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2019年8月23日  来源:孙庸思 作者: 提供人:zashun89......

今日头条平台7月25日刊发了《三联生活周刊》的一文《为什么印度盛产心灵导师?我阴差阳错走进一家道场,目睹了一个“新宗教”的诞生》。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此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对立的态度写作

纵观作者全文的写作,明显感觉到作者对印度宗教文化的偏见、对阿玛及其活动的否定、讥讽。见多识广的作者对印度的类似阿玛这样的(宗教)活动也许是嗤之以鼻的。

摘录部分原文如下:

我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这个发音近似于“搭讪”的词究竟是什么意思,经人提醒我才意识到,这就是刚才那部纪录片里提到的阿玛赖以成名的绝技——拥抱。

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却在一位没什么文化的印度妇女身上找到了共鸣,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事后回想起来,这次拥抱并没有给我的心灵带来任何改变,也许是因为我心不诚吧。不过我在排队的过程中结交了两个新朋友,听了不少八卦,倒也物有所值

阿玛与其他印度心灵导师还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她发明了“拥抱”这个既简单又有很高辨识度的宗教仪式。

一个人只要能满足上述这几个条件,即使他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低种姓贱民,抑或是一个不熟悉印度教经典的普通妇女,都可以成为印度人的心灵导师,阿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西方民众知道这里面的区别,恐怕就不会那么容易地被阿玛在印度一呼百应的场景所迷惑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种场面确实非常震撼,会让你误以为她真的有某种魔力。

虽然如此,我只坐了一会儿就有点受不了了,倒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是因为太无聊了。一个人啥也不做,闭着眼睛瞎想,能想出什么伟大的真理呢?

(以上加粗的文字是我特意设置。)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作者对立的姿态。

首先文中活动属于特定的商业安排,有西方的管理和印度本土的IP。据此作者不待见。

那么如果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秩序,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积极加强管理有什么不妥呢?不管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大家齐聚一堂、分工合作、志愿服务难道就不是“正经海参”?一群人、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一群有着共同向往、共同志趣、共同依归的人在一起分享、交流,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对于阿玛这个人的生平、事迹、贡献、品性,笔者有没有经过面对面采访,有没有深入地调查了解,还是仅凭个人感觉和旁人的态度,就进行倾向性描述。如果没有,我建议就别写。到底阿玛为何成为心灵导师?阿玛是否确是在从事宗教活动或建立自己的宗教?作者是否亲耳听到阿玛将自己封为“神”。这些问题都是显而易见的。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2、缺乏对人性的尊重

我摘录了作者的几个遣词造句:

  • 第7段:“看来印度人的隐性遗传病发病率确实偏高。”
  • 第55段:“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低种姓贱民。”
  • 第61段:“这里简直是老弱病残者的天堂。”
  • 第66段:“我注意到台下观众也是这种癫狂的表情。”
  • 第72段:“相比于外面的乌烟瘴气。”

尊重是写作人基本的文字修养。避开作者对印度环境的描写不谈,作者对“志愿人群”、“道场中的中老年人”和“参与拥抱的人”明显欠缺尊重之心。

作者笔下的人物与作者的差距太大了,那些印度人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心智水平根本无法跟作者相比,我透过文字的判断不知道是否正确。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众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行为模式都需要尊重。这个世界人与人是没有本质差别的,这个世界特别需要的是“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没什么文化的印度妇女”,这种表述实在令人气愤——一种高高在上、瞧不起人的架势。古往今来没有文化的名人、伟人、大师不计其数,一代大师六祖慧能不识字,不知道作者是否知晓。难道在作者眼里非要是个本科以上学历的才算有文化、才能够入你眼,才能够成为大师?!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3、用自我认知表达自我未知

通读全文,作者对于自己文章所描述的宗教文化领域似乎不太在行。

1)关于印度宗教文化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并不是因为有了阿玛才有了这些信徒。而是印度的宗教文化和印度人血脉里面的宗教情结造就了类似阿玛的出现。

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阿玛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作者对相关文献的引述与分析,根本不可能证明印度人“好为人师”的特点。说理和论据极为牵强。

第一,就凭阿玛一个人,就推断印度人“好为人师”实在是以偏概全。

第二,英国利兹大学宗教研究所的金·诺特(Kim Knott)教授撰写的一本《印度教简史》,我(孤陋寡闻)没有看过,书与金·诺特也没有搜索到。但是提醒一下作者,此书是关于印度教的发展史。而不是印度宗教。印度宗教与印度教是两个概念。

