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019年9月17日  来源:无用学派 作者: 提供人:guaishi68......

前言:

文化分为两种:

一种类型是直接作为关乎个人或者群体的“生存、繁衍”的直接技术性工具(当下的我们多少找得出来不是技术性文化的人);而另一种则是无关生存、繁衍,纯热爱的爱智文化及对未知文化欲望

但要形成一种固有文化体系的群体,绝不仅靠某一点因素就能形成,而是要靠多个因素才能逐渐形成这个群体的独特文化.

人类文化就如同一座千层大厦,前人完成了千层以下的建构,后人在千层以上继续建构,不同时代的人就是不断建构这座千层大厦,而每个阶段的人都是对应楼层特有的适配住户,而这座千层大厦地基、框架才是今天我们整个国家的文化核心.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那么整个千层大厦的地基、框架除了我们上一篇说到的血缘纽带等之外,还有什么?这些文化特点所延伸出来的个人和群体行为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我们继续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四个特点

是中国古代的用智方向“几乎”都在人伦问题上.

什么是人伦问题?

人伦问题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问题和社会中各种问题,核心就是资源的分配,而不是资源的创造创新.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因为文明一旦产生,必然形成阶级,而阶级一旦形成,那么社会上层一定会对下层形成强烈的压抑感,而中国是封闭获取资源的典型地带,又因为农业文明会导致人口暴涨,而土地和资源是有限制的,继而导致人际关系和资源关系紧张,所以中国古代人的用智方向更多偏向人伦道德.

--从而导致无论是中国先秦的先贤还是后世各个朝代的精英人才几乎都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处理人伦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个方向上(也就是中国古代社会总体向上层趋势是执政管理资源这个方向,即大多分为管理者和实操者)

道德讨论、伦理讨论、社会关怀于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础!

重人伦、重德文化体系下的中国非常稳定,尽管朝代更迭频繁,但是他能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不流散,维护中华民族这个群体几千年不消散,这就是这种重德体系最大的优势,它足够稳定!

但同时这个最大的优势也就是现代意义中最大的劣势.

--因为中国先秦时代一直到近代鸦片战争,中国古代很少有自然学的终极追问,即使有关于自然学的追问,也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立即实用,所以文人士大夫,就是以文化为用智的这一个阶层,几乎没有人关心自然学问题,且不要说自然科学,连自然学这一脉的思路都基本全程空白,严重遮蔽了中国文化思绪节外生枝的可能.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孔子留下一句名言: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就是说重德之外的思绪都是异端,无论其他文化是对还是错,大家只管不断的攻击异端思想,才会让他可能带来的害处被消除

可见中国文化在重德时代对思想压抑的程度何其之重,一切凡是超出重德思绪之外的思路,通称为异端文化.

“再看看我上面两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学说的文章,无论是儒学还是法学,都是以人伦社会为基础建构的学说文化,是纯粹的一种固有资源或者少资源合理分配为核心的主流文化,而绝不是以创新资源为核心的主流文化”

(这种分配性资源的社会方式也就在人即使在解放劳动力以后,仍旧不会思考除生存、繁衍外的其他的过多话题)

第五个特点是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即为重视农业而抑制工商业,所以从春秋战国到清朝,中国古代阶层排序都是士农工商,也就是商人的地位最低,即使后代教育好、读书多,但是不能参加科举,不能改变贱民身份,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为什么?

“因为中国是封闭型地貌,耕地资源是固定有限的,而且你要知道在古代,到一次其他国家经商的成本非常大,因为无论是托运货物量还是运输工具,还有往来的大量时间,这些无法克服的因素严重阻碍商业的发展,还有内部的各方面问题,所以中国古代是无法对外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交易的,只能进行阶段性的中小规模贸易”

不像古希腊可以乘船去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交换粮食和其他商品(然后解放出了劳动力,又因为是城邦制,所以思想不受压抑,于是能去思考自然万物,而不仅是生存和繁衍),通过船运,不仅货物量可以庞大,而且还可以借助风力,这就导致地中海的商业贸易很早就已经大量形成.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而且经商的利润有几十倍,但务农最多十倍,如果说大家都去经商,都去赚几十倍的利润,都拿粮食去换奢侈品,而且本身中国这块地方的经商本就是丧失粮食的过程,如果不压抑工商业,就没有人安心种地,粮食从哪里来?这么多人吃什么?用什么?

而农业本来就需要大量人口协作,如果大量的人看到经商能带来这么大的利润,为什么还要费尽心力去务农呢?所以压抑工商业是中国这片土地任何朝代的基本国策!

这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在那个农业阶段,你只能这样,否则这个种族就无法更好的延续生存、只能消亡.

所以结果就是尽管在宋朝,其经济已经发展到任何朝代遥遥相望的地步,并且出现集约化大生产,最大的工厂已达8000左右的人,矿业、丝织、陶瓷、造纸、航海、造船都已经形成巨大规模,并且到了南宋,整个国家有20%的收入来源于海洋贸易,来源于商业,由此就可看出工商业在宋朝已经发挥到极致,但是却在明代戛然而止!

为什么?

因为宋代整个工商业的地基是农业文明,是农业文化,农业文明是以固有土地为核心,这个通道中就根本不适应商业的大规模发展,无论是人们的思维还是整个社会系统.

所以尽管宋朝经济已发展到极大,但是仍旧逃脱不了农业文化的阻挠,最终工商业萌芽彻底被覆灭,其后经济一路衰败,再无发超越宋朝.

