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农村留守老人:适合农村留守老人几种养老模式

2019年6月15日  来源:康养产业研习社 作者: 提供人:xianpan85......

1.宅基地换养老模式

浙江省松阳县梧桐口村老年公寓是松阳县落实的第一个“宅基地换养老”的项目,依法、自愿、有偿是“宅基地换养老”政策落实的前提和保障。村民在将闲置宅基地置换后,获得的物质补偿用于医保和养老金的缴纳,剩余的资金还可用来改善生活水平。收回的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建造老年公寓,为老人提供免费的养老场所。村民通过宅基地的置换,平均每户能够获得3万元的补偿金。养老保险加上承包土地的收益,村民养老所需的经济条件能够得到较大改善。

此外,上海农村地区也积极探索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民住房建立养老设施,形成“农村就近照护模式”。比如,松江区叶榭镇的“幸福老人村”,建设起与自然村统一风格的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助餐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解决农村老人就近养老问题。又比如,闵行区梅陇社区的吴介巷长者照护之家,由村里统一租赁村民的空置房屋,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满足村民“养老在乡村”的愿望。这些探索都为农村养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让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更美好的晚年生活。

2.农村社区互助模式

河北省肥乡县建立的互助幸福院,政府财政拨款和村集体经济是资金的主要来源,日常管理由村干部负责,受村集体领导和监督。互助幸福院的建设主要由村集体改造闲置学校房屋为老人提供养老场所。老人免费入住互助幸福院,由院方为老人提供生活日常所需的物品和设施,运营费用和支出由村集体负责,老人们仅需自带米面油等食材。通过建设幸福互助院,老人的养老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农村社区互助文化也取得较快发展。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解决对策与实践模式(深度)

3.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模式

宁夏石嘴山惠农区礼和乡星火村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事业的建设,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探索建立了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社会养老体系。对于社会力量兴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政府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例如减免土地闲置费、房屋登记费等。

通过民建公助的模式,灵沙乡胜利村对闲置学校房屋进行改造,建设养老所需的基础设施,为老人养老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石嘴山市争取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了社会资本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

4.养老合作社模式

养老合作社,必须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在政府和集体的指导下,由有老人的家庭为了共同的利益(即以保障老人晚年生活幸福为己任)而组成,通过农民自己组织管理的一种新养老模式。

要保证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最基本的应从以下三方面提供服务:即对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保障、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而且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来看,大多数农村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经济生活,而且老年人相对年轻人来说生活很简朴,日常生活之外,其他开支很小。但是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就显得很贫乏。现在农村大部分青壮年男子都外出打工,农村留下是“386199”(即妇女、儿童、老人)部队,对于留守妇女来说,她们不仅要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还要耕种土地,这无疑给她们增加了许多负担。不堪重负的结果就是农村老人缺乏照料,老人想从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好像也变成了一种奢侈。

养老合作社就是要具体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合作社首先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可以有三个主要渠道:

一是政府资助;二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参加养老合作社家庭交纳入社费。其中更重要的是后两个。农村集体经济属于本村村民所有,解决本村老人养老问题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参加合作社的家庭也必须按一定比例出资,合作社不是救济站,受供养老人的家庭理应付出一定的成本。除了资金最重要的就是人,任何一个合作组织都离不开一个中心人的协调。

在最初的尝试过程中,可以请当地的村干部作为带头人,一是便于宣传工作,二是为了能够起到带动作用。随着养老合作社的逐渐完善,可以慢慢地过渡到由社员家庭选举本村有一定能力的人担任或聘用外来人担任。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解决对策与实践模式(深度)

5.“乡村老年食堂”模式

以村委会为依托,“乡村老年食堂”和村卫生室为基础,从而形成老年娱乐和互助帮扶的场景模式。首先是大家可以有个集体活动的场所,吃喝玩乐都解决了,关键是对于老人有人照应,比如某位老人天天来的今天突然没有来,大家就可以立刻去联系他和他的家人,再是平时伤风感冒出现意外可以很快得以医治照料。如此一来不仅仅解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现实生活问题,更是让在外年轻人安安心心地打工做事免除后顾之忧。

“乡村老年食堂”的建设资金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政府出资小部分;2村集体有企业等收入的出资一部分;3村民个人出资;4由村组募集。

关于个人出资部分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按照18岁至60岁的人每人每年出多少;2按照家里的老人每人每年有几位出几位的钱。

这些总的可以采取积分制,1你缴多少钱积多少分,积分可以用于自己和自己的老人60岁后免费得到“老年食堂”和社区其他的相应服务(比如保姆式照料)。2积分也可以由自己在村社区无偿服务的时间累计(如一个小时按多少分计算),这条是鼓励年轻人和有行动能力的人积极参与村社区服务。

关于资金管理问题,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可以委托第三方托管和会计事务所单独核算。加快建设“乡村老年食堂”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是一项有着巨大社会效益的民生工程,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努力做到规划先行、政策支持、出资到位,进行政策整合和资源整合,提升参与积极性,扩大“乡村老年食堂”覆盖面。

6.农村敬老院与幸福院“托养寄养”模式

以成都市为例,为了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成都市大邑等县在优先满足当地“五保”、“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敬老院对农村“留守老人”开展“托养寄养”服务,解决了困难老人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为满足身体健康的“留守老人”短期托养需求,成都市以村集体为实施主体,利用闲置资产改(扩)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无偿为农村空巢、留守、独居等健康老人提供短期托养支持,为外出经商打工的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

7.“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的居家养老模式

成都市各区(市)县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如金堂县在土桥镇朝阳社区试行“留守老人”“院落代管制”,将一个院落区域内的“留守老人”交由1名或多名志愿者进行“代管”,由村(社区)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电话费补助,志愿者负责定期看望老人、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与老人子女交流老人情况,缓解老人独居在家的孤独感。在更偏远的农村,则按照相邻就近的原则,探索开展“亲帮亲、邻帮邻”活动,由“留守老人”的亲友、邻居或村(社区)干部做为“留守老人”的帮扶人,定期到老人家中了解情况,帮助采购就医,满足老人“故土难离”的思想和“生活有靠”的需求。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探析;李鹏辉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研究;吕意童

农村留守老人生存困境及对策研究;王艺璇等

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模式初探;冯光霞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的地方实践及启示———以成都市为例;卢晓莉

“空心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冯秋、季高鹏

留守老人 / 农村养老 /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