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交叉的无差异曲线

2020年7月16日  来源:赢家的诅咒 作者:[美]理查德·泰勒 提供人:yandang18......

交叉的无差异曲线

微观经济学的首要观念之一就是,两条无差异曲线绝对不会交叉。这个结果依赖一个隐含的假设:无差异曲线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拥有x,对于保留x或是拿它交换y,感受没有差别,那么当他拥有y时,拿来交换成x,他应该也觉得没有差别。然而,如果损失规避出现,这样的可逆性将不再成立。克莱齐(Knetsch, 1990)以实验论证了这一点。一群受试者收到五支中价圆珠笔,而另一群受试者收到4.50美元。然后他们会收到一系列的报价,他们可以接受或拒绝。这些出价是设计来找出无差异曲线的。例如,拿到圆珠笔的某人会被问到是否愿意以1美元的价格出卖一支笔。在实验最后,从被接受的出价中(包括原始分配值)随机选出一个价格,决定受试者支付多少钱。在被接受和被拒绝的出价之间画出一条线,克莱齐可以为每个受试者找出一条无差异曲线。然后他画出两组人(开始时得到圆珠笔和开始时得到现金的两组人)的平均无差异曲线。如图5–1所示。两条曲线相当不同:对一开始得到圆珠笔的那些受试者而言,圆珠笔的价值高于那些一开始是有现金的人。因此,两条曲线相交了。[1]

图5–1 交钱叉的无差异曲线

是什么造成这些“瞬间的禀赋效应”?拿到礼物的受试者真的比那些没拿到的人更珍惜这些礼物吗?列文斯坦和卡尼曼(Loewenstein and Kahneman, 1991)最近的一个研究探讨了这个问题。63人的班级中,有一半的学生拿到圆珠笔,其他人拿到的则是可兑换不特定礼物的代币。然后,他们要求所有参与者对后续将作为奖品的六件礼物,按照吸引力排名。最后,所有的受试者可以在一支圆珠笔和两条巧克力之间做选择。就如同之前的实验一样,这里有禀赋效应存在。那些一开始的禀赋就是圆珠笔的受试者,有56%的人选择了它,但是另一组的其他受试者却只有24%的人选择了圆珠笔。然而,在做吸引力排名时,禀赋为圆珠笔的受试者并未将圆珠笔列为吸引力较高者。这显示禀赋的主要效应,不是在强化拥有的物品的吸引力,只是强化了放弃它的痛苦。

禀赋效应 / 损失规避 / 现状偏见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