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行为价值论和系统价值论

2019年9月25日  来源:统一价值论 作者: 提供人:wojiao67......

革命之七:“行为价值论”主要解决人类行为的动机问题

“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收益”或“追求最大的投入产出比”是几乎所有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基本行为准则。然而,这只是不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统一价值论认为,如果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追求“最大价值率”才是一切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基本行为准则。

为此必须区分两个基本概念:“价值比率”与“价值率”。

价值比率:价值系统的产出价值量Qo与投入价值量Qi之比值称为价值比率,用B来表示,即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价值率:价值系统在单位时间T内所产出价值量Qo与投入价值量Qi之比值称为价值率,用Ψ来表示,即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显然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理论证明:事物的价值率越高,该事物的价值收益率就越高,人就会越多地追加向该事物投入价值资源,该事物的运行规模就会越来越大;相反,事物的价值率越低,该事物的价值收益率就越低,人就会越多地从该事物抽回所投入的价值资源,该事物的运行规模就会越来越小,直到走向灭亡。因此,决定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途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价值比率”,而是“价值率”。

由此可得如下的一系列结论:

最大价值率法则:当主体所拥有的价值量一定时,任何价值系统都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价值率。

广义价值规律:事物的价值率总是围绕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上下波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的价值率总是以生产力的价值率为基础而上下波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的价值率总是以经济基础的价值率为基础而上下波动。

商品交换规律: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商品交换总是遵循“等价交换”的一般原则。

人际交往规律: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人际交往总是遵循“等价交往”的一般原则。

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事物可分为意识类事物、行为类事物、资料类事物三大类,分别用真善美(或假恶丑)来进行价值判断。其中,凡是价值率大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的意识类事物就是“真”,反之就是“假”;凡是价值率大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的行为类事物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凡是价值率大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的资料类事物就是“美”,反之就是“丑”。

责权利平衡法则:责(或责任)是价值的投入方式,利(或利益)是价值的产出方式,权(或权力)是连接责与利的价值通道(或资格)。每一个社会事物(包括社会存在、社会角色、社会规则等)都含有责、权、利三个基本要素,都存在一定的价值率,根据“广义价值规律”,任何社会事物的价值率将会围绕社会的平均价值率上下波动。当社会事物的价值率大于社会平均价值率时,社会就会不断扩展其运行规模,结果在“边际效应规律”的作用下,其价值率将会逐渐下降;当社会事物的价值率小于社会平均价值率时,社会就会缩小扩展其运行规模,结果在“边际效应规律”的作用下,其价值率将会逐渐上升;当社会事物的价值率等于社会平均价值率时,社会将会保持该社会事物稳定而平衡的运行规模。所谓“责权利的平衡法则”,就是社会事物中由责权利所构成的价值率等于社会平均价值率。

责权利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革命之八:“系统价值论”主要解决价值的转化问题

对于“劳动价值”概念,有两种典型的观点:一是,认为劳动价值是一种抽象的价值形式,使用价值是一种具体的价值形式;二是,劳动价值是完全虚构的价值形式,实际上不存在这种价值形式。统一价值论中的“系统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是一种过渡性价值形式,它在人类价值系统的价值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与中介作用。不过,同样起桥梁作用与中介作用的过渡性价值还有三种具体形式: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和劳动潜能。

人的生命过程需要不断消耗各种形式的价值,同时又会不断生产出各种形式的价值,因此统一价值论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价值的投入产出系统,各种价值分别通过不同的通道输入人体内部,并从不同的通道输出人体外部,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价值循环转化系统。归纳起来,人体的价值转化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1、消费过程

消费过程就是把外部各种消费性价值经过分解、消化、吸收和利用,并转化为人类机体生命运动所需要的内在潜能(或过渡性价值)的过程。它可分解为四种具体过程:一是代谢性消费过程,即把食物类价值经过代谢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过程;二是生理性消费过程,即把温饱类价值经过生理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三是个体性消费过程,即把安全健康类价值经过个体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四是社会性消费过程,即把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经过社会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

2、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就是把外部各种生产性价值经过分解、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可以替代,并转化为人类机体生命运动所需要的内在潜能(或过渡性价值)的过程。它可分解为两种具体过程:一是个体性生产过程,即把个体性生产价值经过个体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劳动潜能的过程;二是社会性生产过程,即社会性生产价值经过社会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劳动价值的过程。

3、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就是整合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过程,即把消费过程所产生的过渡性价值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过渡性价值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另一种过渡性价值,最后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它可分解为四种具体过程:一是代谢性劳动过程,即把食物类价值所转化的生物化学能进行整合,并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二是生理性劳动过程,即把温饱类价值所转化的生理潜能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三是个体性劳动过程,即把安全健康类价值所转化的劳动潜能以及个体性生产价值所转化的劳动潜能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四是社会性劳动过程,即把人尊自尊类价值所转化的劳动价值以及社会性生产价值所转化的劳动价值进行整合,并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

人类生命系统的价值循环转化运行图,如下所示: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价值观 / 价值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