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应当建构的认识论框架:系统选择论

2018年5月31日  来源: 作者:曾飞 提供人:自诩玫瑰的凋谢
摘要:“实际存在”的信息传入“人类”的心灵成为产生“名”或"认识"的始源。人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变换、重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思想观念或理论。人类就凭这些思想观念或理论的指导去展开实践活动,结果或者如预测的那样让人们获得成功,或者与预测不一样而让人遭受挫折。大量的实践活动也就起着与外界环境选择淘汰生物基因相类似的“自然选择”作用——实践选择作用。在系统选择论之下,文明因子的传承、交流、重组、变易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开放系统。在开放的前提下,传统文明因子的传承与外来文明因子的引入,为整个系统选择准备了巨大的文明因子库。没有这样的巨大的文明因子库,系统选择也选择不出什么像样的文明基因来。唯有开放,才能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而形成有序系统。

应当建构的认识论框架:系统选择论

依照老子的认识论框架,“无名之朴”(朴,没有加工过的原木,比喻未被人干扰过的大自然),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大自然(下文简称“实际存在”,包含人在内的大系统)是认识的源头。指的是“实际存在”的信息传入“人类”的心灵(下文简称“人类思维”)成为产生“名”或“认识”(下文简称“思想观念”)的始源。而不是马克思的“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对于信息的输入,老子这样描述:“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中有象兮!恍兮惚兮,中有物兮!窈兮冥兮,中有精兮!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意思是说,道这种东西,恍恍惚惚。这恍惚中所有的是映像;反之,那当中有实物。在这种幽冥的状态中有选择而得到的精粹!这精粹相当纯,其中有信符载着的消息(信息)。自现今以至古远,这种“名”都不能废弃,以便用来顺从众名物的本源。我何以知道众名物的本源是那样的呢?就是用这个。

人依照自己的大脑所具有的理性与形象思维的结构特性,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变换、重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的抽象,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思想观念或理论。人类就凭这些思想观念或理论的指导去展开实践活动,结果或者如预测的那样让人们获得成功,或者与预测不一样而让人遭受挫折。大量的实践活动也就起着与外界环境选择淘汰生物基因相类似的“自然选择”作用——实践选择作用。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检验或验证作用。因而,我们说某某理论被实践所验证,并不很合理。而应该说在实践的选择作用下,我们的认识越来越能够指导我们的活动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才比较合理。

应当建构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必须把认识主体“人类”置于大自然的大系统中来加以考察,人类是这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在系统的变易过程中才能认识环境,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而不是分割成意识与存在,并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在矛盾斗争中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 因而所谓的实践就不再是个人的实践或社会的实践,而是系统实践,也就以人为主体,人成为整个大自然系统的序变量,在联系、变化和发展中淘汰选择人类自身的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因子,而形成能够与大自然系统相适应的文明基因。系统实践是人类通过大自然系统有序化过程中的选择作用而形成文明基因的过程。人类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人类文明基因的形成过程。

这样的理论框架,与生物基因通过DNA的重组、变异、形成组合体和自然选择作用而形成的理论框架是类似的。人类的文明基因也是通过文明因子的重组、变易、互相组合和系统的选择作用而形成的。人类是整个认识过程的主体,系统选择促进了人类文明基因的形成。而不是简单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存在。 这样的认识论框架,不再是反映论,而是系统选择论。系统选择论是反映论的改善与重建。 在系统选择下,人类思维功能与大系统信息传输、变换功能的同构性(信息部分的同构,不是整体的“同一性”)就是人类基因自然选择的结果。恩格斯通过《自然辩证法》证实存在客观辩证法来作为主观辩证法的根据的努力,以及力图证实马克思“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的认识论总前提的一切努力就成为不必要。由此排除了认识论与辩证法陷入循环论证的危险性。

在系统选择论之下,系统实践不是一个人单独的实践活动,也不仅仅是全社会所有人的实践,而是整个包含人类在内的大自然系统的有序化进程。 在系统选择论之下,实践的作用不仅仅是检验个别的认识,而是对整个文明基因的选择作用。系统选择论之下,被淘汰的往往不是个别的观念或理论,而是整整一整群观念或理论体系。譬如,地心说的被淘汰,燃素说的被淘汰,欧洲中世纪神权思想的被淘汰,美国近代种族歧视思想的逐渐被淘汰,中国近代理学思想的逐渐被淘汰,苏式社会主义思想的被淘汰,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思想也正在被淘汰,等等。

在系统选择论之下,文明因子的传承、交流、重组、变易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开放系统。在开放的前提下,传统文明因子的传承与外来文明因子的引入,为整个系统选择准备了巨大的文明因子库。没有这样的巨大的文明因子库,系统选择也选择不出什么像样的文明基因来。唯有开放,才能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而形成有序系统。

中华民族文明的长青与发展,得力于多民族的广泛交流与融合,开放与变易的传统;美国新文明的形成,同样得力于世界性的的广泛交流与融合;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更得力于中华文明等因子的传入与融合。没有学术思想自由,就没有优秀文明基因的产生。春秋战国的剧烈竞争环境,迫使政治权力为了生存,不敢公然对抗系统选择,使学术思想获得了自由空间,导致了百花齐放,其硕果就是汉唐的盛世。欧洲中世纪领主的内斗,迫使领主们龟缩于城堡之中,让市民们有了一个喘气的机会,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自由空间,于是文艺复兴,才有了欧洲的工业化革命的空前盛世。

反之,希特勒的思想强制,导致希特勒德国的覆灭。清朝的思想控制,万马齐谙,文明基因退化,导致中华的空前衰败,民族的悲哀! 而民族基因的优化,必须有良好的传统文明的传承,有开放的学术自由环境促成的文化因子的迅速繁衍与极大丰富,以及外来文明因子的引入。排斥前两者,单纯用外来的文明基因替代传统文明基因的图谋,则是帝国主义的新种族歧视行径,是新殖民主义阴谋,是现代汉奸的言论,而不是什么国际主义、全球化的先进思潮。 因而,人类的认识成果,不仅仅是个别的知识,而是整个民族的文明基因的形成,直至整个人类文明基因的形成(这还需要一个全世界各民族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的长期过程,目前还不是现实)。

简而言之,系统选择认识论的理论框架是:人类是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并在系统的变易过程中认识环境,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人类的系统实践是整个包含人类在内的大自然系统的有序化进程。系统实践的作用不仅仅是检验个别的认识,而是对整个文明基因的选择作用。

信息 / 认识 / 实践选择 / 系统选择论 / 开放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