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整体看事情

2020年6月3日  来源:反常识经济学:为什么常识会撒谎 作者:史蒂夫·兰兹伯格 提供人:zhongzhi83......

整体看事情

有时候,当你以一个经济学家的眼光看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完全不知道普通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有一次,我在一家顾客爆满的熟食店排队——需要取号来等——当手持37号的女士决定放弃并走出队伍时,她随手把票给了45号。我听到前面有个人说“她没有把票扔了,而是转给他人,她人真好!”然后有几个人附和着点头表示认同,让他们高兴的是宝贵的资源没有被随意丢弃,而是被保留了下来。

就在那一刻,我完全不确定是不是非得有个经济学博士的文凭才能明白:让其中一个人向前挪八个位,就意味着有八个人得向后移一位——这并不会改变唯一起作用的事情,那就是每分钟接受服务的顾客人数不变。我急匆匆赶回家,找那些非经济学专业的朋友探讨,令我欣慰的是,我发现除了那个熟食店的顾客外,其他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事实。

但是这其中潜在的错误——人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得整体看事情——以我个人经验来看,便是造成经济错误的唯一最大的根源。政治家们总是向人民承诺要通过控制医疗、住宅和高等教育的价格来使其更广泛地惠及更多的人;经济学家们就头疼了,这多出来的医生、房子和教室要从何而来。通过降低价格并不能加快医疗保健的队伍,就像交出手里的票也不会让排队的速度加快一样。

这个错误的想法会延伸至一种偏见,即某些人大量财富的积累会导致其他人变穷。事实上,正好相反。那些企业大亨通过股票、债券和外汇积累了大量财富,而不是整日挥霍无度,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留给了你我。如果有更多的人能明白这一点的话,人们对披着“经济刺激”外衣的承诺,实际却鼓励他人谋取公共大饼中更多的份额来填饱私人胃口的热情就会大大减弱。

据我看来,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和他的同事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所做的一系列实验不过是在强调人们不能整体看事情这一基本谬误。一开始,他们把实验对象安置在一个单独的小屋,交给他十张一美元的钞票,然后请他把部分钱转交给隔壁小屋的陌生人。

结果如下: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受试者把全部的钱都留下了。也就是说,人们不喜欢把钱交给完全陌生的人。到目前为止,都是这样的。施舍钱财似乎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要把钱给一个可能本来就很富有或者很幸运,或者说很讨厌的陌生人,而你本来可以,比如说把钱捐给拯救饥饿儿童的基金组织?

在下一轮实验中,受试者被告知转交到陌生人手中的钱会翻3倍。你拿出1美元,那个陌生人就会得到3美元;你交出2美元,他就会得到6美元。

现在突然一下子大量的钞票被转交出去。每个受试者平均交出3.63美元以上(这钱来自最初手里的10美元),因此每个陌生人得到了10.89美元。

乍一看,这样做很有道理。人们喜欢做好事。他们不愿意拿出1美元来给别人,但是他们愿意付出1美元,而使别人得到3美元。这是经济学家的黄金法则!

而它偏偏不是。[1]把钱从一个房间移交到另一个房间并不是一种生产性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财富。陌生人手里拿到的每一分钱都来自某一个别的人——在这个例子中,这个钱很有可能就来自支持这一实验的纳税人。

幼稚的理解就是受试者拿出的1美元将创造出额外2美元的财富。正确的理解是受试者拿出的这1美元得到了一种特权,迫使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纳税人)把2美元交给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但是在没有任何关于这些陌生人信息的情况下,你为什么要关心钱去了哪里呢?也许就是有人喜欢把别人的钱四处周转呢。

更有可能的是,受试者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即便没有任何生产性的活动,财富也能凭空产生。换句话来说就是,他们已然忘记了我们应该用整体观点看事情。想到这些人也有投票权,这就有点发人深省。

思考 / 整体 / 比喻 / 想象力 / 成本 / 大局 / 观念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