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焦虑的起源

2019年10月22日  来源:焦虑的意义 作者:罗洛·梅 提供人:chenao99......

正常焦虑是有机体针对外来威胁做出反应的一种能力表现;这种能力是先天的,也有它与生俱来的神经生理系统。弗洛伊德指出,小孩天生便有“朝向客观焦虑发展的倾向”;他相信那是自我保护本能的表达,而且也具有明显的生物效用。这种个人对威胁反应能力所采取的特殊形式,会受到威胁本质(环境),以及个人学习因应威胁的方式(过去与现在经验)的制约。

焦虑起源问题引发了以下的疑问:在何种程度内,我们可以说焦虑与恐惧是学习得来的?过去数十年来,这个问题的探究主要是透过有关恐惧是先天或习得的辩论来进行的。我相信这些辩论对此一问题的陈述,是令人困惑的,因此辩论大多无法切中要害。例如霍尔(Stanley Hall, 1846—1924,译注:美国心理学家及教育家)认定的“先天”恐惧清单,无论在理论上和实务上都很薄弱。它在实务上的弱点是,如果我们假设某些恐惧和焦虑是与生俱来的,那么便意味着矫正或去除焦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它的理论弱点则在于,这些所谓的本能恐惧是可以被轻易否证的,就如同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译注:美国人,行为主义创始人)所描述的“先天恐惧”那样。

既然新生儿少有防卫性反应是个事实,所以成年后的反应不见得都是经过学习得来的。请参见第四章杰西尔德与福尔摩斯,《孩童的恐惧》。关于焦虑或恐惧的“先天性”问题,我认为唯一必要的假设就是,人类有机体与其先祖一样,具有反应外来威胁的能力。

但是关于哪一个特定事件会对个人产生威胁,则与学习有关。这些事件就是所谓的“制约刺激”(conditioned stimuli)。这点在恐惧事件上特别明显:恐惧是针对特定事件的制约反应,而个人则是在学习过程中得知这些事件对他会造成威胁。这点也同样适用于特定的焦虑上。莫勒在写给我的私人信函中,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下列的说法:

我会这么说:我们认为是创伤(痛苦)经验造成了坎农(Cannon)的紧急反应。与创伤有关的对象和事件变成了威胁,也就是说,变得有能力做出紧急反应。当这个反应真的以制约反应出现时,它就是恐惧。有能力对外来威胁做出反应的意思是(a)有能力学会这么做,或是(b)学习的实际结果。作者授权引述。

我们或许可以再加上一项评论。关于“焦虑是否是习得”的问题,当前各种研究进路的差异,不仅涉及定义的问题——也就是作者所谓的焦虑或恐惧,究竟是正常的或神经性的——同时也与当事人的分歧意见有关。基于每种恐惧或焦虑投注的焦点都与个体经验密切相关的观察,学习心理学家便宣称焦虑是习得的。但是,像坎农等关注有机体天赋能力的神经生理学家,则倾向认定焦虑不是习得的。我相信这两种观点之间不必然是冲突的。

我认为,面对焦虑的能力不是习得的,但是某人的焦虑量与焦虑形式,则是学习得来的。意思是说,正常焦虑是人类有机体所以为有机体的一种功能;每个人在关键价值受到威胁的处境下,都会经验到焦虑(动物在这种处境下则会产生警戒)。但是,威胁到个人关键价值的处境是什么,则多半靠学习得来。特定的恐惧与焦虑,是个人对威胁的反应能力与环境制约之间,互动发展出模式来的表达。这些模式发展的母体最主要的就是家庭处境。而这又是个人所居广义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至于神经性焦虑的具体来源,弗洛伊德主要关注的是出胎创伤和去势恐惧。他在早期著作中视出胎创伤为焦虑的真正来源,成年焦虑不过是在“重复”出胎创伤时的原始情感。后人(莫勒)指出,“情感的重复”是个令人质疑的概念;因为威胁必须持续出现,否则情感就不可能现身。弗洛伊德后来试图以比较象征性的方式来说明出胎经验;它代表的是“与母亲的分离”。这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因为我们虽然无从由现有的资料得知,出胎的困难是否预示了成年后的焦虑,但是把童年焦虑的象征视为与母亲分离的恐惧,确实是有意义的。兰克学派(Rankians)和某些弗洛伊德学派的学者认为,出胎是打破拘束进入一个崭新而陌生的处境,这个象征类似于克尔恺郭尔的焦虑概念,亦即焦虑会在我们经验的每个新的可能中产生。总之,如果与母亲分离是焦虑的起源,要了解成年焦虑背后的发展模式,就要找出此一分离的意义;换言之,母子关系中有哪些特殊价值因分离而受到威胁?本书的未婚妈妈研究中,婴儿期与童年的母子分离,对中产阶级女性与劳动阶级女性的意义并不相同。对前者而言,它代表价值混乱、双重束缚,以及无能找到自我的方向;对后者而言,则单纯意味着到外头交新朋友。

