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产品战——信息输出篇——元能力

2019年12月18日  来源:十八线PM 作者: 提供人:huangtang13......

我有一种“所有的错都是我的错”思维方式。大体表现如下:

我不说“你听明白了吗?”,我说“我说清楚了吗?”

我不说“你应该怎么做”,我说“这么做,你觉得呢。”

每次给人安利一个观点,我永远都会告诉他“你可以不接受”。

个中意味,你自行体会。

你还可以感受下下面的对话。

对话A产品汪:猿猿,这个地方点击的效果跟预期的不一致啊,是不是你又搞出了个BUG啊?程序猿:哦,我知道了。对话B产品汪:猿猿,这个地方点击的效果跟预期的不一致啊,是不是我打开的姿势不对?程序猿:好的,我知道了。

乍看之下,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但其实,对于程序猿来说,接收到两种表达方式的内心OS(独白)是有比较大区别的。

对话A,程序猿的OS可能是:你才有BUG,你全家都有BUG,劳资的代码是完美的。算了,你是产品你说了算,于是一脸不爽告诉你“哦,我知道了”。

对话B,程序猿的OS可能是:握草,这TM该不会是个BUG吧,狗狗提醒的是。于是心甘情愿的告诉你“好的,我知道了”。

先声明一点,遇到问题的思考顺序最好是,先考虑你自己的问题,在表达上也是,尽可能的表述为自己的问题。比如“我的打开姿势不对?”,“我说清楚了吗?”。

但是,你千万不要走极端,“所有的错都是我的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要傻到人事部门完不成KPI,你一产品经理跑去给总经理写反省材料。

可能你会想,我刚刚说冰山一角的背后还有很多你不得不掌握的能力,现在又说什么“所有的错都是我的错”的思维方式,这谁记得住啊。

你不用记。

我给你安利一个新词,元能力。我给元能力的定义是:创造能力的能力。

如果这一系列文章下来,你只能记住两个关键词的话,我希望他是以下两个元能力。同理心及学习能力

先讲个关于同理心的故事。

也许很多人没用过1999~2003年时期的QQ,在那个不讲用户体验的年代,QQ有一个现在听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功能(事实上是缺陷)。

所有的用户数据都存储在客户端。

我给你翻译一下这意味着什么,你在某台电脑上设置的头像,昵称,加过的好友,聊天的记录,换到另外一台电脑上这些数据全部都没有了。

我那时候就是在学校的机房使用的QQ,每次登录QQ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好友重新加一遍(学校机房会自动清空用户数据)。

那时候不懂,换到现在,谁拿一个这样的产品出来分分钟有人出来教你怎么做产品。

腾讯当时的理由是这样的,ICQ就是这么干的啊(以色列人发明的全世界第一款即时通讯软件,QQ当年就是抄的ICQ)。

确实是这样,但ICQ是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运营,他们的个人电脑普及程度跟中国是不一样的。

也许是那时候,腾讯的研发团队从来都是在自己固定的工作电脑上研发并测试QQ,所以他们从来就感受不到那种换一台电脑就重新加好友,重新设置个人资料的“切肤之痛”。

直到后来,马化腾同学不经意间问出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用户都是在哪里上网?

他们才想起来,可能是在网吧或者学校机房这种公共上网场所。以那个年代的中国PC机的普及程度之低,一款这样的软件何止是鸡肋,简直就是鸡肋。

再后来,腾讯终于把用户数据搬到服务端上,也就是说无论用户换什么多少台电脑重新登录QQ都是从腾讯的服务器上获取用户数据,用户数据不会丢失,不用重新加好友,不用重新设置个人资料等等了。

再后来,就是QQ逆袭即时通讯霸主,一举把ICQ赶出中国,进而开启腾讯抄袭征程的故事了。

作为一名非程序员中代码最规范的十八线产品经理,我告诉你,要把用户数据存储在服务端从技术的角度根本不难。

1999到2003的这四年,腾讯之所以没走这一步不是技术的问题,这是意识的问题,这是同理心的问题。

至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我在认知升级篇中已经跟你讲过了,相信在此处也无须再多赘述了。

再讲一个我个人的亲身经历。

可能有人已经留意到了,我最近推送的文章排版一直都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微调过程的。

如果看过我公众号最初的文章排版的话,你会发现我文章会有很多很长的段落。

因为在分段这件事情上,我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是:一个段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但是,现在我不这么干了。现在我文章分段的逻辑是:没事多分段。

你看,我没点事又分了一段。

多分段,几乎是所有懂点套路的公众号编辑的共识。

那你说,以前语文老师教得难道是错得吗?

