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道可道-论“无为”的底层逻辑

2020年1月5日  来源:Bob读书笔记 作者: 提供人:liaobai49......

00前言

前两天听朋友讲了个段子:

某互联网知名人物由于所入住的新小区冬天供暖不足,便天天和小区里的一些刺头儿去找物业和开发商提意见,闹腾了好一阵子,总算把物业和开发商给闹崩溃了。最终在各方努力协商后达成一致,物业方面同意了他们为小区增加锅炉数量的要求。到这时,问题似乎得到了完满解决,从此该小区的供暖充足,住户们再也不用寒冬季节在自家的房子内瑟瑟发抖了。

但事情还没完,话说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后,这位仁兄有一天上小区论坛溜达,突然看到有人在论坛里发表评论:

“最近屋里挺暖和的啦,我早就告诉大家不要整天抱怨,要相信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只要心态放平,自然而然,一切便会水到渠成……”

你看,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气定神闲的人,他们什么都不干,躺着享受别人辛苦争取来的成果,最后还以一副长者的姿态来教育他人。这段子虽然逗乐了我好一阵子,但是却同时又引发了我另一个思考,那就是:

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或物改变,其实内里都会有一只推手来推动的,无论这个推手是在表面可见的,抑或者是背地里不可见的。

这个道理就和中学物理课里说的一个物件要移动,就必须要受力一样,事件要取得进展,也必须要有推手发力推进,否则,事情也必定会停滞不前。

道可道-论“无为”的底层逻辑

再把这个问题往深一处思考,我脑海里便联想到一门古典哲学-道家的“无为之治”。

为什么会冒出这个念头呢?因为上例那位发表评论的仁兄相信任何事情都不需要亲力亲为去做,只要顺其自然,其最终结果也必然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而这就和我们平常人所理解中的“无为”思想是极其相近的。

但真是这样吗?显然不是,现实生活中你别说无为,就算“有为”也很难把事情办到位。

于是就再引发我更深的层面去思考了,既然“无为”并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何道家的这套“无为之治”的理论会在古代备受追崇呢?为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道家文化直到今天依然很受大众欢迎?

我们试着再把问题进行递进: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无为”,真的是《老子》里面说的“无为”吗?

我相信任何一门在历史上发挥过光辉作用的诸子百家,都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效用的,之所以我们今天读起其著作来晦涩难懂,以至于未能精确地掌握其核心内容,大概是因为:

1.古典学说大多数是服务于统治者,是直接与最高领导层对话的,我们若只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解读,就自然很难领悟透彻。

2.我们没有出现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没有看到历史在这一个局部的大势。

3.我们并没有要处理的具体事件,就没有身临其境地看到事件的每一个细节,自然就找不到的这思想根源的针对性了。

任何一门学说的诞生都是为统治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解决具体问题的,绝不会无缘无故出现。而某学说的生命力越强,则说明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最终才能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痕迹。

这就让我很有欲望来解开“无为”思想的底层逻辑了,来弄清楚其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行为。

但正如道家所言:“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据说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我就试试用逻辑思维的方法看看能否把“无为”的底层结构拆解清楚。下文仅为个人发散,如有谬误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

道可道-论“无为”的底层逻辑

01道生一,一生二...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谈到《庄子·天下》里的一个观点:“老子的主要观念是‘太一’‘有’‘无’‘常’。而‘太一’就是‘道’。道生一,所以道本身是‘太一’,‘常’就是不变的意思。虽然时间万物都永远可变,永远在变,但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身恒久不变的。故《老子》里的‘常’字则表示永远不变的东西,也就是定规的东西。”

这就是“道”,也就是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里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律,也是道家的一切理论源头。譬如大到天体宇宙的运行规律、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小到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一个小型创业团队如何发挥最大效率等都可以称之为“道”。

例如人要生活,就总要吃饭、喝水、睡觉,我想“无为”不是让你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而是顺应自己的生物钟和身体规律,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因为这样生活非常符合自然规律,一切都在自自然然地发生,所以就连你自己也不会感觉到你做了什么,该做的在不知不觉中全部完成了,这就是“无为”。若反其道而行之,困了非要吃饭,渴了非要睡觉等明显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就叫“有为”。

我们看到在老子的学说里,经常会以自然规律做类比,然后反推到人类社会中,进而推演出其背后的逻辑规律,来证明这个规律的通用性。譬如《老子》里有一段: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这段的推理过程就是,人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的,但死了之后尸体就变得坚硬;草木也一样,活着时是柔软的,死掉后就干枯了。所以《老子》便推论出:凡是坚强的,就属于死物,凡是柔软的,就属于活物。接着再往下推:兵力太强则容易被灭,树木太硬就容易折断。

最后就得出一个更高层次的总结:强大的反而处于下位,柔软的才是处于上位。

类似的例子在《老子》中比比皆是,以自然规律为切入点,来推导万事万物的运行逻辑,这是《老子》惯用的推理手法。所以我们要了解“道”,就要先弄清楚自然规律到底是什么。

道可道-论“无为”的底层逻辑

02何为“道”?