弗洛伊德对去势的立场仍旧是暧昧的。有时候他认为去势确实是焦虑的来源(汉斯害怕马会咬掉他的生殖器)。有时他又只是象征性地运用这个字词:去势代表失去奖赏或价值。去势在西方文化中经常象征小孩的个人权力,被强势的大人所剥夺,这个观点的争议不大,权力在这里不单指性活动,也包括工作或各种个人的创意活动。如果失去性器官的恐惧被视为焦虑的起源,那么关键问题仍旧在这个失落的意义——让孩子感到威胁的亲子关系本质是什么?是哪些对孩子具意义的价值受到威胁?“去势”一词经常被当前的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分析师当做处罚的同义语。虽然把词义普遍化具有强调亲子关系的优点,但是被处罚威胁的价值究竟为何,这个问题仍然无解。

既然焦虑是人格存在的基本价值在受到威胁时会有的回应,而且人类有机体的存在又有赖婴儿期的某种重要关系,所以这些基本价值就是最初存在于婴儿与重要关系人之间的安全模式。亲子关系对焦虑起源的了解至关重大,这一点学者的看法相当一致(苏利文、霍妮等)。在苏利文的焦虑概念中,母亲占了重要的位置。母亲不仅是婴孩生理需求满足的来源;她也是婴孩整体情绪安全的来源。对这个人际关系的危害,也将威胁婴孩在人际世界的地位。因此苏利文主张,焦虑的源头在母亲排斥所造成的婴儿不安。这种不安早在婴儿有意识觉察到母亲的认可或否认之前,便透过母子心电感应而发生。霍妮认为,孩子的根本焦虑在于,他对双亲既依赖又敌对的冲突。另有数位学者主张,焦虑是因为孩子个性和群性发展有所冲突造成的(弗洛姆、克尔恺郭尔)。

要说明的是,“冲突”是从上面两项陈述产生。要进一步了解神经性焦虑的起源,必须要探究潜藏其下的冲突本质与源头。这点我们将在“焦虑与冲突”这一节讨论。

焦虑能力的成熟

我们在前面几章中已详细检视三种回应危险的类型,它们会在人类有机体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首先是惊吓模式,这是一种情绪产生前的本能反射性反应;其次是焦虑,一种尚未分化的情绪反应;第三是恐惧,一种分化过的情绪反应。我们注意到,婴儿在很早的时候会展现出惊吓的模式——早在生命的第一个月便出现了。我们还记得,所谓的焦虑情绪则在稍后出现:吉塞尔(Arnold Lucas Gesell)研究的婴儿在五个月大时,便会显露出些微的不安,征兆之一就是不停地转头。我先前提过,这种“不停转头”的动作,对我而言,就是一幅极具意义的焦虑图像;亦即婴儿感受到某种立即的威胁,但是却不知道它会来自何方,也无法和它建立空间上的连属关系。我们也看到,仅仅几个月后,同一个婴儿在面对同样的刺激时,所展现的主要反应便是哭,吉塞尔称此为“恐惧”。这个进展便是一种成熟的过程,也就是从分化程度较低的反应方式,发展成分化程度较高的反应方式。

我在前面提过史必兹所说的“八月焦虑”(eight month anxiety)。此时孩童已发展到能够认出自己的母亲,以及有母亲陪伴的环境。因此,当陌生人出现在母亲应该出现的地方时,孩童便陷入焦虑之中。