印度宗教的种类繁多,门派众多,主要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等,有些教派的教义相似或交融。

印度人喜欢拜心灵导师的传统并没有丢失,只不过此时的心灵导师已不再专指那些有学问的智者,而是特指那些有个人魅力的,甚至有时疯疯癫癫的神秘人物,他们似乎有某种魔力,能够帮助信徒们和神灵对话,更好地从主那里获得力量。一个人只要能满足上述这几个条件,即使他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低种姓贱民,抑或是一个不熟悉印度教经典的普通妇女,都可以成为印度人的心灵导师,阿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者在这部分肯定了印度人喜欢寻找心灵导师的现实,却主观臆断当下的导师均是疯疯癫癫、没有文化、不熟悉印度教经典……(如此这些,能证明印度人“好为人师”吗?)

我不禁要追问:作者是否亲身经历了印度的全部宗教人物?作者有过宗教学习或体验吗?作者熟悉印度教经典吗?作者怎么如此确定阿玛就是印度教?作者心目中,谁是贱民?谁又不是贱民?

类似这种轻率、表象化、不负责任、不够严谨的主观偏见充斥整篇行文。

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叹》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一种文明,能安顿个体精神已经不错,而如果能安顿群体性的政治智慧和社会理性,则就更好了。我甚为认同。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慰藉功能,宗教文化更是如此。阿玛是文化孕育的符号。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2)关于冥想

冥想是已经被科学证实的具有提升自控力、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提高自我认识的有效手段,甚至可以改变大脑。许多的心理问题的疗愈,最终都是指向冥想。

冥想能够制服心念、摆脱物欲,是既宝贵又简单廉价的心灵疗愈方法,受到全球许许多多“贱民”和“非贱民”的欢迎。

冥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颇具成熟的理论和训练体系。一般的冥想大多指静心的观察,可以观察自己的呼吸、思维活动、躯体反应等,没有目标、企图、评判、主观,仅仅是专注的、细致地观察。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从作者的描述可以看出,冥想时的心绪不宁、难以静心、念头纷飞,至少说明作者没有冥想的体验,也不了解冥想的真谛。

不了解没有关系,但你不能说出“一个人啥也不做,闭着眼睛瞎想,能想出什么伟大的真理呢?”这样的见地。佛陀菩提树下冥想打坐49天,终于参透宇宙的奥秘、生命的真相,建议了解一下。

闭着眼睛瞎想的,只有作者,并非所有人。也正是因为作者闭着眼睛瞎想,是以“3个半小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我有理由相信作者拥有一颗浮躁的、傲慢的心

3)关于拥抱疗法

据我所知,拥抱疗法是心灵疗愈方面的一种常见手段,很早就有了。近来研究发现,拥抱疗法对于自闭症患者、孤独症儿童、抑郁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

《拥抱疗法》(The Hug Therapy Book)一书也阐明了接触具有多么伟大的力量。作者凯瑟琳·基丁说“拥抱”就是一种科学,就是大家没有意识到的最优秀的治疗方法。想激励某人时,想安慰某人时,一个紧紧的拥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海拉·卡斯博士的研究发现,拥抱会刺激脑部垂体后叶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减轻压抑感、减缓衰老。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所以,请对拥抱保持正见,谁能够肯定阿玛的拥抱没有疗愈作用、没有让被抱者燃起生活的希望,回归心灵的安宁?!

4)关于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是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是世界闻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在印度和西方世界传播他的教诲,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乔治·萧伯纳称他为“我所见的最美的人类”。

文中所提及的“克里希那”,建议可否表达为“克里希那穆提”。多一份敬重吧。

我看到了一篇没有平等、尊重和敬畏之心的文章

另外,标题中的阴差阳错根本不成立,是作者自己被吸引过去,自己主动去的。谈不上阴差阳错,这恰证明每个人对文化现象的关注都是从天然的好奇开始的。


中国有句古语:举头三尺有神明。虽然现代科学仍不能证明其正确性,但时刻保持对一切的尊重和敬畏,总是不会错的。

真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多些平等心、尊重心、怜悯心、慈悲心、敬畏心、感恩心。

非常感恩您的阅读,希望有缘再见!

自媒体 / 修养 / 对立 / 尊重 / 冥想 / 自我认知 / 自我未知 / 慈悲 / 敬畏 / 感恩 / 怜悯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zashun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