老师没有错,真的要说谁错了,是读者错了。没错,我说的就是你们,太善变了。

从智能手机出现的不到十年间,我们大多数人的阅读载体已经从传统宽屏的纸媒变成了窄屏的智能手机。

一个段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是纸媒时代的做法,而智能手机时代这种方法用起来可能就不这么顺手了。

原因有二。

第一, 现代科研表明,阅读时人的目光不是匀速前进的,其实是跳着读的,长长的段落摆在这里,你会遗漏掉很多信息。于是,为了照顾人眼的缺陷,把一段拆成很多段,你跳着读时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

第二, 想象一下,如果不多分段的话,在你窄屏的手机上,你整个屏幕可能都是一个段落的内容,密密麻麻全是字。我相信,这时候,不管内容质量有多好你都会丧失阅读的兴趣了吧。

所以你会看到,手机上阅读的文章在分段上与过去是有很大差别的。

你现在看到的排版效果是我历经四篇文章优化迭代的结果,这其中包括了字体字号、颜色、段落缩进、段间距、每行文字数量、加粗强调、分段逻辑等等效果的更新迭代,不知道客官是否满意?

借这个案例,我想说两件事。

第一, 拥有同理心,你就会留意到,在你手机上不佳的阅读体验换到别人家的手机也会是一样的,于是你会去研究,纸媒时代“一个段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分段逻辑是否还适用的问题。

第二, 向优秀的人学习真的是一件投资回报率很高的事情,也许别人几年总结的心血结晶。你一个下午,一杯咖啡,就可以全部化为己有。(这里就不点名感谢那些被我研究过的大V们了,我会铭记你们的。)

我想,现在你可能明白了,为什么我说同理心跟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元能力了吧。

拥有同理心,你能想象到你决定开发APP主题颜色随着手机壳颜色变化而变化的功能,技术嘲笑你白痴时,他内心感受到的无比绝望。

于是,你用强大的学习能力十天啃完了一本《JAVA开发原理》。

拥有同理心,你能想象到你滔滔不绝的跟领导陈述述职报告时,领导感受到的一脸茫然。

于是,你用强大的学习能力一个小时学会了结构化表达。

拥有同理心,你能想象到你向员工阐述某些问题时,由于表达上的不当,他内心感受到的一丝不悦。

于是,你用强大的学习能力几天时间内掌握了高情商的表达技巧,你会试着用“所有的错都是我的错”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同理心会指引学习的方向,保证了你快速成长的意愿。学习能力决定了你进化的速度,是保证你能快速成长的能力。

有意愿成长,并且有能力成长。也许今天的你不怎么样,但是我相信,拥有了这两项技能,未来的你,大有可期。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觉得我让你“好好学习”很有道理的话,我再告诉你一个“你知道了这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理由。

你所面临的诱惑太多了。

即使你明知道你得花更多的时间在个人成长上面,但是每当你要放下手机打开书本的时候,脑海里一定会有个小人跳出来跟你说:“呵呵,学习?是抖音不好刷还是吃鸡不好玩?”

打开你的手机自带电量管理功能,看看你在每款APP的耗电量你就知道你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了”。

关于这点,我给你开的处方是,增大诱惑因素的行动成本。

翻译成人话就是,卸了某些对个人成长帮助不大且消耗时间的APP吧。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某款短视频APP时,从晚上十一点刷到了凌晨两点多。

当时我就觉得这款产品非常伟大。

然后。

我就把它卸载了。

后来每当我想用那款的APP时候,一想起还得重新下载,还是算了吧。

(想必某些短视频平台的产品人也意识到产品的娱乐属性太重,比如抖音,3月21日,官宣推出了跟中国科学院等其他科技组织合作的dou知计划,将以短视频形式为人们提供科普知识服务,至于结果如何,拭目以待吧。)

后来,我发现卸载APP的方法还是挺管用的。

于是,某微博、某狗音乐播放器,某头条也被相继卸载了。(游戏天赋不高,手机上没有游戏APP)

也许某微博你可能还能理解,新闻都不看了是要当回山顶洞人吗?

