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功利主义

2020年7月19日  来源:享乐主义宣言 作者:(法)米歇尔·翁福雷 提供人:heidong86......

实用的功利主义

何处是哲学的舞台?不是大学校,不是大学,也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场景,面向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场景。在场景中的概念、观念、理论,完全不同于唯心主义中的概念、观念、理论。存在的思想中,没有对词的崇拜:字词是用来交流、沟通、表达的,而非用来分裂。理论会提出实践,其目标就是实践。若非如此,理论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按唯名论的逻辑,词句以功利的方式发挥作用,它们只是实践工具而已。无一例外,没有对词的崇拜……

我赞成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而非其敌对的姊妹:唯心主义的和概念性的哲学。唯有前者才能让存在的计划成为现实。但在继续深入之前,要澄清一下这两个概念,因为在经典传统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都饱受双重含义之苦,跟哲学中许多有歧义的概念一样:如唯物主义、感觉主义、犬儒主义、伊壁鸠鲁主义、诡辩派、怀疑论,如此多的概念在哲学辞典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但都带有“低俗”的色彩。奇怪的是,第一种含义通常遭到第二种含义的指摘,但似乎又是彼此的解药……

“唯物主义者”便是如此:在哲学家看来,是指那些认为世界可以被归结为某种纯粹简单物质的思想者;但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指的就是那些一心积攒物质财富的人;“犬儒主义者”也一样:他一方面是锡诺普的第欧根尼的门徒,绝对禁欲和极简道德的信徒,另一方面又是毫无信仰、玩世不恭的粗鄙之人;还有“伊壁鸠鲁学说者”,一方面用来指伊壁鸠鲁的门徒,追求简朴生活和禁欲主义的人,但同时又指那些庸俗的粗人和享乐之人;“诡辩者”是在方法论上奉行观点主义之人,但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个词指的就是那些只会玩弄诡辩伎俩、不择手段获取胜利的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哲学家们所知,功利主义直接继承于伟大的思想家杰里米·边沁,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理念则被奉为功利性的标杆,他提出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正是伦理学的基本点。前者所写的《义务学》(1834)以及后者所写的《功利主义》(1838),共同奠定了功利主义这一强大思想的基础,但毫无疑问,这一思想遭到了唯心主义传统的排斥。在这些盎格鲁-撒克逊人看来,哲学不是晦涩难解的思想,而是明了、精确、易懂的,不包含任何形而上的先验原则,而是拥有能对日常生活、对最普通的现实产生影响的智慧,这一点在经院派眼中是天大的罪恶。

对一般人来说,功利主义谴责的是谋求私利的行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它无法做到慷慨和不计回报。如果某一政策、思想或经济具有这样的特点,那么就是自私的,是不关心他人的,只在乎即刻具体的结果。但它还带有一点犬儒主义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色彩:功利主义者的目标和想要的东西就是眼前利益,是物质的、可感的、即刻的和普通的利益。然而,这两方面合在一起又明显与边沁或穆勒的初衷相对立。因为在第二种情况中,只有单独个人的即时而微小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呢?

实用主义也如此。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流派看问题的视角是认知和理性结果。换句话说:这一新的实证主义提出了一个有关真理的理论,它摒弃了唯心主义者的绝对,推崇认识论的相对性。1878年,当皮尔斯在一篇题为“怎样阐明我们的思想?”的文章中创造“实用主义”这个词以及阐明相关理论时,他所提出的是一个真正的内在哲学的基础。这与“无法从唯一的实践角度看问题”没有任何关系,与“无法从预期结果看问题”也没有任何关系……

我所推崇的实用功利主义需要回归到哲学的结果主义:不存在绝对真理,没有好、坏、真、美,也没有孤立存在的正义,要视明确而清晰的情况而定。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视情况而定的享乐主义——一边向自己的计划前进,一边获得愉悦的结果,这样难道不好吗?这样的想法在边沁的作品中已初见端倪:思考要以行动为根据,行动则要相对地以行动效果为目标。

智慧 / 哲学 / 功利主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