“而且即使是现代,我们的商业仍旧是偏多依附官场这样的一种模型,是完全区别于西方国家那样完全独立于官场的体制,当然你无法去对比两者的优劣,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至于最终的结果只能交给历史去证明”

但是重农抑商的这个基本国策无疑是古代这个封闭分配资源性国家最好的政策,它使得人民在农业阶段能够持续发展、安稳发展,而不是在封闭性地貌下肆意发展形成畸形经济体系,也就是说当时的各种条件根本无法适应就类似现代的商业贸易,如果说有半点现代商业贸易的症状,结果就是整个社会、政权快速崩塌.

--这就是重农抑商在那个时代最大的优势.

第六个特点是思维保守

什么是保守?保守指不创新,完全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进行修改或者搬运,绝不主动思考新的知识和文化,甚至主动断绝新的知识文化通道,这就是保守.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因为农业文明会引出一个非常稳定的社会结构,它只需要一小部分人拥有知识和文化,而大部分人不需要知识和文化,一旦所有人有了同样的知识和文化,每个人的能力差别极小,阶级制度就会崩塌,那肯定不甘于待在被人为划分的社会低阶层又或者是世代在田间劳作(人类都倾向简单、舒适的活着,谁都不愿意活得那么累)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知识结构单一、简单,满足最基本的即可,不需要太超前的知识文化.

另外就是要知道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这很大程度是归功于中国这片土地的封闭性,因为交通不发达、能源是最低级层度,所以其他大陆人种是很难进入的,其他文化的传播也就更困难,这就是中国保守论的另一根本,因为缺乏大量的交流、频繁的交流.

那么持有保守论就是为了维护当年农业社会的稳定不遭到破坏,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在自己的阶层辛勤劳作和度过一生,这样的社会才会长治久安,不发生动荡,反而先进的文化却会造成社会更大的动荡(例如王莽的新朝),历史上出现过不下10次,所以保守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百利无一害,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孔子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是说只去叙述前人的东西,绝不创新不创作;只相信和爱好前人的东西,但凡是当代人的创新和发明,我一律反感.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自古信奉的是保守论,而非进步论.

而今天我们所有人持有的都是进步论,什么意思?

就是我们认为凡是进步的就是好的,但凡是原始的、落后的,就是不好的,以至于今天连进步、先进都成了褒义词,原始、落后都变成贬义词,这已经无形的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无形的潜意识行为.

而大家要知道,进步论这个观念是近代西方传来中国的舶来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基调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保守论、不是进步论.

当然,这并不是说谁好谁坏、谁对谁错,也不是说我们就应该返回过去,这不可能,也做不到,你想返其实也返不了,因为这是人类发展史必须历经这样的一个阶段,一种思维方式,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更稳定、更安宁、更容易发展,人们更容易生存.

思维保守的直接影响就是下一个特点:全知道

什么是全知道?就是说这个人总觉得这个世界的任何事情自己都知道,都明白,几乎没有什么事是自己不知道的,这是我们很多人都持有的观念.

但是当另一个人去去不停追问的时候,这些全知道思维的人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只会说一句:“你问那没用?”,这就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形成的一种固有的思维观念.(这种思维观念在当今仍旧大量存在)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思维观念,一方面是因为思维保守,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国这片区域是封闭的地形,这个封闭的地形就会给这里面生存的人一种潜意识的错觉:“就是往东全是不见底的大海,往西全是高山、全是贫瘠的荒漠”也就是除了中原及部分周边的土地,其他都是不值得探索的区域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都是全知道的思维观念,当然还有其他专门适用于农业文明的儒家文化、法家文化的强烈影响,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全知道的思维观念.

--而西方哲学家、科学家他们秉持的基本思维观念是不可知论,就是说基于他们的思维观念创立了整个现代科学系统,但他们的核心思维观念却说世界是不可知的.

这表达出什么?

对一切确定的知识和结论永远持怀疑态度,这就会形成不断追问和不断探索的思维方式,但跟中国古代的知识观念刚好相反,我们认为所谓的知识就是得出确定的答案、并且不再发生动摇,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有确定答案才叫知,但这恰恰阻断了我们对知识更深在的追问和探索,让我们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但结果就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要知道真正的人类认知革命是从无知状态开端的,大家想一只猴子、一只羊看到一颗树、一个水果,它是什么反应,一定是全知道,我非常清楚我看到了一颗树或一个水果,我绝不对羊和水果产生任何怀疑和思索.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这种底层思维方式就导致我们从不会更深层的思考任何事物,而古希腊的哲学恰恰是从无知开始的,它认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智能储备调动的第一前提.

所以我们中国人是很难理解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但这句话确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起点.

因为,如果你一直是确知状态,那么你就会停止追问,你的知识是确定的,你就不会有问题,你不会有问题,你就不会有进一步思索,思想由此被封闭.

文章最后一个特点是集体为上,也就是以家庭为上,为核心,为活着的意义!

最容易了解自我的方式,是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因为集体协作是这个种群生存的最简单方式和最有效方式,每个人都是家族或者集体的一员,并且为此家族或者集体服务,所有人必须以家庭的利益为上,个人利益则次之.

所以在农业文明下没有所谓现代意义的个人自由,也不倡导个人自由,所谓的个人是必须跟家庭直接挂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没有个人权益、没有平等观念,而是讲爱有差等、礼有尊卑的这样一个链接个体的系统来形成有效的社会管制系统

尽管它十分简单、十分粗暴,但它却最有效、成本也最低.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血缘纽带的这个基础之上,也就根本不会出现个人权利的伸张和保障,但是这确是这个种群整体更容易延续的最好方式.

当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远不止此,但以上两篇文章是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我们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和思想,那么对于其他有关的内容,我们后面再讲.

关注无用学派

看更多底层文化

文化 / 中国文化 / 传统文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