我说明一下,我不拒绝新闻资讯,我只是拒绝带算法推荐的新闻内容APP,也包括某些浏览器及搜索引擎推送的信息流内容。理由如下:

第一、信息茧房效应,算法会不断强化你所感兴趣的内容,而忽略那些不在你兴趣领域却可能会对你有帮助的信息资讯,你困在自己的小世界出不来。

第二、平台上的自媒体是以输出观点为主,但可能你更需要的是客观且全面的事实。

输出观点必然会导致呈现真相有失偏颇。比如,我现在跟你陈述的所有理由都是为了论证某APP不值得你去使用的,基于我的立场,我只会跟你说它有哪些不好。

首先我声明,我绝对不怀疑这些APP所作的贡献。但是在这里,我不会跟你客观的分析这一类APP有哪些可取之处的。

还是我在认知升级篇提到的,产品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盲信基于不客观,不全面,逻辑不严谨的事实得出的任何结论,如果你还不具备甄别事实跟观点的能力,那建议你还是选择一个以输出客观事实为主的内容平台。

第三、没有价值的观点对你意义不大。

为了保持完整性,我简单的跟你阐述下事实跟观点的区别。

今天零下40度,这是一个事实。今天不冷,这是一个观点。

你说“有病吧,零下40度还不冷?”,不管他有病没病,今天不冷,只是他的个人感受而已,只是他的观点而已。

你可以跟他讨论今天到底是零下39度多还是零下40度多,因为这个是有客观结论的。但是你跟他讨论今天到底冷不冷,就一定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地步,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就好像你打辩论赛,对方辩友是永远不可能被你说服的,你需要说服的是评委。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即使全世界都觉得零下40度很冷,你也不能说他觉得不冷是有问题的,这是他的个人感受而已。

所以,你在这一类APP上看到的这样的标题,“八版倚天,演技最好的女主竟然是她”,“微信支付跟支付宝支付哪个好用“,我是实在想不出这种文章除了给创作者带来流量以外,对你贡献了什么价值?

第四、标题党盛行。由于该类平台及平台上的自媒体盈利点是来自广告展示量。文章点击越多,广告曝光越多,收入越高。

这种模式天然的就容易滋生各种标题党。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多数文章都是一个标题打天下,内容空洞,质量堪忧。

比如,你所看到的这篇文章如果不用一个类似《百万年薪的产品总监进阶之路》,《这里有一条价值十万的产品方法论》这样的标题,在某些平台根本混不下去。

我相信,有那么一批有骄傲的媒体人是不太愿意使用这种标题的,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在某些平台,你能打开有深度内容的概率是很低的,因为很明显,别的标题更容易吸引你的目光。

第五、娱乐属性太重,我想告诉你的是,你今天关注**离婚,明天关注**吸毒对于真的没有多大意义。

我不知道这个现象普不普遍,我不止一次向平台算法表示我对娱乐圈的新闻不感兴趣,但是平台总是时不时的蹦出这一类的信息。

第六、此外,我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猜想。对于动辄就写个万把字的长内容的创作者,可能是不受平台待见的,平台的算法不会给予更多的展现。

因为用户的阅读总时间是有限的,你花半个小时读完我的文章,才给平台贡献一个广告曝光。要换成那种短平快的娱乐新闻,你半个小时的阅读广告给平台创造的收入(同等时间内,看的文章数量越多,广告曝光数量越多)可能就够平台的工作人员多买一瓶奶粉的钱了。

我并不是说长内容一定是优质内容,我的意思是,最起码他们是正向关的关系。文章越长,优质的概率越高。至少,一个人愿意一本正经的跟你胡说八道这么久,态度肯定就不差。

尽管已经告诉你要有自己的判断,但如果还是不小心说服你这类产品不值得你用。接下来,我告诉你我的替代方案,关于新闻资讯,我使用的是某官媒公众号。

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是使用公众号来获取新闻资讯吧?

先上结论,你在公众号获取到高质量的内容的概率是要高于你在各种新闻资讯聚合平台获取到高质量内容的概率的。

在这两个平台信息交互的区别上就决定了这个差别。

首先我们说公众号,我们要打开某篇文章的交互方式是,进入订阅号-选择想查看的公众号-选择想查看的文章。

注意到没有,你要打开某篇文章必须先进入这个公众号,你会进入这个公众号,其实你的潜意识对该公众号建立了一个这样的认知:“它过去提供的内容质量还不错,进去之后应该还会有我想看的内容。”

这样一来,标题党的创作者在这个公众号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发个一两篇还行,多发几篇试试,分分钟“果取关“。

但凡取消关注,公众号再把你骗回来的成本是很高的。在公众号里,不花钱的拉新方式大概就是这么两种。用户看了之后点击“在看”,新用户在“看一看”能看到你的内容。用户看了之后点击“转发”,新用户在朋友圈或在聊天框中看到你的内容。

