平静下来,然后再一次去尝试改变。

我们遇到的完美主义者不一定是可以远离的,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伴侣、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如果你不幸因此遭到困扰,却又希望找到一条可以好好交流的路径,那么不妨试试上面说的这“三步走”方式。

执行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