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16章 为什么电影院的爆米花要更贵,为什么显而易见的答案总会出错

2020年6月2日  来源:反常识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游戏 作者:史蒂夫·兰兹伯格 提供人:zhongzhi83......

这是一个反复困扰经济学家的问题,就连伟大的经济学家也为它辗转反侧,然而它也成就了前者辉煌的事业:为什么电影院的爆米花卖得特别贵?

实际上,我不太清楚电影院的爆米花究竟算不算贵。5美元一袋,当然不便宜,但其中可能包含许多你看不见的成本。[1]不过,我们至今都没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为什么电影院的爆米花比糖果店的贵几倍。在糖果店,你只需花三分之一的价钱就能买到同样包装的爆米花。因此,我们的确有必要花费精力考察一番,电影院是否从中攫取了暴利,以及究竟原因何在。

或许你认为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你在电影院,所以爆米花卖得贵,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如果镇上只有一家糖果店,而且只可以在那里买到爆米花,它的价格也会是5美元一袋。你在电影院时,影院小卖部就如镇上唯一的糖果店。不过,你在电影院时,许多事都是老板说了算。比如,洗手间也归他所有。为什么他没有向你索取巨额费用使用洗手间呢?从售票处到外厅,从外厅到观影大厅,直到门口,都由他说了算。为什么这些地方没有收费站呢?当你穿过门口,为什么没人向你收入座费呢?

答案很简单,经过售票处收10美元,坐下再收2美元,还不如直接在售票处收12美元。只要老板认为应该向你收费,他可能在一开始就会一口气收够。

入座费如此,爆米花亦如是。我去看电影时,买票付10美元,买爆米花付5美元。如果我买票付11美元,买爆米花付4美元,或者我买票付15美元,于是免费得到一袋爆米花,我都很乐意。

上述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不过当然存在某些限制条件。如果电影票卖6美元,爆米花卖9美元,我可能只买票,不吃爆米花。而老板会想方设法避免这种结果。由于他不清楚我的心理价位,最好的做法是按成本价卖爆米花,将自己的垄断权用在电影票价上。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爆米花便宜,我可能会买两袋或者三袋,而不是一袋。如果我认为买爆米花的钱花得值,激发了支付意愿,说不定还愿意付更多钱买电影票。

因此,我给电影院老板的建议如下:如果爆米花的成本价为50美分,就卖50美分一袋。打个比方,我愿意花1美元买两袋,如果你认为我会心满意足地为两袋爆米花付6美元,不妨将多出的6美元加价到电影票上。在小卖部变着法子加价是错误的,它可能打消我多买一袋的冲动。如果我是你唯一的客人,那么这肯定是你最好的策略。如果你所有的客人都与我一样,它同样是最好的策略。但如果你的客人稍有差异,你也许要对策略稍加调整。如果有人不那么在意爆米花,你又想保住所有生意,或许应该只对电影票加价5.75美元,而不是6美元。无论如何,爆米花都应该便宜卖。

然而,如果客人大相径庭,那么你就有麻烦了。现在,愿意在电影票上“下血本”的观众可能会减少一半。让我们从头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尽管未有定论,在爆米花上加价至少有可能是解决方法之一。

如果客人非常相似,爆米花卖这么贵没有道理。因此,任何针对爆米花定价高的正确解释都必须基于客人的多样性。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解释提到了垄断,但没有提及多样性,肯定不对。

那么,正确的解释是什么呢?说起来,这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让我们先用一些简单的价格谜题热身一下。

首先,为什么老年人会获得这么多折扣?令人惊讶的答案是,他们收入有限。实际上至少在美国,给出答案的人发现,平均而言,老年人在所有年龄组中的资本净值[2]最高。更好的答案是,老年人有许多时间去商店讨价还价。如果你不给他们个好价钱,他们有的是时间在城里到处闲逛,以找到更好的买卖。

费城一家连锁超市的广告写道:“如果你在我们店里发现任何一件过期的奶制品,我们就免费送你一件同样的。”多年来,我的父亲一直“自作主张”,将在超市到处搜寻过期奶制品视为自己的全职工作。运气好的时候,他回家时可以带两盒新鲜酸奶与一大块奶酪。当然,他在退休后才有了这么多闲情逸致。你不太可能见到40多岁的人沉迷其中。一个愿意花3小时得到一盒新鲜酸奶的男人一定喜欢在购物时不停地比较价格。我的父亲能拿到折扣而40多岁的人却不可以,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有些40多岁的人比其他同龄人拥有更多空闲时间。因此,他们也应该是商场的目标受众。他们剪优惠券、寄退税表格,而你却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基于以上原因,不愁时间的客人往往能优先享受折扣——否则他们就将驾车在城里瞎转悠以找更好的买卖。

如果商场的目的只是吸引更多顾客,根本没必要印优惠券,只要降价就可以。相反,他们的目的是在吸引特定顾客的同时,需要其他顾客购买全价商品。如果每个人都剪优惠券,优惠券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剪优惠券的人没有共同点,优惠券也失去了意义。优惠券的价值正在于比尔·盖茨根本没时间捣鼓它,而我的父亲则有的是时间。

许多珠宝行愿意以旧换新,为什么?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它们会出售折价品。但是,回答错误。实际上,它们会扔掉折价品,因为要从中挑出好货实在太费精力。相反,他们的目的在于为目标受众提供折扣。最倒霉的客人——那些弄丢手表的人——往往要付全价。

家具公司推出免费送货,谁是受益者?答案:那些时间足够灵活,能在家里等待送货卡车的客人。换句话说,这群时间灵活的客人可以去其他商店讨价还价。折扣(免费送货是折扣的一种形式)往往针对的是对价格最敏感的客人。

热爱术语的经济学家用差异化定价[3]来描述自古以来的针对性折扣与价格敏感人群。类似案例不胜枚举。戴尔电脑曾经发布了一款高光笔记本电脑,针对小型公司的售价为2307美元,针对医疗保险公司的售价为2 228美元,针对联邦与地方政府的售价为2 072美元。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针对小型学院图书馆的年费为650元,针对综合大学的年费为6 600美元。戴尔与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做法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谁对价格更敏感。

顺带一提,学院与大学是全世界运用差异化定价最成功的地方。在有些学院,每位学生都会获得不同补助,换一种说法就是,每位学生都有“个性化定价”。麻省理工学院曾经向家长发送邮件,宣布学费与奖学金将同时上浮。我十分好奇,如果这封邮件写得足够直白,宣布将采用“升级”的差异化定价做法,家长的反应是否会与现在不同。

大学擅长此道,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掌握了“客户”的许多个人信息。网络营销商亦如此。你在网上买机票,销售人员很可能掌握了许多你最近的浏览记录,包括你检索同一张机票的次数。他们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你的购买意愿,从而影响定价。如果你想看到不同价格,不妨清空你的浏览器缓存。[4]

汽车经销商是差异化定价中的高手。你去买车,销售人员很可能会问你如下问题:“你的预算有多少?”(就个人而言,我的回答总是“零”。)而他真正想知道的是“你最多愿意付多少钱”。如果你的回答值得信赖,这就是你购买汽车的价格。过程中,他会通过询问你考虑的其他车型、职业、家庭结构来估算你的真实答案。之后,他就会尽力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你服务。

对销售人员而言,使用差异化定价既可能大获成功,也可能功亏一篑,其中要费不少心思。首先,他必须找到窍门,避免有能力支付全价的客户“骗”走折扣额度。有时,报纸上的折扣券、邮寄退款折扣,以及以旧换新计划能起到不少作用;但有时,销售人员还有更富创意的做法。

电影院 / 爆米花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