神经的成熟如何影响焦虑与恐惧?婴儿初生之时的知觉与分辨能力,尚未发展到足以让他认出危险的地步。举例而言,神经发展的成熟不仅意味着在视觉上确认威胁的能力渐增,同时代表大脑皮质对刺激的诠释能力也增加了。伴随着这个成熟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单纯反射性的行为减少了,情绪性的行为则增加了。这点反倒使得区辨刺激的程度,以及控制回应的自主性,大为提升。换言之,在婴孩能够以尚未分化的情绪(亦即体验到焦虑)回应具有威胁的刺激之前,神经已达某种成熟度是必要的前提。婴孩要能够分辨不同的刺激,将危险客体化,并把它当成恐惧来回应,则必须具备更高的成熟度。从葛兰珂和史匹格尔的士兵行为研究中,可看到这个顺序的有趣倒转。在极端的压力下,战场士兵的行为会变得涣散(diffuse)和浑噩(undifferentiated),以便因应威胁。葛兰珂和史匹格尔强调,这种行为的大脑皮质分化和控制的程度较低——亦即更接近婴儿的层次。

在了解孩童的防卫反应时,必须把成熟度的因素列入考量,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弗洛伊德也注意到这一点,他表示婴儿出生时的焦虑能力尚未臻于极致,其成熟巅峰期约在童年早期。葛斯汀主张,虽然新生儿在某些情境下会有焦虑,但是要能够回应具体的恐惧,则有待尔后的发展。因此,在同意成熟度必须列入考量的前提下,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更具争议性的问题,它对焦虑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焦虑与恐惧究竟孰先出现的问题。

婴儿在刚出生的最初几天就会有焦虑反应,已是广为人知的事实。班德(Lauretta Bender)表示,出生满八九天的婴儿就会有清晰的焦虑反应。虽然被称为恐惧的反应可在数个月大的婴儿身上见到,但是我却从未听说过,数星期大的新生儿有可被称为恐惧的行为。此外,即使婴儿极早期的反应被称为恐惧——例如华生在他“两种原始恐惧”理论中的描述——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所描绘的乃是处于扩散状态、尚未分化的不安,应该以焦虑称之才恰当。我认为这是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焦虑与恐惧的研究者会论及婴儿的“早期恐惧”,但却没有人确认这些所谓的早期恐惧,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西蒙兹(Symonds)认为焦虑是从“原始的恐惧状态”成长出来的,他据此推论把恐惧视为是范围比较广泛的统称名词,而焦虑则被视为是衍生的情绪。《人类的调适动能》(Dynamics of Human Adjustment, New York,1946)。但是西蒙兹笔下婴儿的不安行为,应该就是焦虑,他事实上也是这么称呼的。他确实说过婴儿的早期经验中并没有他所谓的恐惧反应。在我看来,许多心理学的文献似乎普遍抱持一种未经批判的假设,认为恐惧必然会先浮现,而焦虑则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会有这个假设或许部分是因为焦虑研究主要处理的是神经性焦虑,而这种焦虑的确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它不会在孩童发展出自觉能力,以及其他复杂心理过程之前出现。此外,未经批判就把恐惧当成统称用语的倾向,也或许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倾向使然(见第二章与第四章的讨论),一旦特定行为项目在传统上符应了当代主流思潮的数学理性方法,我们就会特别予以重视。

基于我对焦虑与恐惧的知识和经验,我将以下列方式总结它们的起源。在初始的反射性防卫反应之后,接着会对威胁浮现出一种处于扩散状态和尚未分化的情绪性反应——也就是焦虑;最后在成熟期则会出现,针对具体明确危险做出已经分化过的情绪性反应——也就是恐惧。这个序列也可以从成年人对某种危险刺激的反应中看出来;例如,突如其来的枪响。最初的反应是惊吓。

其次,当他觉察到威胁但却无法确认枪击来源,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为枪击目标时,他便是处在焦虑的状态。最后,当他能够确定枪击来源,并且采取步骤逃离现场时,他便是处在恐惧的状态。

焦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