那什么是自然规律呢?譬如我们人类就是作为一个单元,存在整个大自然的生态链下的。什么是大自然生态链?就是以“天敌”为节点来将自然单位一环扣一环链接成的一条长长的闭环,使环内的每一个单位相互间构成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

譬如羊是草食动物,它若没有“天敌”-狼的存在的话,羊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会进行大量繁殖,这就导致了大自然中的植被被迅速食用。而植被的恢复是需要时间的,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恢复供给的话,就会导致整个草食动物的减少,甚至灭绝,而草食动物的缺失就会导致整个生态链失衡,甚至会出现崩溃。

而狼的存在则恰好限制了羊的数量剧增,使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得到持平,整个系统以一个动态平衡的形态得以长期存在,这就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中的“道”。

那么如何让“道”产生作用呢?答案就是:让这个生态闭环得以顺利运转。

譬如羊群数量剧增了,那么就适当增大狼群的作用,中和羊群带来的局部冲击,让整个生态圈得到均衡。假若因善心过于保护羊群,生态圈就会失去均衡,导致羊群继续泛滥,进而导致整个生态圈的崩溃;所以,只有合乎“道”,整个生态圈才能循环起来。

道可道-论“无为”的底层逻辑

将这个规律带到人类社会也是一样的,譬如很多自媒体平台也是这么一个生态系统,它们最基本的生态闭环就是:用户-内容-平台-广告-商家-作者。

其循环过程就是:作者生产内容,通过平台下发到用户,用户阅读后产生平台的广告效用;而另一方面通过广告产生的购买行为则让商家获利;平台则由商家处获得分成;然后平台再通过分成方式给作者带来收益,如此几个步骤就完成一次生态闭环。

当然,现实中的自媒体平台生态系统中还有很多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运行是极其复杂的。为了方便阅读,我仅按最基本的一个生态环来阐述,就不往里面添加其他东西了。

那什么情况下这个生态链会失衡呢?首先就是用户和作者这两个终端的流失,用户得不到他想要的内容、作者得不到他期望的收入,自然就会触发两者流失。而随着这一局部的失衡,就会连带着广告商家的交易减少,从而导致平台收入减少,再进一步减少作者的收益,接着再进入下一个循环。而每循环一次,问题便加剧一次。

而在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点就是“利”,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节点内的各方均在追逐这个“利”,脱离“利”整个生态链就无法往下进行。

譬如用户的“利”就是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无论该信息是娱乐八卦还是学习知识,都是其的获取目标;而平台的“利”就是实际的流水收入-而这个收入的其中一个依赖点就是用户的活跃度,如何保证用户的活跃度呢?就需要依赖作者持续的内容输出+平台的精准算法-平台把用户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再通过精准推送将用户期望的内容推送到他手上,用户持续能得到其希望的内容,自然就会保持活跃了;而商家的“利”就是持续引导产生交易行为,这就需要平台与商品类型结合,再通过与之内容符合的推送至目标用户手上;而作者的“利”则是文章带来的收入,平台需要为作者制订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如“优质计划”、“有奖问答”等等措施,刺激作者持续产出优质内容;通过以平台为中心点的一系列操作,整个生态才得以顺利运转。

由上可见平台就是主宰着规律的角色,而一切措施都要合符“道”,亦就是各方所得的“利”能得以顺利进行,合理利用“利”就等于成功抓住了那个推手,并推动整个系统的内转。而想要维持推动内转的循环正常就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为各方树立其在这个生态闭环内的可预期目标,整个生态系统才能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并越转越好。

03无为非“无”为

好了,我们已经明白了事物若要得以良性的运行,就必要保证“道”的运转规律正常的道理。而系统的运行轨迹不是永恒不变的,甚至时不时会“出轨”。所以,要想得到运转系统的良性循环,就需要我们时刻动态地均衡闭环内的各个元素,在偏离运行轨道时要将其拉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动态平衡,那么就要我们时时刻刻有所作为,但为何道家却要倡导“无为”呢?具体的工作总得有执行的人去做,就好比若全国人民都“无为”了,没人耕田、没人经商、没人冶炼…那岂不是大家一起饿肚子?

上文说了,历史上的诸子百家都是与最高统治者对话的,我们若以老百姓的视角解读不了的话,不妨试试将角度切换成最高统治者-君主,看看能否得到合理的答案。

会不会《老子》建议“无为”的仅仅是君主一人呢?

若这个假设成立,则前面的这一大串疑问就可以解释得通了,“无为”仅仅是作用于最高统治者,越往上的领导者则就越“无为”,越是下层的人就越得“有为”,就越得和领导之道反向而行。

道理很简单,君主若任何事情都插上一脚,哪还有臣下发挥的份?