也就是说你的内容可能要优质到让用户有自发传播的动力。

让老用户点击“在看”或者“转发”的源动力无非这么两种,要么你就造个谣,然后等着转发过500警察叔叔上门抄水表。要么你就拿出高质量的内容来让用户心甘情愿转发点赞。

再看看各种新闻聚合APP,获取新闻资讯时,默认是进入的推荐页面,推荐资讯页普遍都是采用瀑布流的页面布局,你可以随着页面滚动条向下滚动不断加载新的内容出来,而且每一条内容都是出自不同的个人或媒体。

每一条内容几乎都要经过跟全网创作者的厮杀,才有可能被打开。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一个惊艳四座的标题是很难被读者“临幸”的。

再者,这一类APP给创作者结算收入的依据是来自于创作者文章内广告的曝光次数,而广告曝光次数直接就取决于文章内容被打开的次数。

那么,机智的创作者很容易就想到,我只要好好研究起个什么样的标题能增加我文章的打开次数就好了啊,至于内容,呵呵。

当然,确实也有一部分公众号是通过文章内置软广或者硬广盈利的,但是由于用户拥有随时取关的权利。并且取关了后,不像内容聚合APP一样,有个推荐频道再把我的内容推过去以吸引取关用户的重新关注。

公众号要重新获得关注,就像我前文说的,造谣和高质量,你哪个都不好选,一个高风险,一个高成本,正是基于这种交互方式决定的用户可随时取关且取关后很难在回来的现象,公众号创作者必须在商业化与用户体验之间有所取舍。

所以,你可能想象不到我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敢战战兢兢的跟你说上一句:如果你是一名愿意成长的产品人,实名向你推荐“十八线PM”这个公众号。

内容的质量,其实在不同平台底层的商业模式及信息交互方式就决定了。

讲到这里,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请永远对你的任何一个决策都心存敬畏。不要脑袋一拍就决定了,凡事还请三思而后行。仅仅是获取内容交互方式的差别,就能直接影响整个内容生态的质量高低。(当然,内容交互方式的区别肯定是由底层战略决定的)

个人建议,不要在时事资讯上花费超过25分钟(一个番茄钟)的时间,这个时间基本上够你了解每天最重要的事了。

好像有点跑题了,我们跑回来继续聊“你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事。

我刚刚洋洋洒洒跟你分析了一波,在不同平台上你能获取的内容质量问题。主要是想说,你要做你自己时间的主人,不重要的APP,不重要的内容,随他去吧。

到这里,我回答下系列文章最开头提到过的CEO或HR应该从哪些维度评判产品经理能力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初阶产品经理看同理心及学习能力,看未来的成长空间。高阶产品经理看认知水平及决策水平,看当下的成功概率。

我曾在《决策制定篇》中说过我跟你讲的所有技能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不过坦率地说,我并不希望你后天去学习。

我的意思是,今天就开始,现在就开始。

写在最后的最后的最后

最近我在想,我们讨论这么多我们应该具备怎样怎样的能力,但其实回到要解决具体问题的那个当下,可能内心还是没有底的。

我们面对的一个个现实问题是:没有用户,怎么拉新?千呼万唤把用户哄过来,结果头也不回的说走就走怎么办?......

我们面临的是不同情形下怎么拉新、促活、转化、留存的问题。

但是很可惜,这一类问题从来就不会有标准答案。

商业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当前情形的最佳答案。

张小龙说APP不应该占据用户太多的时间,应该“用完即走”,于是,就有一批产品经理把它奉为圣经。

别忘了,他可是微信的产品经理。

小龙同学做Foxmail跟QQ邮箱的时候可没这么说过。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没关系,尴尬的是,没有一份相对全面的、面对一个问题尽可能的涵盖了更多解决方案的答案。

所以接下来,我想做这么一件事。

每两期更文,我会回答一个面对具体问题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我不保证它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是,它可能会是同一个问题所涉及的解法最多的一份解决方案。

大题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我会收集一个个具体问题并把他公布出来,如果你对这个问题颇有心得的话,我希望能以文稿的形式发送给我,我会定期推送,并最终结合所有答题者的思路给你交付一份也许是史上最全的一份解题方案。

具体规则我近期会发布出来,参与提问或者投稿的方式我相信你一定猜得到该怎么做。

最后,无论是提问还是投稿,欢迎你为推动创业者、产品经理进步的事业而添砖加瓦。

大恩,不言谢。

产品战 / 信息输出 / 结构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