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持续公开

2020年7月10日  来源:知识的边界 作者:(美)温伯格 提供人:kangtao76......

六年级时,你做了一个科学实验,结果发现,往盆栽植物土壤中加入“燧石牌”维他命根本无益于植物生长。这时,你的老师会拍拍你的后背并告诉你,在科学中,一个否定的结果和一个肯定的结果同样重要。

胡扯。

科学期刊很少刊发得到否定结果的研究。但是,《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以下简称PloS)的编辑彼得·宾菲尔德(Peter Binfield)说,“如果你要开始一项研究,那么知道其他人曾经尝试过什么,哪些失败了,是非常有用的。”40他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药的人体试验,尽管人体试验的花费巨大,“通常来说,只有有效的结果才会公布出来。”然而,“那些试验无效的信息,虽然并不能令药品公司的股价飙升,但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

让—克劳德·布雷德利(Jean-Claude Bradley)也会同意这种说法。2005年,当时担任美国德雷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41化学系副教授的他,发表了一些科研成果并取得了专利。但是,据他说,“我并没有得到所期待的影响力……这一切都没有怎么公开,我和学生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从来没能登上期刊。”这是因为,布雷德利的大部分工作,就是不停地试验各种化合物,而“什么都没发生”显然不能成就一篇科学论文。

所以,他创办了一个博客,将科学家们每天都在笔记本上记录的信息放上网。他也曾经考虑过用其他的电子方式,比如电子笔记本,但是他说,“那些方式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不让人们看到,而我想要的却是一个信息再也难以成为秘密的系统。”最后,他创立了一个维基式的博客,他说自己在做的是“开放笔记本科学”(open-notebook science)。

他的第一个开放笔记本是“有用的化学”(UsefulChem),主要是用来记录他在寻找能够有效抗击疟疾的药物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尝试。42“大部分得疟疾的人都没什么钱,医药公司没有利益驱动,也不太热情。”布雷德利解释道。他的实验室开始尝试尽可能多的化合物,然后将结果在开放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只是记录每天的测试结果,并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大发现。之后他又建立了另一个开放笔记本,利用众包方法收集这个问题的答案:哪种化合物能溶于哪种化合物?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穷尽的,最终收到的结果是一个堪称庞然大物的相互反应的电子数据表,当然大部分都是没啥反应。但是,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个和这些化合物都不起反应的中介,所以如果你想能够节省花费试验新的化合物,那么这些相互不反应的信息就变得非常关键。

布雷德利解释了“有用的化学”笔记本和麦克·托德(Mac Todd)的一个开放笔记本相互交叉彼此所用的方式。托德是悉尼大学的一位化学家,从事发展中国家因寄生虫导致的疾病的研究。“我们发现,我们的某些反应正好可以用来生产他们正在调查的一种化合物。”布雷德利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发现,就是那些“失败”试验的结果告诉他们的。

“大部分被发表的成果,都来自于试验了每一种方法并排除了其中无效的尝试,”他说,“来自于在笔记本上年复一年的记录”。而有了开放笔记本,科学就再也不受传统所限,即认为发表日期之前的科学工作是保密的,而发表之后才成为公众的。而现在,不管是像让—克劳德·布雷德利一样利用开放笔记本的相对小众的科学家,还是日益普遍的开放取用论文库,还是利用博客记录下科学家和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做法,都表明了开放和持续的科学过程已经日益普遍。

旧式的先保密—再公开的发表模式(private-then-public publishing model),已经转变成一种持续的现在的模式。这种转变在其他领域引发了可见的困惑。布雷德利举了一个例子,是关于谁是矮行星妊神星(Haumea)[174]发现者的争议,阿兰·博伊尔(Alan Boyle)[175]在《关于冥王星》(The Case for Pluto)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件事。43事情貌似是这样的:天文学家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从2004年12月起,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的矮行星,但是他一直没有公开。直到2005年7月20日,他才发表了一份摘要,说他会在2005年9月的一场会议上宣布自己的发现。但当年的7月27日,何塞·路易斯·奥尔蒂斯·莫雷诺(Jose Luis OrtizMoreno)就向国际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宣布,他的团队发现了一颗矮行星,正是布朗打算公布的其中一颗。争议随之产生,因为莫雷诺在发现这颗受争议的矮行星之前,曾经访问了布朗已经发表过的一些数据:他的观察日志。但布朗则说,他本以为人们不会利用这些数据去运算。因为通常而言,只有当他充分地检查和分析了这些数据,并将数据提交给同行评审的期刊之后,它们才算是公开了,人们才能去用。

正如布雷德利在他的博文中所言,这就是惯例的冲突。旧模式认为,发表是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当某项工作跨过了时间上的那一刻被发表之后,荣誉和权威也就相伴而来,被赋予了作者。但是,在开放科学(open-science)模式下,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公开的,也就找不到一个特定的公开时刻,从而想要明明白白地荣耀加身也变得很难。布雷德利在博文中要求我们去想象,布朗在最初收集原始数据的时候,就在开放笔记本上公开了它们。那么在布朗发现那关键数据的第一天,每个人“都会有机会知道,一项重要的发现诞生了。当然仍然有细节需要继续去努力——而布朗团队也有可能,不会是第一个完成所有的计算、完全描绘出这项发现的团队。”这种持续公开的科学模式意味着,有时候可能很难再准确地知道谁发现了什么,因为发现本身就是从公共协作中产生的,而其中某些协作者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

科学家个人可能不会喜欢这种令他们丧失了权威性的模式,但科学整体上无疑从中受益。

科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