而术业有专攻,君主就算再有才能,就算眼睛再怎么尖,就算耳朵再怎么灵,就算书法、算术、射箭、骑马样样第一,可对治国有什么用呢?这都是掌管具体工作的小干部的素质,而不是人君的素质。帝王就算这些样样都不会,天下难道就会乱吗?

所以,君主的主要职责就是把合适的人摆到合适的职位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只要把这步做到位了,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才可以真正实现“无为而治”

这就让我想起了春秋时的齐桓公,大家都知道他由于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中原,所以齐桓公对管仲也是极其信任的,把所有的军国政务全部交给管仲打理。

有一次手下的人来找齐桓公请示工作,齐桓公摆摆手对他说:你去找管仲;第二次那个人又来找他请示工作,齐桓公又让他去找管仲;如此反复三次。后来那个人就吐槽了:一则仲父,二则仲父,为君其易乎?意思就是说每次来找你,你都让我去找管仲,你这国君当得也太容易了吧?

齐桓公意味深长地说:这国君说难当也难当,说容易也容易。在没找到管仲之前,我是很难的,找到管仲后,我就容易了。当国君的难是难在寻找人才上,一旦把合适的人才找到,国君就安逸了,因为有具体的人处理具体的事了。

这就是管理学的精髓,而把这套理论运用得出类拔萃的是刘邦。他有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跟臣下们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之杰,我能够任用他们,所以我才能拥有天下。”

所以说,既然处在君位,就要静,就要定。不要代马去跑,而要让马尽力去跑;不要代鸟去飞,而要让鸟尽情去飞;不要越俎代庖地干预下属的工作,而是创造环境让下属更好地发挥能力。

只有君主无为了,臣下才能实实在在地各司其职;若君主“有为”,则时不时会插足臣下的工作,打乱原有计划,则团队功能就紊乱了。君道就是心道,以无为制有为,以静制动,这才是天下正道。

在适当的岗位上安排最合适的人,再以自然规律心态观察整个大局的发展,并不插手系统的运转,具体的事情交由具体的人去做,这正是“无为”的精髓所在。

道可道-论“无为”的底层逻辑

04因循而治

这套理论也非常适合应用到现代的管理学上,记得道家《慎子》专有一章,题目叫作《因循》,里面就提出了一种很先进的管理思想:人都有自利性,为自己做事最有积极性。所以现代管理者应该顺应这种人之常情,给人安排的工作要让他觉得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做事。

这让我想到了“韩都衣舍”这家电商企业,它的组织形式就非常符合“因循”的管理思路,而它所取得的成功也是备受瞩目的。它的核心管理模式就是被称之为“蚂蚁军团”的三人小组制形式,这三人分别负责美工、客服、库存管理,结构非常简单,而整个公司就是由大量这样的三人小军团组建而成的。

怎么应用“因循”呢?

公司首先会对这些“蚂蚁”军团说,我们招的是创业者,不是打工者,公司提供条件给你们在内部创业,你们的收益将会跟你们团队的实际业绩挂钩;

然后制定规则,由公司提供基础资金、平台、货源,所有由此产生的交易收入将作为下一次进货成本的计算标准,即70%,公司只拿收益的30%,一轮接一轮,小组可能会越滚越大,也可能越滚越小-到解散;如何进货、如何定价、如何招客、如何制定策略、甚至如何分摊收益都是三人小组决定,公司不予插手。

大家觉得这三个人干起来会不会玩命?

肯定会,因为有明确的规则、可预期的收入目标、不受干扰的决策环境,会让他们会觉得我是为自己做事业,不是为公司打工,体内的干劲自然迸发出来了

韩都衣舍可以说是彻底领悟到了“无为”的精髓,充分地利用了人的自利性,因循而行,孵化内部的多个创业团队,每一支团队都是一个独立的CPU,相当于整个公司就是个多核的超级电脑,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司的创造力。

道可道-论“无为”的底层逻辑

05写在最后

我在梳理完整篇文章的思路结构后,想到了一个非常贴合文章主题的例子,就是西德的发展。

二战后西德仅仅花了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战败的、凋敝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为了欧洲经济最强的发达国家之一。弗里德曼说“这是自由市场创造的奇迹”,即政府不对市场进行任何干预,取消了所有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一切交于市场自由发展,这时谷底效应和自由经济结合的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而且立竿见影,几天之内,所有的商店开始铺满了货物,几个月内,整个国家经济就开始活跃起来了。这就是“无为之治”的神奇魔力。

刘笑敢先生对“无为”发表过一个总结性的解释:避免并贬损常规行为,以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以及更好的实践效果。通过本文,我也发表了一些个人对“无为”的看法,但也仅仅只是个人解读《老子》的观点罢了,兴许也存在很多浅见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多加指正,共同进步。谢谢阅读!

参考书单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熊逸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道德经》老子

无为 / 有为 / 因循 / 韩都衣舍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